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扔在其他的地方,孩子可能不会被收养,直接被送去福利院。
看到孩子被遗弃的情况,傅云瑶心里多少是有些气愤的。
也不知道父母怎么样的,自己亲生的孩子,到底是怎么舍得选择遗弃的。
傅云瑶想到了小月儿,前世小月儿一辈子痴傻,她都没有想过遗弃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
傅云瑶虽然不理解,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她也没能力去改变什么。
傅云瑶只盼着社会能不断的发展,女孩子能自立自强起来。
等女性的地位真正的得到了提高,才不会出现为了拼儿子而丢弃女娃娃这种事。
这事儿傅云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个被丢弃的女娃娃应该会有员工捡回去养着。
就算没人养着,估计孩子是可以送去福利院的。
这件事倒是给傅云瑶提了个醒,这年代和后世不一样,遗弃孩子的情况很多,但是福利院的条件却跟不上。
现在国家刚进行经济改革,政府自己的财政都有些不足,自然不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进行一些公益事项的建设了。
傅云瑶计划着回头捐赠一笔资金,帮助福利院的建设,改善一下福利院的生活条件。
虽然她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帮助到所有有困难的群众,可在自己想到的层面上,可以去做一些帮衬与贡献。
傅云瑶在厂子里忙了一天,晚上直接在这边的宿舍住了一晚,第二天便从市里开车回去。
如今有车,出行还是很方便的。
傅云瑶没开一会儿便到了东林村。
将车子在家门口停好了,傅云瑶先回家了一趟。
此时傅家人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二叔公家凑热闹呢。
看到傅云瑶回来,陈翠翠笑着道,“小妹,你回来的还挺早啊!”
“嗯,一早起来就回来了。”
陈翠翠见傅云瑶这么说,连忙问了句,“小妹,那你吃过了早饭没有?“
傅云瑶摇头,“嫂子,还没呢,家里早饭还有剩吗?”
“有是有,就还剩点小米粥,还有土豆饼,你觉得可以不?
不行我嫂子再给你做两张鸡蛋饼。”
傅云瑶对于吃喝上要求不高,觉得小米粥配着土豆饼吃已经很好了。
“嫂子,就吃小米粥和土豆饼就行了,不用再另做东西。”
陈翠翠见傅云瑶这么说,便让她先坐下来,她去给盛早饭过来。
傅云瑶也没同自家嫂子客气,等着让她“伺候”了。
现在傅家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这要是搁在其他家,谁家的嫂子等着小姑子伺候,估计都得被人骂死。
但是在傅家,陈翠翠这个当嫂子的伺候起来自己小姑子,那是伺候的心甘情愿。
他们傅家能有这样的好日子,那都是沾了小姑子的光,当嫂子的了不得多捧着点?
任何关系都是互相付出的,如果傅云瑶是那种好吃懒做的小姑子,陈翠翠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态度对待她。
傅云瑶在家吃过早饭,便先出来院子透了口气。
城里有城里的好,但是乡下有乡下的好。
傅云瑶站在院子里,觉得乡下的空气很清新。
农家小院,更有一种静谧,让人放松的感觉。
傅云瑶觉得,若是等自己年纪大了,不用拼着事业了,回农村养老也是很舒适的。
“小妹,我们先去二叔公家那边了,你是在家休息会儿,还是跟着我们一道过去?”
陈翠翠在走之前,和傅云瑶打了一声招呼,询问了一句。
见嫂子问了起来,傅云瑶便道,“大嫂,那我跟着一起过去吧。”
“好。”
傅云瑶跟着家里人一道,去了二叔公家。
和傅云瑶之前的记忆中不一样,现在东林村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之前整个村子人都靠着农业收入,每年能挣到的钱有限。
但是自从东林村发展了养殖业,加上和风华食品厂对接合作,现在村民们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人家便选择盖砖瓦房。
以前东林村基本上都是土坯房,现在基本上家家都盖起来了砖瓦房。
对比土坯房,砖瓦房自然看上去更加的气派,住起来也更加的舒服。
看到东林村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熟悉的村民们如今都过上了更加好的生活,傅云瑶也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的。
作为在东林村长大的人,自然盼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二叔公家和其他的村民家一样,也盖上了气派的砖瓦房。
现在东林村的人均收入都不低,也正因为如此,在附近这一片都十分有名。
现在村子里的男娃娃娶媳妇儿很轻松,女娃娃嫁人也有很大的优势。
之前东林村的女娃娃可能嫁人只能嫁给条件差不多的乡下人,但是现在却能嫁给条件更好的城里人。
以往城里的人可是不屑于娶乡下姑娘的,如今他们东林村和其他的村子不一样。
家家户户有钱了,给女娃娃出陪嫁也多了起来,自然让家里的她们嫁的更好。
就说二叔公家的这个孙女,这次嫁的对象是县城里的一户人家。
若不是现在东林村富起来了,这样的好事儿以前谁敢想啊?农村的女娃娃想要嫁到城里,那绝对是走了狗屎运。
要不是如此,傅云瑶当初嫁给沈知远也不会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傅云瑶过去时,二叔公家因为办喜事儿,非常的热闹,院子里人来人往,有不少过来参加婚礼的宾客。
因为家里的条件好了,村子里人办喜事儿也比之前阔绰了不少。
二叔公家的院子里放着好几张桌子,桌子上面摆放着瓜子花生糖果,过来的宾客们可以坐下来慢慢吃。
此时,二叔公家院子里办事儿办的火热的时候,傅云瑶的到场很快成了瞩目的焦点。
“云瑶丫头来了!”
人群众中,也不知道谁先说了句。
傅云瑶见喧闹的人群声音陡然小了些,大家伙儿的视线都朝着她这边投了过来。
得亏傅云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她,她的事业做得成功,成了知名人物后,不管上哪儿都容易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