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早就跟赵纬纶商量过,军里很多军卒的家属都随军到了登州耕种。
古代人最看重的莫过于土地。
杨元嗣决定这次出征,有功的军卒除了平常的赏赐以外,还给土地。
当然这个只能小规模的实行,也不能明着说。
毕竟这些土地都是杨元嗣的私产,换个主人就是一张地契的事。
杨元嗣本身没有多少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是教授出身,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限。
他只是想不明白一点,人的贪欲为什么会永无止境。
封建社会的绝症就是天下太平,土地兼并,农民无地可以耕种,流民,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重新分配土地,然后依次循环。
杨元嗣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实验。
登州所有的土地都登记在册,一体纳税给赵纬纶掌管的书记官。
登州知州王官人是个非常聪明的人,难得糊涂,杨元嗣的土地合理合法,应交给朝廷的那部分一个铜钱也不少,他才不管你兼并不兼并。
杨望庄门口这些农夫是真心实意的拥戴杨元嗣,也算是他的基本盘。
只要地盘越来越大,这样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韩世忠的神武后军驻扎在莱州城外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多的人才。
神武后军的骑步兵比例基本是一半一半,恐怖的是他的步兵全部都是骑马步兵,机动性丝毫不弱于骑兵。
韩世忠站在校场上,望着下面如狼似虎的军卒,心中得意非凡。
杨元嗣也不得不承认,韩世忠练兵真的有两把刷子,跟杨信不相上下。
杨信的两万人全部都是重装步兵,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有马,但是有十人一组一辆马车,机动性也不慢。
现在四万大军集中在莱州校场里,只等幸兴宗的两万骑兵到来就可以出征。
杨元是闲来无事,拿出不小的彩头,军卒们较练武艺,一时间军营内热闹无比。
辛兴宗的渤海骑兵漂洋过海而来,人马都十分疲惫。
他等不得船靠岸,立即就马不停蹄的去找杨元嗣。
杨元嗣看着这个大哥,脸上已经生出了浓密的络腮胡子,面色有些憔悴。
他一个人在渤海又要训练军队,又要掳掠人口,还要平衡治下各方面的关系,属实是费力费心。
这次杨景川去渤海还带了一大批文官吏员过去,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这种情况。
辛兴宗握着杨元嗣的手,感慨道:“这么长时间不见,想死我了,这次来了,我就不走了,你要给我准备个大房子了。”
杨元嗣一怔,旁边的侍卫禀告道:“辛寨主这次将家眷都带了过来。”
辛兴宗年纪比杨元嗣还要大一些,听说他在渤海娶了一妻三妾,还有了几个儿子,让杨元嗣羡慕不已。
杨元嗣看辛兴宗的时候就又带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阿哥,我们之间……”
“在其位,谋其政,这世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
辛兴宗用力的握了握杨元嗣的手,对着他眨了眨眼睛。
杨元嗣有些感动,也用力摇了摇辛兴宗的手臂,二人都大声笑起来。
朝廷的快马已经来了四五次,要求杨元嗣尽快出兵。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出发了。
杨元嗣亲自率领神武后军作为前锋出发,杨信率领铁甲营作为中军,辛兴宗的骑兵作为后卫。
从莱州出发,沿着驿路往西,经过北海和青州直接过了黄河北上。
登州军全部都有马匹,行军速度非常快,加上沿途补给充足,一路顺利。
刘十三也是跟辛兴宗好久不见,兴冲冲的跑去后队跟着阿哥厮混去了。
李重山被任命为杨元嗣的侍卫队长,那些侍卫们都是跟随杨元嗣的老兵,跟李重山交谈起来毫无禁忌。
大军过了博兴,只见一条大河挡在眼前,滚滚波涛入海而去。
杨元嗣知道这就是黄河了,黄银石和花荣早在三年之前就来过燕云,绘制了详细的地图。
如此大河只在商河边上有两座浮桥,看的人胆战心惊。
李重山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第一个策马上了浮桥,策马奔腾起来。
杨元嗣找了一个本地的老人,详细询问了黄河的结冰期和两岸的渡口浮桥,心中感叹不已。
古代战争讲究地理天险,如此大河确实能够对行军路线和速度产生巨大影响。
杨元嗣站在河边,眼看着大军一队队过河,心中隐隐担忧。
赵纬纶的计策百试百灵,但是要想将燕云十六州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必须要用一些手段了。
现在滦州的张觉已经投降了金国,这就使的局面更加复杂。
耶律大石和萧干都不足为惧,不论是硬碰硬还是将他们赶走,杨元嗣都有十足的把握。
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自己实力的损失,毕竟每个登州骑兵都是费尽心血培养起来的。
杨元嗣赶到雄州的时候,种师道已经被罢官,赶回了延安府。
现在西军的统帅是杨可世,实力上指挥权在童贯手里。
童贯心里对杨元嗣的看法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杨元嗣从一个渤海来的蛮子成长为现在的封疆大吏,一方节度使。
虽说很多地方都靠童贯的关系,但是童贯也不得不承认,更多的还是靠着杨元嗣本身的实力。
杨元嗣表面上对童贯当然是毕恭毕敬,功夫做的十足。
童贯开始还安慰杨元嗣,说着些场面话,等到真的看到登州军的时候,他心里才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进入枢密院起,童贯领兵已经超过二十年,虽然说有胜有败,但是分辨部队战力的眼力他还是有的。
杨元嗣部下的登州军战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大宋所有禁军,也超过了西军。
杨元嗣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如此强悍的力量?
童贯仔细回想,似乎早有预兆,似乎又是突然成为了这么一个强大的怪物。
他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有些老了,赶快拿下燕云吧,也许该急流勇退了。
杨元嗣虽然表面上对童贯客气,可是落实到军事指挥上,他却是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