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安,你怎么不夸我好看?”苏曼华自从嫁给唐敬安,变得愈发柔和,这种黏糊糊的话放在以前她想都不会想到,更别提说出口。
唐敬安放下手里的东西,把手洗净擦干才转身和她相拥,“曼华,你真好看。”
苏曼华弯弯眉眼,“你一点不诚心!”
唐敬安跟着扬唇,低头在苏曼华额边蹭蹭,“那要怎样才有诚心?”
苏曼华抬手缠住他的脖子,鲜艳饱满的唇漾开一个弧度,仰头都吻了上去。
一个多月没亲密,厨房里温度随着愈发激烈的唇齿交融不断升高,最后还是唐敬安看某人都要喘不过气来了还舍不得离开把她生拉开的。
苏曼华刚涂的口红晕在俩人唇周,气氛无比色糜。
唐敬安手紧紧掐住苏曼华的腰,不让她再凑上来,他在苏曼华耳垂上重重咬了一口,声音里满是克制和燥意,“曼华,你再这样,一会儿走不了了。”
苏曼华小口喘着气,唐敬安的脸本就带了些凶意,微皱的眉、唇边印上去的口红。
声音低沉,体温攀升,身上的肥皂味儿都带着水汽,那双眼睛带着些不可言说的阴鸷,直直盯着苏曼华,整个人看着欲得不行。
苏曼华见他这样,腿脚软得不行,两人几乎是唇磨着唇说话,“唐敬安...我好想你...”
清新的冷香随着燥热的气氛变得有些暧昧,直直送入唐敬安的鼻息间,他微微往后撤了撤,伸出手指狠狠擦去苏曼华已经弄花的唇妆。
饱满的唇被他的手指蹂躏,唐敬安的眸色更深沉了些。
外头响起孩子们的催促声,苏曼华出来的时候,腿酥麻得差点没摔一跤。
她有些不敢回头,撩拨的是她,大胆的却是唐敬安...
她估计很长一段时间没法直视厨房了。
曼华饭桌廖杏一直都在整理着,她不比几个老师轻松,每个学生补课前都会进行摸底考试。
补课中途还会再针对补课内容考一次,补完课又会再考一次。
而这些数据,是要交给家长的。
这种新颖的模式,比学校里的老师不知道贴心了多少倍。
曼华饭桌的学生就没流失过,反而开学又多了十来个慕名而来的学生。
杨老师的英文课显然成果也不差,苏曼华细细看了廖杏整理的文件。
“咱们曼华饭桌卧虎藏龙啊!”
廖杏笑笑,“咱们这儿的老师又不是死工资,学生考得好就拿得多,他们当然上心。”
苏曼华点点头,“杨姨下课没?我找她聊聊。”
“这会儿估计在办公室。”
六十多的老太太坐在办公桌前,两月不见,风采不减。
“杨老师。”
“哟,小苏校长回来了?出月子了?”
苏曼华笑眯眯的,“可不嘛,今天第一天,这就迫不及待地下来找您来了。”
杨素娥放下杯子,“你起先找我来,也是顶你怀孕不能上课的位置,现在是不是该我走了?”
老太太笑眯眯的,没有一点不虞。
苏曼华连忙摇头,“您可别!您这样的老师,打着灯笼都难找,我来就是和您商量这事儿的!
杨姨,我看了学生成绩,您上课,那是这个。”苏曼华竖起大拇指。
“可据我所知,你没有开英语班的打算啊,现在的英语课都是公益教学,一个人完全能上下来,你把我留下来,俩人一起上公益课?小苏校长,怕是要赔不少钱哦。”
苏曼华拉住她,“可不就是要说这事儿吗?杨老师,杨姨,您愿意留在曼华饭桌收英语班课的学生吗?
公益教学我来负责,我没资质,也没法做营利性教学。
您有资质呀!上课又上得好,您留在曼华饭桌,咱俩一起把英语这门学科攒起来!”
杨素娥却不看好,“有公益课不上,花钱补?你这曼华饭桌可是拿提成的,我怕不会一分不挣吧?”
苏曼华拉住她,“怎么会?”她把包里的纸张拿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她的计划。
这段时间廖姐虽然上去的少,但是该她看的数据是全给冯老师带上去了的。
“你瞧,曼华饭桌的英语,就不做冯老师那种班课了。
有公益课,估计没人会花钱报班课,杨老师,您主接一对一!”
杨素娥皱眉,“一对一?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压力不小。”
“其实和家教没区别,不过就是主场换在我们这儿,沿海那边早就开始了。
还有一对二一对三,收益不比班课差多少,老师却能轻松很多,学生成绩也是提升最快的!”
杨素娥温和地看着苏曼华,“那收费呢?还有我的酬劳。”
苏曼华重新坐下来,把自己写了许久的本子递过去,“杨老师可以看看,有些乱您别介意,敲定收费方案了我再打印出来。”
杨素娥拿起本子。
“我已经找了其他人问过,一对一补习,在沿海城市和一线城市,英语科目已经高达五块钱一个小时。如果是请的外教,还不止。
二三线也在三块、四块左右,具体视老师的能力和学生收获来定。
杨老师,咱既然要走这路,我的要求是有些严格的,学生花钱一对一补课,就不能只像班课一样,摸个大概就行。
这个钱,必须让学生家长花得心甘情愿。
因为您有留苏经历,丈夫也是美国人,有很多年的外语环境,所以价格我咨询了多方以后,暂定三块钱一个小时。
抽成制,底工资十块,管您吃住,补课费三七分。”
杨素娥皱眉,“十块的底工资,加九毛的三成补课费?”
苏曼华笑笑,“您想哪去了?是曼华饭桌抽三成,您拿七成。”
杨素娥愣住,随即笑笑,“王常青说得没错。”
她确实是个有大爱的人。
苏曼华也笑,对于杨老师这样的人才,外头招揽的机构多了去,也就是边城落后,没有这种意识,她曼华饭桌一家独大才让她捡了便宜。
况且,现在英文老师的稀缺程度简直无法想象。
杨老师这样的有出国经历的、教师执业执业资格的,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 ?别的都没精神,写点带颜色的最来劲儿,写得眼冒精光,写得吱呀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