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金鳌岛,碧游宫外。
孔宣身形自虚空迈出,刚踏上岛外缭绕的仙云雾霭,目光便是一顿。
只见前方,接引与准提二人正并肩立于云海之上,面色焦灼,周身寂灭佛光都因心绪不宁而微微紊乱。
一见孔宣现身,准提道人立刻快步上前,竟顾不得圣人仪态,急声道:
“孔宣道友!你可算回来了!”
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惶急。
接引道人亦是跟上,脸上疾苦之色浓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打了个稽首,语气沉重:
“道友,西方教...大祸临头矣!”
孔宣眸光扫过二人,见他们气息虚浮,显是方才强行提升金蝉子修为损耗不小,更兼心神受创,已然是乱了方寸。
他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声音平稳:
“二位道友何出此言?双叉岭之劫已暂解。”
“暂解?那是暂解吗?”
准提几乎要跺脚,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那是鸿钧老师...不,是鸿钧他随手布下的杀局!”
“三尊伪准圣!若非道友请动冥河老祖,西征大军顷刻便覆灭!”
“他这是要彻底绝了我人道与西方之望啊!”
接引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下翻腾的心绪,接口道,声音干涩:
“更可怕的是,金蝉子...他身负之劫气已被彻底引动,被迫下山应劫。”
“如今前路莫测,生死难料。而我西方教之气运,已与此子彻底绑缚,一损俱损!”
“道友,鸿钧此举,分明是要将我西方教彻底拖入量劫漩涡,万劫不复!”
他看向孔宣,眼中带着最后一丝希冀与恳求:
“如今能挽此狂澜者,唯有道友了!”
“还请道友看在同盟之谊,看在洪荒大局份上,救我西方教于倾覆之间!”
言辞恳切,甚至带上了几分哀兵之态。
他们是真怕了。
封神之劫的惨痛尚未忘却,如今眼看又要被卷入更可怕、更诡异的量劫中心,成为天道或鸿钧与孔宣博弈的牺牲品,由不得这两位圣人不怕不慌。
孔宣静静听完,眼中混沌之光流转,并未立刻回应。
他抬眸,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空间,望向了那昆仑山方向,又似落在了那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深处。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
“鸿钧之谋,岂会仅止于双叉岭?”
“西征一路,劫难方才开始。”
他看向脸色发白的西方二圣,语气转冷:
“至于金蝉子,他既是劫眼,避无可避。然福祸相依,劫中亦蕴藏着一线超脱之机。”
“当下之急,并非惶惶不可终日,而是需立刻稳住西方教根基,莫要自乱阵脚,予敌可乘之机。”
听闻此话,接引与准提心神稍定,连忙追问:
“道友之意是?”
“立刻回转须弥山。”
孔宣指令清晰果断,不容置疑,
“以圣人伟力,彻底封锁西方,稳固教派气运,隔绝外界窥探,尤其是...隔绝来自紫霄宫的任何意念渗透!”
“金蝉子之事,我自有安排,不会令其轻易陨落。”
“至于其他...”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寒芒,
“鸿钧既出招,岂会只出一手?”
“若我所料不差,他下一子,恐已落下。”
“而这下一子...或许才真正关乎此番量劫之走向。”
声音落下,接引与准提心中猛地一凛,只觉一股更深沉的寒意自脊背升起。
还有后手?
比双叉岭三伪圣、比引爆金蝉子劫运更可怕的算计?
二人不敢怠慢,当即对着孔宣重重一礼:
“多谢道友指点!我二人这便回山,紧闭山门,稳固气运!”
言罢,周身佛光爆涌,瞬间撕裂虚空,仓惶遁回西方而去,背影竟带着几分狼狈。
送走二人,孔宣独立于金鳌岛外云海之巅,衣袍拂动,眸光沉静地望向昆仑方向。
他能隐约感觉到,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天道权柄气息的冰冷意念,刚刚没入了那玉虚宫深处。
“元始天尊...”
孔宣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嘲。
“鸿钧,这便是你选中的...新棋子么?”
“以天道圣人果位为饵...倒真是好大手笔。”
他缓缓抬起手,掌心之上,混沌珠虚影浮沉,亿万缕微不可察的混沌气流垂落,搅动着周遭天机。
“既然棋局已开,那便看看...”
