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府是女真的龙兴之地,地位非常重要。
杨元嗣以前从来没有来过,还以为这是一座大城。
等真到了黄龙府后不免有些失望,这城池规模还不如辽阳府壮观。
花荣笑道:“女真人起事以前渔猎为主,不善于筑城也正常。”
杨元嗣虽然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却想着另外的事情。
现在金州从登州运送而来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越来越多。
有能力消费这些的都是新崛起的金国贵族,
他们习惯了在白山黑水之间讨生活,见识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肯定心里会有不同的想法。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尤其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
杨元嗣一直以来都想避免金国南下,到现在来说还算是比较成功。
不过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谁也不知道这种情形能够持续多久。
完颜杲在驿馆给宋国的使节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他将康王单独安排在了靠近皇宫的驿馆里,其他大队人马全部住在城西的一处军营里。
黄龙府的皇宫跟杨元嗣的郡王府差不多大,跟汴梁大宋皇宫比起来都可以说是十分寒酸。
要知道汴梁的皇宫已经比长安和洛阳不知道少了多少倍了。
康王赵构穿着华丽的亲王服饰,高俅和一众大宋官员都是朝服盛装。
只有杨元嗣还穿着平常的服色,自然有一种坦然自若的神态。
赵构一边走一边看,对于金国始终有一种鄙夷的心态。
这次大宋的使团主要目的是来吊孝的,完颜阿骨打也刚过世不久,
按说金国这些人怎么也还在守丧期间,只是他们看不到一丝的悲伤神态,哪怕是装装样子呢?
蛮夷就是蛮夷,即使沫猴而冠。
完颜晟坐在一张宽大虎皮椅子上,穿着金色的龙袍,却带着一顶不伦不类的皮帽子。
他旁边的椅子上坐着完颜杲,再下面就是杨朴和完颜改撒等人。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等人和文臣武将们分列两旁。
杨元嗣看他们坐没坐相,站不成列,不像是君臣朝会,倒像是梁山聚义的样子。
不过大厅两边的侍卫还是让人心生寒意,他们不像大宋禁军一样相貌英俊,
每个人都是高大健壮,手里持着一柄长杆巨斧,面相凶恶。
杨元嗣甚至看到其中一柄斧头上还沾着些许暗红色的血迹。
完颜晟跟以前的样子区别不大,只是脸上苍白了些。
他装模作样的拿过赵构递过来的国书看了几眼,杨元嗣差点儿笑出来。
完颜晟虽然会说好话,可是不认识汉字……
他将手中的国书递给了旁边的杨朴,说道:“你回去替我感谢你那皇帝,先皇葬在上京,距离此地较远,你们不必再去礼拜了。”
杨朴看完国书,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完颜晟又说道:“你们远道而来,又带了这许多礼物,我不能失礼数,先安排住下,好好款待。”
赵构本来准备了一番长篇大论,看他如此草率,竟然无从说起。
杨朴对着赵构行了一礼,道:“请殿下暂且安歇,老朽不日登门拜访。”
赵构听杨元嗣说过,知道杨朴在金国的份量。
杨元嗣对他使了个眼色,赵构回道:“如此最好,父皇此次遣我们班来,正是为了两国亲近,永保和平。”
杨元嗣看完颜晟虽然说的客气,不过宗翰宗弼等人都有不忿之色。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金国朝堂也不是铁板一块。
金国内宫也有太监,都是辽国遗留下来的配属。
完颜杲亲自带着几个太监安排宋使的住宿,这次却又有不同。
赵构和贴身随从们被请到行宫旁边的一处别院,
高俅等人则被安排到了城中的白塔寺中安歇,
李邦彦哭笑不得,还从来没有听说将使节安排到寺庙里的典故。
他就据理力争,完颜杲理也不理,只能作罢。
高俅心中有些不安,不过郭药师和禁军的侍卫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人,
况且这次宋使是来吊孝的,一路上也很守规矩,金国没有乱来的理由。
完颜杲安排完高俅他们,换了一副面孔去找杨元嗣。
他拍着杨元嗣的肩膀笑道:“想不到你小子现在已经混成了大宋的王爷了,真是有点儿本事啊。”
“雄鹰不能关在笼子里,我看你的部下就放在城外的军营里吧。”
杨元嗣不动声色,看着他缓缓道:“你这个老东西如此安排,不会是要害我吧?”
完颜杲神色一变,尴尬笑道:“怎么会?今晚去我家里喝酒。”
杨元嗣伸出手掌跟他相击,说道:“一言为定!”
登州军被安排在城西的军营中,四处都是金军驻扎。
尤其是西北面的缓坡上,有完颜宗弼的两千多铁浮屠。
花荣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后有些担忧。
“主人你看金军意欲何为?这个安排对我们不太有利啊。”
杨元嗣沉声道:“金军早晚要对我们动手,只是现在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还没决定好。”
刘十三嚷道:“我早就看那个什么宗弼不顺眼了,咱们先动手吧?”
花宋急忙说道:“小点儿声,外面金军超过了十万,你要怎么动手?”
刘十三想反驳,又觉得花荣说的有道理,只能气呼呼的在那里摆弄那镔铁棍。
杨元嗣心里也很纳闷,不过他现在对于形势的预判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金军如此动作,肯定有他们的目的。
要是要对付杨元嗣,他们早就可以动手。
毕竟登州军已经来到黄龙府半个多月了,要想对付他们,完颜宗弼早就行动了。
所以金军的目标肯定不是登州军,那就只有大宋的使团了。
再看金军对于营地的安排,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他们的目标是赵构。
杨元嗣知道金军肯定是误判了赵构在徽宗心中的份量,
不论他们想拿赵构换什么,肯定不会如愿。
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怎么去跟金军解释这个,而是怎么应对这种局面。
凭着一千多登州骑兵肯定无法与十几万金军抗衡,需要从别的地方入手。
杨元嗣只思考了一会儿,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