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民的这个想法很具有普遍性。
程乔曾经看过资料,这个时代的广交会属于严格限制时期。
由专门成立的国有核心外贸公司主导,所有有资格参与的人员全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
普通人与广交会能沾上边的参与感,就是看洋人,看汽车。
程乔一点兴趣都没有。
倒是白清婉对她的拒绝颇有些遗憾。
程乔不由得仔细回忆了一下原文中白清婉的人生轨迹。
虽然原文里没有着重提及,但从一些蛛丝马迹中还是能推断出来。
这时候的她还在南县叶家,她是在高考前一年才重回京都的。
之后也是通过选拔成为外贸公司的工作人员,进入八零年代之后,才慢慢参与进去,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佬。
现在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重新回到原本的轨道上去。
不过,这都还是将来的事情,现在操心还为时尚早。
程乔现在需要操心的是被她收到了游戏世界里的那条大黄唇鱼。
必须尽快找到买主!
晚上回到单独的房间,她就径直回到了游戏世界。
可惜一连数天,都没能在申请加好友的对象中挑选到合适的人选。
程乔后来又去了两次王家湾,可惜都没能再有什么收获。
紧接着就到了五月初,渔业大队每天的渔获都必须上交到供销社,要完成每个月的生产任务,就更没有指望了。
她只得老老实实呆在部队的家属小院里,打着照顾张代民的旗号,成天在家属院里吃瓜聊天。
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程乔就已经跟院里的家属们打成了一片。
她每天跟幸运豆子都有交易,除了必须给的积分,还蹭了人家不少的食材。
鸡、鸭、鱼、肉、蛋管够的情况下,好一通填鸭似的投喂,张代民的身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比一天有起色。
他怕自己每天这么安逸的养着,会变成大胖子,已经开始做康复训练了。
程乔的日子就越发悠闲。
每天一早吃过早饭,就有隔壁的老嫂子来喊她,一起去王团长家住的筒子楼下看戏。
“代民娘,开唠了,快点快点,晚了没位置了呢!”
老嫂子是北方人,她的嗓门跟她的性格一样,是个敞亮人儿。
站在自家门口吆喝一嗓子,都像是在耳边炸开一样。
“娘快去吧,碗筷我来收拾,别让郑大娘等急了。”
白清婉忙放了手里的书,笑呵呵的过来洗碗。
张代民不在家,她也闲下来了。
跟程乔每天走东窜西不一样,她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几本外文书,成天不离手的抱着啃。
程乔虽然也是本科毕业生,英语过了六级的,但毕业多年未再碰,早忘得七七八八了。
况且她找回来的这几本连个插图都没有,全是密密麻麻的蝌蚪文,看得人眼晕。
再说她一个文盲老太太看得懂英文这合理吗?
“来了来了。”
程乔回屋揣了瓜子就着急忙慌的往外跑。
“猜猜今天会是啥子情况?”郑嫂子一看到程乔就冲她眨了眨眼。
“还能是啥,王团长他娘指桑骂槐呗。”
是的,李翠翠到部队没两天,王团长的娘也追过来了。
老太太是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主儿,一来就揭了李翠翠温良娴淑的外皮,将她自我标榜的好继母骂得一文不值。
一开始李翠翠还捏着鼻子忍着,等自家男人回来了就告状。
可几次三番的车轱辘话说下来,婆媳双方又都不是省油的灯,王团长也调停得有些烦了。
李翠翠吃了好几次亏,也不再装了,婆媳两个天天在家里针尖对麦芒。
都成了家属院里的一景了。
他们家所在的筒子楼楼下摆了一溜儿的砖头脑儿石头墩子。
日常吃瓜聊天两不误,这里都成了家属院扎堆聚集的地方。
“代民娘,要我说婆媳关系处的好的,咱们家属了院里也就你们娘俩了。”郑大嫂边走边给程乔竖了一个大拇指。
满心满眼都是艳羡。
“还行,主要是我儿媳妇通情达理。”
刘倩的事闹得家属院里也着实议论了一阵,程乔现在逮着机会就夸白清婉几句,力争给白清婉树立一个好形象。
再说人家也确实不错。
程乔看她比看张代民顺眼多了。
也就是现在物资贫乏,要是在后世,她高低得跟白清婉处成一起逛街喝奶茶一起吐槽老板聊八卦的好姐妹。
程乔毫不吝啬的掏了几把瓜子分享给郑大嫂,两人一边拉着家常一边走。
这回还没走到楼下,远远的就见楼下围了一堆人。
“咦,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开场了?”
郑大嫂满脸疑惑,拉了程乔紧走几步,生怕错过了精彩的部分。
“婶儿,这边!”
还未靠近就有相熟的军嫂冲她们俩打招呼。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王团长也出问题了!”
不等程乔她们开口询问怎么回事,立马就有热心人过来科普。
然后两人就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今天的婆媳大战加入了新的战力,王团长也下场了!
“到底是啥事?王团长忍不了他娘,还是忍不了他媳妇了?”
郑嫂子听得一脸好奇。
“猜猜?估计你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先前拉她们过来的那个军嫂憋得满脸通红,都没想好要怎么开头,却被另外的人抢了话头去。
“我说了跟她没关系,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怎么就不信我呢?”
得,不用猜了。
正主开腔了。
大家忙竖起了耳朵,听楼上王团长犹如困兽的咆哮。
“你说没关系就没有关系了?那为什么她不找别人帮忙就找你?”
这是李翠翠的声音。
这回她用的不再是那听得人牙酸的夹子音,终于恢复到了程乔与她初见时的高亢彪悍。
“这才对嘛,李翠翠那么大的块头,声音就该是这样才配!”
郑大嫂兴奋的捅了捅程乔,两人相视一笑。
恨不得拿出放大镜,将吵架的内容誊写在纸上仔细琢磨。
旁边的人好奇的问:“重点不应该是关心那个需要帮忙的‘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