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能参加那个竞赛了吧?\"林一宁眨眨眼,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刘司礼深吸一口气:\"下周一上午八点,学校门口集合。这次是全市选拔,前五名可以参加省赛。\"
他顿了顿,忍不住问,\"你之前为什么......\"
\"突然开窍了呗。\"林一宁背上书包,冲老师挥挥手,\"老师再见!\"
走出办公室,林一宁摸了摸胸口,束胸衣勒得她有些喘不过气。
林一宁回到公寓,迫不及待地把手伸进t恤下摆,摸索着束胸衣的暗扣。
金属扣子弹开的刹那,她长舒一口气,仿佛溺水的人终于浮出水面。
\"勒死我了...\"她嘟囔着把束胸衣扯出来扔到沙发上,胸前被束缚一整天的皮肤泛着不自然的红痕。
林一宁叹了口气,从空间中取出一卷素白棉布——这是她曾在某个古代世界用过的裹胸布。
比起现代的束胸衣,这种古老的束缚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身体变化调整松紧。
\"看来明天得用这个了。\"她比划了一下长度,熟练地缠绕起来。
处理好身体的变化,林一宁把高中课本全部摊开在床上。
她快速翻阅着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内容,确认这些知识对她而言都太过基础。
毕竟经历了那么多世界,这些高中课程简直像幼儿读物一样简单。
\"多多,再给我详细说说司徒墨的接触过敏症。\"她合上课本,仰面躺在床上。
「司徒墨,28岁,三岁起出现接触性过敏反应。
症状包括皮肤红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
奇怪的是,医学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林一宁皱起眉头。
没有器质性病变,意味着这不是普通的过敏症。
她想起自己空间中存放的各种灵药,或许其中某种能起作用?
\"他这种情况,隔着衣服接触会怎样?\"
「症状较轻,但仍会出现皮疹和不适感。完全不能与人肢体接触。」
这个答案让林一宁更加困惑。
按理说,如果只是皮肤过敏,隔着衣物应该不会有反应才对。
司徒墨的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倒像是某种...诅咒?
她摇摇头,暂时把这个念头放到一边。
反正离十八岁还有几个月,她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对策。
接下来的几天,林一宁在学校表现得异常安分。
不睡觉、不逃课,甚至认真记笔记的样子让各科老师都以为她吃错药了。
这种反常的乖巧反而让她避开了林父的\"召见\",获得了难得的平静时光。
周一清晨,天刚蒙蒙亮,林一宁就醒了。
她站在浴室镜子前,小心翼翼地处理着身体的变化。
原本的裹胸布已经不够用了,她不得不在胸部以下的位置又缠上几层弹性绑带,直到镜中的身影重新变得扁平。
宽大的工装裤和oversize的t恤完美掩盖了腰臀曲线,但代价是呼吸变得有些困难。
\"忍一忍...\"她对自己说,往脸上拍了些冷水让自己清醒。
镜中的\"少年\"有着精致的五官和清澈的眼神,若不是刻意伪装的穿着打扮,任谁都能看出这是个漂亮的女孩。
七点四十,林一宁准时到达学校门口。
大巴车已经停在那里,几位同学和老师正在车旁等候。
\"林一宁!这边!\"刘老师冲她招手,\"你先上车等着,等其他同学到齐我们就出发。\"
林一宁点点头,刚迈步上车,就听到身后传来其他老师的窃窃私语。
\"刘老师,那是林一宁?年级倒数那个?你没搞错人吧?\"一个女老师的声音里满是怀疑。
\"就是他,我的秘密武器。\"刘司礼的声音带着笑意,\"李老师,不要用过去的成绩判断一个学生。\"
\"秘密武器?\"另一个男老师嗤笑一声,\"带去丢人的秘密武器吧!全市精英都在那,他一个年级倒数...\"
\"我们拭目以待。\"刘司礼平静地打断道,转身上了车。
林一宁坐在靠窗的位置,假装没听到这些对话。
车上的其他同学都是年级前几名的学霸,看到她时表情各异——有疑惑的,有不屑的,也有单纯好奇的。
八点整,大巴准时出发。
车内气氛沉闷,只有笔尖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
几乎所有同学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唯独林一宁靠在窗边,看着街景飞速后退。
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当他们的车到达时,校门口已经停满了来自各个学校的大巴。
林一宁跟随队伍下车,立刻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打量,有评估,更多的是对竞争对手的警惕。
\"保持平常心。\"刘司礼在进入考场前最后叮嘱,\"按平时练习的节奏来,不要紧张。\"
林一宁接过准考证,发现自己的考场在第三教学楼205室。她正要离开,刘老师突然叫住她。
\"林一宁,\"刘司礼递给她一支钢笔,\"用这个。我相信它能给你带来好运。\"
那是一支看起来很旧的钢笔,笔身上有细密的划痕,但笔尖闪着保养良好的光泽。
林一宁认出来,这是一支古董级的万宝龙,价值不菲。
\"老师,这...\"
\"我当年参加全国赛时用的。\"刘司礼笑了笑,\"它见证过奇迹,今天再看一次。\"
林一宁握紧钢笔,郑重点头:\"不会让您失望的。\"
考场里已经坐满了学生,监考老师正在拆封试卷。
林一宁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环顾四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志在必得。
试卷发下来的瞬间,整个教室安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
林一宁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太简单了。
她拧开刘老师给的钢笔帽,在答题卡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考号。
\"开始答题。\"
随着监考老师的声音落下,林一宁的笔尖已经落在纸上,流畅得如同行云流水。
周围的考生还在审题时,她已经完成了第一页;
当有人开始挠头思考时,她正在攻克最后一道压轴题。
一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林一宁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完成了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