夜色如墨。
马三亲自坐镇商道。
“黑龙寨收人,义军及官兵家属者优先入寨。”
几十名黑龙寨的人在大声吆喝着。
过路的难民们听到后,立即围了上来。
有难民问:“我可以入寨吗?我儿子和侄子都被义军给征去了。”
“当然可以,来登记下信息。”
负责登记的人员招呼难民上前,“尽量说的详细一些,我给你登记,最好知晓亲属去了哪支义军。”
“登记后,我们这一家五口人都可以进寨吗?”
百姓逃难都是拖家带口。
“那是自然。”
马三开口,然后瞥了一眼一旁抱着孩子的女人,“你家这种情况,入寨绝对没问题。”
秦凡的意思,可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毕竟仅过路潜龙山的难民,少说得有几十万。
这几十万人若是全收的话,如今的黑龙寨,哪来这么多粮食养他们?
故此,自然要优先选择眼前这种义军父母和妻儿都在的高质量群体。
至于和义军、官兵没关系的,那只能让他们自寻生路了,毕竟黑龙寨可不是慈善家。
而且在乱世中仁慈,是会让乱世一直持续下去的。
乱世不结束,死的人只会更多。
“我们一家人登记完了,可以先去前面喝口粥吗?”
老人一家走到马三身前询问。
他们一家人的双眼紧盯着不远处的粥铺。
粥铺还在煮粥,已经有煮好了好几锅。
老人一家不断吞咽着口水,轻声道:“不瞒马统领,我们已经快三天没进食了。我们大人倒是还能扛一下,但孩子还小,怕是受不了啊。”
“你们直接上山即可。”
马三指着前往黑龙寨的山路,“上山途中已做好了标记旗,不出一里地便有粥铺,还有刚烙好的饼子。”
上山可是个体力活,秦凡自然会设下充饥点。
至于前面的粥铺?
乱世之中,饿殍遍野,一碗粥便可活命。
那是秦凡为不符合条件的难民设下的,算是尽他最大的力,去为难民们争那一线生机。
“多谢马统领。”
老汉带着一家人朝山上走去。
山路走了没五百米,便看到了粥铺。
李二牛大声道:“一人一碗粥,半张饼。喝完粥后,不可停留,饼子留着上山吃。”
随着越来越多合格的难民登记,也有不少不达标的难民被筛除。
他们来到了商道设粥点。
“去前面领粥,喝完粥立即离开,不可停留,给后来人腾出喝粥的地方。”
“哎……”
“他们能不能活下去,就看天意了。”
“还是咱们太弱小,若寨中粮食能有个百万石,将这些人全收下也不是问题。”
黑龙寨的人多数出身农户,虽心中不忍,却也无能为力。
翌日清晨。
马三见黑龙寨的人都熟悉了流程,且有人替班,他便打着哈欠回到了寨中。
“寨主。”
马三来到秦凡房间,手中将昨夜的登记表递出。
秦凡大体瞥了一眼。
登记的人大多都是义军家属,至于官兵家属,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少的可怜。
一千户登记的人家里,只有三四户官兵家属。
这并不是说北黎顾大局,为兵属做好了生存保障。
而是潜龙山位处幽州和蓟州交界,幽蓟两州又与乾虞二国交界,边陲之地的兵属本就不多,所以从潜龙山逃难的人群中极少有兵属。
兵属逃亡的方向,大多是朝义军和朝廷打的激烈的中心地带迁移。
当然。
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但凡逃难的家属,几乎都是兵卒。
至于当官的?在仗还没打之前,就把他们家属给安排到安全且繁华的区域了。
马三喝了一口水,轻声道:“寨主,你说义军和朝廷都打成这样了,幽州军和蓟州军竟然还不去支援。”
“不是他们不想支援,而是边军不能动。”
秦凡放下登记名单,迈步朝屋外走去,“所以我才说朝廷根本没时间搭理咱们。不仅北黎如此,乾虞两国也好不到哪儿去,但不论三国境内打成什么样,一旦谁先动了边军,那谁便会最先被分食!”
“就算边军不动,北黎不是还有二十万番直宿卫吗?”
马三走到秦凡身旁,“再怎么说也是北黎的王牌,对付义军那群临时组建起来的三脚猫,应该不难吧?”
“你太小瞧义军的数量了。”
秦凡转身,“还有一点儿就是,王牌虽是王牌,但也得看在谁的手中。
如今北黎的番直宿卫在新可汗手里,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便是驻守黎大都!”
说到这里,秦凡脑中闪过赵灵儿的身影,轻声道:“说实话,得亏这番直宿卫在黎可汗手中。
黎可汗年幼,且未完全掌权,黎太后又对亲王府甚是防范。
若是没有这防范,且把番直宿卫如同边军一样交由亲王府统辖,那如今北黎境内的情况,怕是会大不同。”
马三道:“听寨主这意思,北黎亲王府很棘手?”
“棘手算不上,只是有些小麻烦。”
秦凡摇头,轻声道:“亲王府世子和灵临郡主皆出身割鹿堂。
特别是这赵保,我虽未与其相见,但在食鹿屋时也听大哥俶龙和二哥戾凤提起过他,他们二人对赵保的评价颇高。”
马三刚想回话,一道轻微的迈步声传来。
辛芷出现在视线中,柔声道:“能将割鹿堂出身的人只称之为小麻烦,恐怕也只有秦公子你了。”
“还有乾虞那二位。”
秦凡轻笑道:“辛姑娘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
辛芷莞尔轻笑道:“寨中新添了不少人,吵闹的很,读书也读不下去,便想着出来散散心,走着走着,就到公子这了。”
“请。”
秦凡邀请辛芷入屋。
后者微微点头,迈入屋中。
秦凡看向马三,轻声道:“你还不去休息?”
