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华的提问,李博士推了推挂在胸前的工牌,从随身的笔记本电脑里调出一份满是数据图表的ppt,语气中带着科研人特有的严谨与兴奋:“张总,经过团队近两个月的攻坚,两个核心技术方向都有了实质性进展。先说说场能驱动理论——我们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的联合研究小组,在上周的低温实验室测试中,发现了一种‘梯度场能调控机制’,通过改变场能传播的密度梯度,能让星际探测器的动力转化效率提升18%,这意味着未来探测器在深空航行时,续航里程能多覆盖3个天文单位。”
他伸出手指,轻轻地在屏幕上的仿真动画上滑动着,仿佛在触摸着一个真实存在的物体。随着手指的移动,画面中的线条和色彩也随之流动,展示出各种复杂的结构和动态效果。
然而,他的话语却突然一转,将话题引向了落地挑战:“但是,要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可用的动力模块,我们还面临着两道难关。首先,我们需要在极其恶劣的-173c超低温环境下进行超过200次的稳定性实验,以验证这种机制在深空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低温条件对材料和设备的要求都非常高。”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次,核心调控元件的精度必须达到纳米级别。这意味着我们现有的加工设备还需要进行改造,以满足如此高精度的要求。据我估计,完成这两项工作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
话音未落,李博士迅速切换到了另一页ppt,屏幕上的画面顿时发生了变化。他的脸上浮现出更加明显的笑容,似乎有什么好消息要宣布。
使用这种新材料之后,产品的续航时间能够延长至令人惊叹的 19 个小时!目前,该材料已经被送往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在接受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包括高低温循环以及短路防护等项目。如果所有测试都能顺利通过,那么下个月我们就能够拿到适配现有产品的储能模块样品,而到了三季度,这些样品将可以大规模应用于中低端产品的升级换代。
张华在听取了相关汇报后,抬起手来,在会议桌上轻轻地敲了两下,然后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他的视线停留在李博身上,说道:“李博,你们研发团队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突破这两个关键技术点,实在是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所有人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张华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补充道:“不过,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还有两件事情需要我们重点关注。首先,实验数据必须要实时同步给知识产权部,而且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测试,都要及时申请相应的专利。尤其是像场能调控机制这样的核心理论,更是要做好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工作,确保我们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的保护。其次,如果在纳米级加工设备方面存在缺口,你们可以直接向采购部提出需求,我们会优先保障研发工作的投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解决完研发端的问题后,张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他迅速将注意力转向坐在另一侧的周总监。张华的目光坚定而锐利,透露出对资金保障问题的关切和急切。
他的语气明确而直接,没有丝毫含糊:“周总,现在市场拓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攻关也不能中断资金供应。那么,关于资金保障这一块,你这边是如何规划的呢?”
周总监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资金报表,然后轻轻地将其推到会议桌的中央。报表上的数据密密麻麻,但周总监显然对这些数字了如指掌。
他有条不紊地开始逐条解释道:“张总,关于资金支持,我们做了详细的规划,分为两块准备。首先是国际市场方面,我们预留了 2800 万的专项资金。其中,1200 万将用于与欧洲和亚洲代理商的渠道建设,这对于打开国际市场至关重要。另外 800 万则投入到产品推广和认证方面,包括德国 tuV 认证以及新加坡本地化改造等费用都已经包含在内。最后,剩下的 800 万作为应急资金,以应对当地竞争对手可能发起的价格战等突发情况。”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研发投入上,场能驱动和量子能源两个项目,今年的预算已经批了1500万,目前只花了400万,后续实验和设备改造的资金完全够。但问题是,明年市场要往美洲拓展,研发还要启动星际通讯模块的预研,资金需求会比今年多30%。所以我们也在找新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正在跟红杉、高瓴两家投行谈b轮融资,目前估值已经初步谈拢,预计能融到3个亿;另一方面,董事会也在评估上市的可能性,券商已经找好了,正在做财务梳理,要是进展顺利,明年q3有望在科创板挂牌,到时候能一次性解决未来3年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