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从金字塔大门进入金字塔,感觉到奇怪。他第一次见到金字塔时没有看到门口,甚至都认为这么个庞然大物不应该有门。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安装个门做什么?等着盗墓贼盗墓吗?这在常理上是不允许的,也没有一个人会希望死后墓被盗。
违反常理的事就这样发生了,不光发生他还要堂而皇之的进入陵墓,潜水艇停在进门后的大厅里。大厅灯火通明,被刘置见缝插针的安满了电灯。把地面,墙壁上一个个奇怪的几何图形照的清清楚楚,这些图形不是乱画的,尺寸非常标准,胡天用几何工具都画不好。它们的边是金色的,像似有某种金属镶嵌在里面。看上去非常震撼,也让人感觉到神秘。还别说埃及这个民族真充满了想象力,法老统治时期肯定出过不少艺术家。
胡天看了看潜水艇外面,只有空空的前厅和一条不知道延伸到哪去的甬道,却不见刘霜和菜花。
“她们两个去哪了?是不是去实验室了?”胡天很不放心的心。
“我只是告诉她们元贞大师找到了实验室,她们就手拉手跑到甬道里去了,也不知道去哪了。我还嘱咐她们要注意安全呢。”
胡天承认元贞综合能力超人,尤其是胆识和学识更高过常人不是一点半点。可是他没有超能力,金字塔内除了石砖就是几何图案,连个窗户都没有,上哪来的实验室?元贞什么时候也学会胡说了。
“你的意思是她们已经进到实验室里了?”
“不然怎么还不见她们呢?肯定是去实验室了。”
雨果伸着脖子从圆型的玻璃往甬道里看,好像实验室在里面。胡天被他吸引也往甬道中看,甬道宽度能供四个人半排通过,高约四米,四壁,地板也刻满几何图案,同样也装满电灯照的很亮。但甬道过长,在光线极好的情况下也一眼望不到头。刘霜和菜花进到里面去很可能会迷路。胡天着急起来,伸手去推上翻的舱门,潜水艇是可以两栖使用的,他们进到金字塔里已经没有水了,胡天光顾着好奇环境,着急刘霜,把金字塔不进水最可疑的地方都忘了,现在才想起来金字塔没有水的事。
“这里怎么干的?金字塔在海底,还有扇门可以出入,怎么会一点水没进?”
“元贞大师刚到这时就发现了,你怎么变迟钝了?刚看到?”
关心则乱,胡天算体会到了。这么明显的事他刚发现。
“不讨论这个了,你告诉我刘霜她们两个呢?”胡天说着,刘霜两个人从甬道中现出身影,他连忙去推舱门,怎么推也推不动。他看过舱门是外翻的,怎么会咬合的这么紧。他又加把力气,舱门还是不动。“你快点把门打开。”胡天只好向雨果求救。
雨果在操控台上一顿按,舱门“啪”一声缓缓打开了。声音里能听出电路开合,液压一类的东西。不过探讨它什么原理不重要了,胡天双手一撑跳出舱门。他跳到地上还有些晕头转向,在地上转了几圈,才定位到甬道的方向。刘霜两个人已经出了甬道,看见他就笑。
“怎么晕船了吗?”刘霜问。
胡天不会承认他在关心她们,“换了新环境,有点找不着北。”胡天也不是在说假话,有时候坐火车到了站确实有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走的情况。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这样。他顿了顿,方向感又充实了些,急着问:“实验室呢?你们找到了吗?”
“实验室,我想你不用找了。元贞大师说我们在主环形隧道里面。”
胡天听的一愣,马上叫道,“什么隧道,你再说一遍?”
“主环形隧道。”菜花又说了一遍。
听到这五个字,胡天真傻掉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也就元贞敢想。粒子对撞机名字叫粒子对撞机,实际上是一个微观世界的时光机。它是由粒子源到直线加速器,再经过增强器,主环形隧道,然后在对撞点聚焦对撞,之后探测器记录,最后数据分析。这是粒子加速的过程,也是对撞机的结构。主环型隧道是对撞机最庞大的部分。通常是一个深埋地下数十米、周长可达数十公里的巨大环形隧道,像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周长是27公里。被增强器加速后的高能粒子束最终被注入到这个主环中。两束粒子,一束顺时针,一束逆时针,在主环中沿着真空管道被持续加速并循环运动。
元贞说金字塔是主环型隧道,他在开什么玩笑?金字塔是古人建造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对撞机,就算能建造出来,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能源供应。刘置想撑起一能粒子对撞机都得建一座电场,古代也就能点堆火取取暖,连火力发电都实现不了,上哪搞对撞机?