“呃,我……”
马三欲言又止。
秦凡道:“有话便说,辛姑娘又不是外人。”
马三道:“寨主,我在回寨的路上想到一件事。你说朱十六在义军中会不会很危险?实在不行,咱们邀他加入山寨?”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
秦凡摇头道:“况且,他可不会甘居人下。”
“好吧,那我去休息了。”
马三说完便要离开。
但不等他出屋的,秦凡将其拦下,道:“你提到朱十六,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这样,你睡醒后亲自去一趟他所在的义军大营,告诉他一件事。”
马三问:“何事?”
秦凡双眸微眯,轻声道:“兵属可是朝他那边逃的。”
马三一愣,“寨主的意思是,让朱十六收容兵属?”
“对。”
秦凡点头。
“可这样的话,他以后会不会成为咱们的敌人?”
马三是想把朱十六收入山寨,但可没想让他继续在义军壮大,毕竟义军也算是黑龙寨的潜在敌人之一。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秦凡入座,微笑道:“但仅现在而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好。”
马三点头,大步离开。
秦凡看向辛芷,“辛姑娘有话直说便是。”
辛芷直入主题道:“秦公子收这么多老少妇孺入寨,想必有自己的打算,既如此,那三味药公子得抓紧了。”
秦凡道:“怕是还得等上一段时日,毕竟眼下的局势太过于动荡。”
辛芷柔声道:“可时间等不了。”
秦凡听出了辛芷话中有话,轻声问:“那姑娘的意思是?”
“医家虽没落,但药库却完好无损。”
辛芷纤细的手指微动,柔声道:“若公子觉得合适,我可以先进行垫付。”
“那代价是什么?”
秦凡明白,这种约定之外的事情,肯定是有代价的。
辛芷道:“医家有一部无字医经,宋亡后外公将其带至三和县,后因得罪北黎权贵而抄家,宅中金银以及无字医经皆遗失。如今我已查明,那权贵便是北黎南王府世子。”
秦凡道:“姑娘的意思是,想让我帮着把医经寻回?”
“没错。”
辛芷点头,柔声道:“公子若应下,无论成功与否,医家皆可先行垫付药材。待公子将医经取回后,无论三年之约是否完成,医家药库皆随公子取用。”
秦凡问:“那不知这先行垫付的量是多少?”
辛芷道:“数万人的量。”
“好,我答应。”
秦凡应下。
辛芷道:“不再考虑一下?南王府世子可是在黎大都的,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情。”
“此事我自有办法。”
秦凡轻笑,摇头道:“如若你提前几日与我言说此事的话,怕是会更容易。”
辛芷沉默片刻,起身道:“即已定好,那今日我便让林叔下山一趟,不出十日,所需药材便会运来,届时公子只需让人接收即可。”
虽说黑龙寨中只有辛芷和林渠,但医家的人力还是不少的。
只不过碍于约定未完成,医家的其他人眼下还不便露面罢了。
“好。”
秦凡点头。
两人谈好,辛芷便离开了这里。
而秦凡则去了书房。
因为眼下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最重要的问题便是粮食。
秦凡让人把陈一喊了过来。
然后将寨中的所有银票和金银都给了陈一,“你亲自带一部分人出寨购粮,数量越多越好。”
陈一点头,大步离开。
此事交由陈一去办,秦凡很放心。
毕竟陈一算是黑龙寨中除了秦凡之外,心最细的人了。
次日清晨。
马三在离寨前,秦凡将其喊到书房。
“怎么了?”
马三问。
“从朱十六那离开后,你需要再去一趟黎大都,亲王府。”
秦凡说话间,取出一封信,“把它交给灵临郡主。”
此事让马三去办,是因为赵灵儿知道马三是秦凡的伴读。
“好。”
马三接下任务,离寨而去。
接下来,一连七日。
进入黑龙寨的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原本能容纳五万余人居住的寨子,此时都快住满了。
而难民的数量,却还在激增。
最后秦凡没办法,只能一边扩建黑龙寨的同时,一边让新来的人暂到一号寨、二号寨居住。
甚至就连飞狐寨和清风寨的老寨子,都成了备用寨。
这段时间整个黑龙寨忙的不亦乐乎,但随着人数的增加,粮库中的粮食也在不断缩减。
好在商队也有不少运粮队。
对于这种,秦凡直接在扣除过路费后,尽数将其购下,且嘱咐商队掌舵,若以后再有粮食,可直接售卖给黑龙寨。
商队掌舵欣然同意。
毕竟秦凡是原价购买的,这样能极大缩减他们的跑商时间。
除此之外,秦凡还鼓励其他商队掌舵做粮食生意,且规定:但凡做粮食生意,且将粮食卖给黑龙寨的,自明日起,只收取一成过路费!
消息一出,但凡走潜龙山商道的商队,被掀起一股卖粮热潮。
他们开始从各大粮商手中收粮,一并卖往黑龙寨。
秦凡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广积粮,多扩寨,缓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