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起初杨复胜还强撑着体面,想着“同族情谊不能丢”,甚至暗忖:说不定这里头就有命定的红颜,既能帮他打理家事,又能解闷。
可当第一个女人红着脸递上绣歪了的荷包,第二个抱着孩子往他跟前凑,第三个拉着他的袖子说“兄长家里没米了”时,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哪是红袖添香,分明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嘴,正一张一合地啃他的家底。
他开始夜里睡不着,听着东厢房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女人们低声的争执声,翻个身能摸到枕头下那本被翻卷了角的账本——上面的花销一天比一天刺眼。
招募私兵?别说买刀枪,就连给庄子里的家丁发月钱都得捏着铜板算半天。囤粮置地?如今能让灶房顿顿粗粮管饱就算烧高香了。
就在杨复胜的存款即将见底之际,杨德远犹如救星一般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杨德远满脸笑容地对杨复胜说道:“贤弟啊,你在禁军里任职的事情已经圆满解决啦!”
杨复胜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喜出望外地追问:“大哥,那你给我安排了个什么职务啊?是七品的还是八品的?”
杨德远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给你补了个禁军殿前司宫外巡卫小队长的职位,另外还兼任禁军都教头。
不过呢,这个职位的品级不高,只有从九品而已。”
杨复胜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大半,露出了些许失望的神色。杨德远见此情形,连忙拍了拍杨复胜的肩膀,安慰道:“老弟,你别担心嘛!
我现在可是步步高升呢,等过段时间,我稍微提拔你一下,让你当个将军什么的,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明天你就先来任职吧。”
有了杨德远的这番话,杨复胜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毕竟,有了这个职务,再加上庄子的产出,他终于可以勉强达到收支平衡,养活那些从南方逃过来的女眷了。
而且,这些女眷们也觉得总是吃别人的不太合适,于是她们也开始动手绣些东西,希望能够为家庭增加一些收入。
毕竟杨复胜只给她们饭菜和发点布匹,压根不给钱,自己卖点女红好歹不至于手里面没有钱。
见这些女眷愿意自食其力干副业,杨复胜和杨德高掏出来仅剩下来的积蓄,咬咬牙在城里面盘下来一间面积不大的铺子用来卖农副产品和这些女眷的纺织品。
由于杨复胜获得了官职,家中又拥有庄子,因此许多人见到他时都会恭敬地尊称一声“杨大官人”。
在不少人的眼中,杨复胜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他不仅在城外拥有大片土地,在城里还有商铺,同时身上还背负着官职,更不用说他的族兄还是个大官。
这样的身份地位,让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他视为地地道道的地主士绅老爷。
按照常理推断,像杨复胜这样的人物,理应每天都过着奢华的生活,享受着山珍海味。不说每餐都是大鱼大肉,至少也应该是天天细粮不断吧。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杨复胜的生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滋润。
尽管他中午在禁军食堂能吃到一顿还算不错的饭菜,那或许是一天中唯一能稍微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但剩下的两餐却异常朴素。
他的主食不过是糙米饭,一颗颗糙米显得粗糙而干涩,难以下咽。
配菜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菜汤而已汤里零星地飘着几片菜叶,几乎看不到什么油水。
甚至,偶尔能吃上一顿“皇帝老子不及吾”的咸菜滚豆腐,对他来说都已经算是改善生活了。
只能说地主家也没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