“不可能,我们不可能在主环隧道里。”
“能不能的。”雨果爬回驾驶舱,“也得等元贞大师过来再说,我去接他过来。”
雨果开走了潜水艇,胡天鼻子都要气歪了。他现在对雨果完全的信服,还拿他当权威,他说的话连逻辑上都不通也不过脑子想想。现在唯一能解惑的人也走了,胡天也只能在金字塔里等了。
“你们刚才在甬道里都看到了什么?”胡天倚着石砖墙坐下来。
“往里走五百米不到,出现了几十个通道。我们怕迷路,没敢往里面走就回来了。”刘霜说。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坟墓怕被盗修建迷宫是很常见的,这倒没什么奇怪。只是元贞说金字塔是主环型隧道,这有些说不过去了吧。胡天虽然没见过主环型隧道,但感觉应该是一条没有岔路口的通道,有可能还是一个环型,怎么可能有几十个路口?胡天找到了元贞推断的漏洞,有些小小的激动。
“我看这就是个陵墓,只是为什么修到地底,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胡天说着又看到了石砖上的几何图形,图形太过规整,都是对称的。把一个双线菱形中心画条线,两边的面积肯定一样。这些图型看着非常眼熟,胡天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他对图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伸手去摸地板一个长方型。手指刚一碰到,他触电一样缩了回来。地板上的图形线条很不对劲,不是刻在石砖上的。而像似是金属镶嵌上的。入手冰凉光滑。金属的锻造技术显然不属于古代。“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古代人会往陵墓里刻画图腾,这个显然不是。”
“我们也看了很久,只感觉眼熟,但是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菜花说。
“这种金属我们很常见,你们仔细想想在哪见过。”元贞洪亮的声音传过来,潜水艇已经回来了。
他的意思是用现代的什么东西比较,怪不得胡天会感觉眼熟。他死盯着地板上的图案,越看越眼熟,看着看着他的脑袋“砰”一声炸了,惊叫道:“电路板?这不可能。”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图形是电路,他们应该在对撞机里面。金字塔这么大的对撞机,现代科技都做不到,连大型机械都没有的古代更不可能,总不能靠人手堆起来个对撞机吧?
“对,你说的没错,就是电路板。我们在对撞机的内部。”
元贞的话差点没把胡天雷个跟头,他不去写科幻小说都埋没人才了,他要写肯定会是“雨果奖”得主。
“就没有人建过这么的对撞机,把陵墓造成对撞机更不可能。”
“你太低估古人的智慧了,不说科技,只说建造水平已经超过现代了。要不你把这么精美绝伦的金字塔再复制一个?”
胡天这点承认,现代的建筑水平确实很多地方不如古代。就拿建筑材料来说。现代建筑大量使用混凝土,一旦拆除,产生的是难以回收的建筑垃圾。而古建筑则展现了完美的“循环经济”模式。所有构件都是预制化和标准化的,通过榫卯连接,无需一颗钉子。这意味着整座建筑可以被完整地拆卸、编号、搬迁,并在异地原样重建。建筑材料(木材、瓦片)也可以几乎100%回收再利用。这种对资源的极致尊重和“可逆性”设计,是现代建筑正在追求但难以实现的梦想。
还有建筑结构,古代是斗拱,榫卯结构。古建筑的核心是“墙倒屋不塌”。房屋的重量由木构架,柱、梁、枋、斗拱承担,墙体只起隔断作用。这不仅是结构思想的先进性,更带来了巨大的抗震优势。
就像西城应县木塔,这座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历经千年风雨和多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其奥秘就在于由斗拱和榫卯组成的柔性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减震器,能有效消解地震能量。许多现代刚性建筑在地震中因无法变形而断裂倒塌,而木塔的榫卯节点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晃动并自我复位。这种“以柔克刚”的智慧,至今仍是工程学界研究的课题。
胡天想到这些看着地面上的几何图形逐渐严肃起来,眼前的金字塔在地下海之下,就是放在现代建造起来也不容易,更何况生产力低下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