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好感值跃上巅峰时,却又降了下来,最后平稳的停在一个数值之上,虽有细微的波动,却也没刚刚那样一飞冲天了。
系统才高兴一会,见此情形又忍不住叹息,望着画面中的宿主和嬴政,小豆丁一样的眼睛满含期待,“你可要加油啊!”
赵元溪不知道嬴政心里掀起了什么波浪,翻找出了不少好用的东西,一股脑地就送给了他。
“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那些大臣看,可别藏在宫里不让人瞧。”
嬴政微抿着唇,眉眼低垂,遮住了他眸中的不满,所以费这么大的功夫,只是想让他把这些玻璃器具的名声给打出去。
早就经历过青瓷的套路,嬴政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
……
送走嬴政之后,赵元溪开始规划自己即将要接手的部分修路工程。
秦国官方修建的道路主要分两种,一种为秦驰道,是用来连接咸阳和各郡县、军事重镇、交通枢纽的道路,类似于现代的国道或者高速公路;另一种为秦直道,是秦国特意修建的军事用道,负责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
天下未定,秦国还没有开始大面积修路,目前只在秦国内部的要地修了些,方便秦国调动国内的物资。
赵元溪的计划是先修一条从咸阳直通云中郡的路。
这并非是为了她自己方便,而是为了应对匈奴可能南下的风险,云中郡五年内便能成为秦国的大粮仓,匈奴不可能不惦记这块肥肉。
长城尚未合拢,若要阻挡匈奴入侵,就得能快速往云中郡增兵,修一条通往云中郡的路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再者云中郡产的粮食送到秦国腹地,还能缓解秦军粮草不足的问题,秦国和匈奴之间的商贸活动,也将尽数依靠这条路,来往的商队只会多不会少,能收的路费也不低。
和平之时,这是条致富路;战争之时,则是秦军讨伐匈奴的大道。
赵元溪找来舆图,又把孟喜给找了过来,告知了他计划。
“若要从咸阳修一条路至云中郡,少说也有一千五百里地,需要开山挖路,填平河谷,架设桥梁,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还需征调数万的民工,太后当真要做这事?”
若是大王派人,那倒是可以不计成本,反正民工也是需要服劳役的,秦国国库需要耗费的东西并不多。
可太后刚刚的意思,并不是让那些民工服劳役,而是要雇佣他们。
数万人三年的吃喝,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还要给他们付工钱,那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孟巨子不必担忧,我出得起这笔钱。”
若是没有算清楚这笔帐,那她就不会计划选择修这条路了。
“邯郸郡不少人没有土地,都是靠着给富户当佃农为生,那些人除了要交各种税收,还得忍受富户的高额租金,若是在邯郸郡征人,既能缓解佃农的生活压力,所消耗的钱粮也能少许多。”
从云中郡通往咸阳的路,大半都在邯郸郡范围内,就近征人自然省时省力。
“至于你说的开山挖路、填平河谷、架设桥梁,就得靠孟巨子和其他的墨家人多多出力了。”
赵元溪也不会修路,何况现在的修路方法跟她所知道的也不太一样。
修路他不会,但她却想出了另一个主意。
蒸汽机的使用目前只用在了生产活动,还没有开发出运输功能,火车是造不出来,但简易版的蒸汽动力车却也不是不可能。
哪怕只是让这车代替人工拉动大型的夯具,或者只是利用它上下夯实地面,也比人力强上不少,若是能用它运输那些石头、泥沙之类的东西,那就更好了。
赵元溪将新的任务目标交给了孟喜,听着太后要造这种东西,他感觉自己头都大了,早知道自己就不该来,还不如让栎过来负责此事。
“孟巨子,不要轻言不可能,想当初你造那些蒸汽动力的纺织机,不也觉得无能为力,但还不是终究被你们给造出来了!”赵元溪给他加油打气。
孟喜嘴角抽了抽,“可这并非一早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想当初只是一台那样的机器就已经耗费了他半年多的时间,之后虽然造出来了,问题依旧时有发生,还是在太后拿出了那所谓的橡胶,才真正解决了那机器的隐患。
太后想尽快将这条路修好,哪里有时间让他去研究这能拉动重物的载具?
“无妨,修路之事具体会由考工令负责,孟巨子只需从旁配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这新式载具。”
孟喜自知推拒不了,只能应下,“小人尽量。”
听到这话,赵元溪便知这事已经成功了一半。
虽然理论知识落后了一些,但他们可都是天才,她相信那些外国人能做出来的东西,他们这些人也能做出来。
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赵元溪又将主意打在了韩重他们身上。
若说修路最难的是什么?不是铺设那些夯土,也不是运送砂石,而是如何将那些挡在面前的山石给破开。
虽然火药的确危险了些,但架不住它真的好用。
当初李冰开山,是通过往山缝之中灌水,利用冬天水遇冷结冰膨胀,将那山石崩裂开来,但那是在特定条件之下的特定方案,无法普及到所有的修路工程之中。
更多时候,还是得靠民工一点点地开凿。
既然知道有偷懒的办法,赵元溪哪里能忍得住不用,何况现下韩重和石生已经差一点就要把炸药给造出来了,她不过是让它出现得更快一点。
栖云馆已经收拾好了,可韩重和石生的模样却越发潦草。
赵元溪幽幽地道:“你们这头发和衣服是怎么回事?”
韩重尴尬望天,石生低头望地。
两人支支吾吾半天,才肯老实交代,“太后之前说你也弄出过爆炸,小人就想重现一次。”
哪里会想到这玩意威力竟这么厉害,要不是他们老实遵守太后说的,不懂的东西就少量多次实验,可能现在就见不着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