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梦千年, 最终陈晓饰因病去世生命终止于41岁,自此天堂有了个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也许陈晓旭的一生都没能从红楼梦中走出,她塑造的林黛玉太过经典,以至于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她成就了林黛玉还是林黛玉成就了她,她像林黛玉一样多才也像林黛玉一样红颜薄命。】
系统贴心的简单解释了一下“林黛玉”这个人物在书里的才女设定以及她最后红颜薄命的结局。
看到系统的解释,再看看陈晓旭的经历,顿时感觉这可不就是跟天幕说的一样吗,陈晓旭成就了最经典的林黛玉,连命运也跟林黛玉一样,怪不得说是“林黛玉下凡演完后又回天上了”。
就在不少人要感叹一番的时候,穆嘉手一划就翻到了下一个视频,视频标题把本来要感叹的人给创了一个趔趄。
视频标题:【圣黛cp,乍一看很邪门,仔细一看很好磕。】
只看这个标题,天幕下的人大部分都猜不到这是哪对cp,根据他们之前看视频的经验来看,后世人磕cp的时候取cp名字一般会从双方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可按照这个“圣黛”这个名字去对应历史上出名的人物,实在是对不上啊。
穆嘉倒是知道这个,“圣黛”cp她之前还磕过呢。
【“圣黛”cp是真的好磕,“圣”是孙悟空,“黛”是林黛玉。】
天幕下的人被震惊的不行,不是?谁跟谁?是他们理解里的那个“孙悟空”跟“林黛玉”吗?不是,这也是能扯到一起的?
吴承恩跟曹雪芹看到这个都懵了,不是,后人这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咱就是说,之前那些cp,虽说很创人,但怎么说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君臣挚友,这“圣黛”有什么关系?
曹雪芹尤其不解,他给林黛玉安排的贾宝玉不好吗?
【从家世背景来说,两人都是“四大名着”的主角,怎么不算是门当户对呢?】
【最重要的是,黛玉所有的问题在大圣这都不是个事。】
【父母早亡?大圣直接闯到地府把名字消了,下凡还泪?大圣表示咱不欠他的,树下葬花?大圣表示,够吗?不够我再摇下来点。有人让】
【谁懂啊,黛玉这样心思敏感,多愁善感的类型,真的需要大圣这样开朗阳光,有同理心的人。两个人性格完全互补。】
【而黛玉在唐僧念紧箍咒的时候会在旁边阴阳怪气,“呦,我原不知圣僧的紧箍咒这样厉害,早知道就去念那妖怪好了,何苦每次遇险都来找我家大圣。”】
“哎,你别说,你还真别说,真有那味。”一些人在这些点里还真有点磕到了。但也有人接受不了这个异端。
穆嘉打开评论区。
【曹雪芹和吴承恩都没说啥。】
天幕下的曹雪芹:“???”
天幕下的吴承恩:“???”
这些后世子孙你们要不要看看你们在说什么?
【曹雪芹和吴承恩在地府刷视频,刷着刷着成亲家了。】
曹雪芹,吴承恩:可不是咋滴呢,这么水灵灵的就成了亲家了。
【曹雪芹快起来写呀,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写小说的好时候。】
【我懂,是爱情啊!黛玉身体不好,刚好可以把唐僧炖了给黛玉补补,然后贾宝玉出家去取经,完美。】
【唐三藏可比林黛玉难哄。】
“哈哈哈,看的出来,后世人是真的不喜欢唐僧啊。”这几条评论给天幕下不少人都逗得不行,之前就知道后人不喜欢唐僧,却没想到这种时候还能把唐僧拉出来鞭尸。
【这门亲事我同意了。】
【仅用0秒就接受了这对cp。】
【好邪门的cp!!但是莫名喜欢!!!】
【“我这就去敲死他”笑鼠我了,他是真有这个实力。】
【?不儿。。cp可以冷门,但是。。不能邪门。。这对吗?】
穆嘉手指一划,就划到了下一个视频。
视频标题:【猴戏世家。】
【最初古人认为猴子可以“避马瘟”,大家都知道,牛跟马一类的动物在古代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会进行一些让猴子表演的祭祀活动,以求避马瘟,所以猴子在一些地方方言里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马留”。
这也是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最开始天庭招安孙大圣,给大圣这个“猴子”安排成了一个看马小官“弼马温”的原因。】
天幕下有好几个位面的人都听过猴子避马瘟这个说法,但关于“弼马温”这个说法对很多人来说可是很新鲜,毕竟由于《西游记》成书时间不算早,很多人都没读过《西游记》,关于这个还是第一次知道。
【孙悟空的形象随着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从这个角色诞生后,其嫉恶如仇,帮扶弱小,开朗阳光的性格很快赢得一大票粉丝,成了中国人的“超级英雄”。】
【从这以后,从古到今,节选《西游记》一部分情节进行演出的不同戏剧数不胜数,那自然就少不了“孙悟空”这个形象,于是不少艺人开始特意模仿猴子,以求在舞台上塑造“孙悟空”这个角色,渐渐形成了“猴戏”。】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孙大圣这个角色真的是中国的超级大Ip,古代时人们都是搭戏台请戏班子表演,当时就有很多剧种都从《西游记》里节选精彩情节新编戏剧,每个剧种的孙大圣都各有千秋,还发展出了模仿猴子的“猴戏”,
后来到现代,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后,《西游记》跟孙大圣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也是出了无数版本,再后来不仅仅是戏剧,还有游戏,各种版本的孙大圣先后问世。】
“可惜,这些戏剧问世时间太晚了,没法看。”
不少人都对孙大圣跟西游很感兴趣,想要看看,可惜看不了。
【说回猴戏,说起猴戏,有一个姓章的家族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他们家不仅仅是好几代人都演猴戏,还把自家传承的猴戏给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