“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
声音淡漠,消散于云海之间。
下一刻,他身形一晃,已回归碧游宫偏殿,再次闭上双眼。
周身气息与整座金鳌岛、与那浩瀚的人道气运缓缓相连。
而此时,昆仑山玉虚宫中。
元始天尊正闭目盘坐于云床之上,周身玉清仙光流转,竭力稳固着自封神劫后便波动不休的阐教气运。
虽已过去许久,但教派衰微、弟子离心之痛,依旧如一根尖刺,深扎于他道心深处。
就在他心神沉入气运长河,试图抚平那些因量劫再起而愈发躁动的波澜时。
一道冰冷、浩瀚、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诱惑的意念,毫无征兆地穿透玉虚宫重重禁制,直接响彻在他元神最深处!
那意念不带丝毫情感,却字字如同大道纶音,敲击着他最深的渴望:
“元始......天道圣人果位有缺,当有一尊真正执掌天罚、代天行权之圣,统御诸神,重整乾坤秩序。”
“尔为盘古正宗,秉性刚直,最重礼法,合该承此位格。”
“此圣位......独立于紫霄宫外,乃天道权柄直接显化,受天眷顾,却不......受制于天。”
“若愿,即刻便可引动天道响应,降下果位,享无上权柄,重塑阐教辉煌......”
天道圣人果位?
不受控制的果位?
元始天尊猛地睁开双眼,周身流转的玉清仙光都为之一滞,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鸿钧道祖的传音?
不!这感觉......与老师往日的气息截然不同,更加冰冷,更加绝对,更像是......天道本身?
但内容却如此诱人!
真正执掌天罚、代天行权的圣人?
独立于紫霄宫外,受天眷却不制于天?
这......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若得此位格,何愁阐教不兴?
何须再看金鳌岛脸色?
甚至......能真正压过那忤逆天道、勾结人道地道的截教一头!
狂喜如同野火,瞬间席卷了元始天尊的心神,几乎要将那点残存的疑虑烧尽。
是了!
定是老师......不,是天道见如今局势崩坏,量劫再起,洪荒秩序倾颓,故特意降下此等机缘。
选他这最重规矩、最为正统的盘古正宗来执掌权柄,拨乱反正!
此乃天赐良机!阐教崛起,就在今日!
就在他心神激荡,几乎要立刻引动天道响应,接引那无上果位降临之时。
身前虚空,如同水波般无声荡漾。
两道身影悄然浮现,一左一右,将他所有气机瞬间锁定。
左侧,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着太极道袍,脚下阴阳鱼缓缓旋转,眼神复杂地看着他,正是老子。
右侧,一道身影模糊不清,周身银灰色空间道则流转,眸光冰冷淡漠,正是孔宣第四道身!
元始天尊狂喜的神色瞬间僵在脸上,心中骇浪滔天!
他们怎么会突然降临玉虚宫?
还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难不成......方才那天道传音,已被他们感知到了?
不可能!
那传音直接作用于他元神最深处,天道级数的遮掩,岂是旁人能窥探?
他强压下心中惊疑,脸上挤出一丝惯有的倨傲与不悦,沉声道:
“大兄?孔宣?你二人不请自来,擅闯吾玉虚宫,所为何事?”
目光尤其在孔宣那第四道身上停留片刻,带着毫不掩饰的忌惮与一丝厌恶。
老子并未回答,只是目光扫过元始那尚未完全平复的气息,以及眼底深处那一闪而逝的狂喜与贪婪。
随即他缓缓叹息一声,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沉重:
“二弟......收起你那点心思吧。”
“方才那天道传音,吾与孔宣道友虽未能尽窥全貌,然其降临之波动,却瞒不过混元感知。”
“非常之时,任何反常之举,皆可能是致命陷阱。”
“天道圣人......呵呵,何等诱人之名号。”
老子微微摇头,脚下太极图道韵流转,定住周遭一切气机,
“可你莫要忘了,昔日封神劫末,那天道意志欲将吾等三清彻底化为傀儡时,是何等冰冷无情!”
