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唯有草丛中偶尔传来几声虫鸣。
确认赵灵青呼吸均匀,已沉入甜甜的梦乡后,白薇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
她轻轻起身,替小徒弟掖好被角,身形如一道淡薄的青烟,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窗外浓重的夜色里。
下一刻,她的身影已悄然立于山下那座静谧的山灵娘娘庙内。
皎洁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将那座鎏金神像笼罩在一层圣洁的光晕中。
殿内空无一人,只有长明灯的火焰不安分地跳动着,将她颀长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白薇缓步行走在冰冷的地面上。她的神识细致地感知着庙宇的每一寸土地。
最终,她在庙里后院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停下脚步。
此处地气平和,与信仰之力共鸣最为和谐。
“便是此处了。”她心中默念。
只见她指尖轻弹,指尖凝聚起一点灵光,轻轻朝地面一点。
那坚硬的青石板地面开始向内凹陷,消失,露出下方潮湿的泥土,继而泥土岩石自行向四周排开。
不过片刻功夫,一个深达数丈,口窄腹圆的石坑便悄然形成,坑壁光滑如镜。
接着,白薇心念微动,沟通体内青灵境。
她白皙的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轨迹,一丝细流,清澈无比,散发着浓郁生机和淡淡白雾,自虚空之中蜿蜒而出,精准地落入那石坑之中。
泉水叮咚作响,在寂静的庙宇中显得格外清晰,很快便将石坑注满,形成一口灵气逼人的泉眼,水面倒映着月光和长明灯的火光,粼粼微动。
泉水注满后,白薇神色不变,双手迅速掐动法诀,十指翻飞间,一道道淡金色符文被打入泉眼四周的虚空,迅速隐没不见。
一企阵法瞬间成型,将泉眼温和地笼罩起来。
做完这些,她目光扫过角落,一块略显普通的青石落入眼中。
她隔空一抓,青石便飞至手中。
指尖灵力像锋利的刻刀,石屑簌簌而下,一行行清晰而蕴含道韵的字迹便出现在石面上:
灵泉之水,慈航普济。
每日每人,仅可取一小碗,需兑清水使用。
每日泉眼仅出十碗之量,取完即止。
此水只可用于祛病疗疾,心怀至诚。
严禁买卖牟利,违者永绝此缘。
——山灵娘娘示
石碑被轻轻立在泉眼旁,字迹在月光下仿佛流淌着微光。
白薇最后看了一眼那汩汩涌动的灵泉,以及那块守护规则的石碑。
随后身形渐渐变淡,消失在庙宇之中。
翌日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镇上年迈的赵瑞的儿媳妇,新一代的赵大娘便挎着香篮,第一个来到了山灵娘娘庙。
她推开虚掩的庙门,习惯性地要先给长明灯添些油,却忽然吸了吸鼻子,停下脚步。
“咦?什么声音?庙里哪来的水声……”
她喃喃自语,只觉得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钻入鼻尖,连往日清晨起来总是昏沉的脑袋都清醒了不少。
她循着那诱人的气息,颤巍巍地绕到神像后方,随即猛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香篮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是……”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口原本绝不存在的小泉眼,泉水清澈见底,仿佛最上等的玉石,丝丝白雾从中升腾而起。
那泉眼旁边还立着一块青石,上面刻着字。
赵大娘不识字,但那慈航普济、祛病疗疾几个模模糊糊能猜出意思的字眼,以及落款的山灵娘娘四个字,让她心头狂跳。
一个大胆的念头涌入脑海:“难道是……山灵娘娘显灵了?”
她想起自己多年来的风湿痛和老寒腿,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敬畏。
她左右看看,庙里还空无一人。
犹豫再三,她最终还是抵不住那泉水的诱惑,小心翼翼地蹲下身,用布满皱纹的手,小心地捧起一点点泉水。
泉水冰凉,却又不带寒意。
她将水凑近嘴边,轻轻啜了一小口。
“唔!”赵大娘猛地捂住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那泉水清甜无比,入口瞬间仿佛化开了似的,变成一股温和的暖流,迅速从喉咙滑入胃中,继而蔓延向四肢百骸。
她感觉就像泡在温煦的阳光下,多年来每逢阴雨天就折磨得她夜不能寐的关节酸痛,竟然在这一刻减轻了大半。
“神水,真是神水啊,山灵娘娘显灵了,显灵了!”赵大娘激动得老泪纵横,扑通一声就朝着神像跪了下去,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
她连忙拿出篮子里自己喝水的粗陶碗,依照自己猜想的“一小碗”的意思。
小心翼翼无比恭敬地舀了满满一碗泉水,像捧着绝世珍宝一样,用布仔细盖好碗口,搂在怀里。
她连香都忘了烧,几乎是踉跄着跑出庙门,逢人便拉住,激动得语无伦次:“显灵了,山灵娘娘显灵了,山灵娘娘赐下神水。
我喝了一口……我的腿,我的腿不疼了,真的,就在庙里后面。”
起初,早起的镇民们看着激动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的赵大娘,都以为是这老婆子魔怔了。
“赵大娘,您老慢点说,什么神水?”
“是不是没睡醒啊?”
“赵大娘你莫是糊涂了,那山灵娘娘庙我们又不是没去过。”
也有几个见知道赵大娘有腿疾的,见赵大娘现在健步如飞,也相信了赵大娘,纷纷回家去拿碗。
赵大娘将神水送回家后不由分说,拉着几个相熟的老姐妹就往庙里走。
当她们亲眼看到那口氤氲着灵气的泉眼,感受到那非凡的气息,再想到赵大娘那几乎挺直了腰板,走路带风的样子,由不得她们不信了。
“山灵娘娘显灵,赐下治病神泉”的消息,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镇子。
庙宇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人们怀着好奇、敬畏、期盼,纷纷前来查看取水。
大多数人都心怀虔诚,依照那的碑文规矩,只取一小碗,回去兑水给家中病患饮用,果然多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