“若非吾三清乃盘古元神所化,身负开天功德,得大道庇佑,侥幸挣脱......”
“如今早已是天道运转下毫无知觉的傀儡印玺!”
“受天眷却不制于天?天下岂有如此好事!”
“那不过是诱你彻底放开心神防护,心甘情愿接纳天道意志入驻的饵料!”
“一旦你引动响应,降下的绝非什么独立圣位,而是彻底将你元神同化、沦为天道延伸的冰冷秩序!”
字字如锤,狠狠砸在元始天尊心神之上!
元始身躯猛地一震,脸上血色瞬间褪去,那点被狂喜压下的疑虑和封神末期被天道控制的冰冷恐惧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令他通体生寒!
是了......
他怎么就忘了!
天道无情,只循秩序!
它怎会突然降下如此好意?
独立圣位?不受控制?
何其可笑!
当年那身不由己、元神几乎被彻底冻结的恐怖感觉再次清晰起来,令他圣人道体都微微发冷。
那传音......那传音分明就是裹着蜜糖的毒药!
是看他阐教势微,看他心有不甘,精准地击中了他的弱点!
若非大兄与孔宣及时赶到......他恐怕已然铸成大错!
想通此节,元始天尊背后瞬间惊出一层冷汗,再无半分侥幸。
随后他连忙将方才那天道传音的每一个字、每一丝意念波动,都毫无保留地复述出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后怕的颤音。
听完元始的复述,老子眉头紧锁,眼中闪过凝重。
而孔宣第四道身那银灰色的眼眸中,冰冷的数据流般的光芒急速闪烁,瞬间便解析完毕。
“果然如此。”
第四道身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冷漠,
“鸿钧手段。”
“借天道权柄,投其所好,布下此饵。”
“你若咬钩,顷刻间便会化为天道傀儡,其一身磅礴修为与盘古正宗气运,皆将成为鸿钧反噬天道、加速吞噬进程的资粮。”
“好一招......借刀杀人,一石二鸟。”
元始天尊听得头皮发麻,又是阵阵后怕。
原来不仅是天道算计,背后更是鸿钧道祖在推动?
老师他......竟真的变得如此可怕?连昔日亲传弟子都要如此利用?
老子再次沉重叹息,看向元始的目光带着一丝劝诫:
“二弟,时至今日,你莫非还看不清局势?”
“封神已旧,量劫再新。天地人三道并起,鸿钧所图莫测,早已非玄门内部道统之争。”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甚至累及整个阐教道统传承。”
“当断则断,当舍则舍。有些虚名、有些执念,该放下了。”
元始天尊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骄傲如他,被大兄如此直言训诫,脸上自是挂不住。
但方才那惊魂一刻,以及老子与孔宣道破的残酷真相,却如同冰水浇头,让他那点不甘与倨傲再也无法理直气壮。
沉默良久,他终是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声音干涩道:
“大兄......教训的是。”
“是吾......执迷了。”
他抬眼看向孔宣第四道身,眼神复杂,最终还是拱了拱手:
“此次......多谢道友及时点醒。”
第四道身漠然颔首,并未多言,身影缓缓淡去,融入虚空,仿佛从未出现。
老子见元始似是真的听进去了,神色稍缓,又道:
“既已知错,便当稳固心神,紧闭山门,莫再理会外界风雨,更莫要再回应任何来自紫霄宫或天道的意念。”
“阐教气运虽跌,根基犹在,潜心蛰伏,未必没有重光之日。”
“善。”
元始缓缓点头,脸上傲气尽敛,多了几分沉郁与反思。
老子不再多言,身形一晃,也自离去。
空寂的玉虚宫中,只余下元始天尊独自默立。
他望着宫中那万古不变的清冷景象,又想起方才那险些令他万劫不复的诱惑,以及老子离去前的告诫,手掌缓缓握紧。
良久,一声带着无尽疲惫与一丝决然的叹息,在殿中缓缓回荡。
“罢了......罢了......”
“虚名......权柄......终究是......镜花水月。”
他缓缓闭上眼,周身玉清仙光再次亮起,却比之前更加内敛、沉寂。
整个昆仑山的气机,随之彻底封闭、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