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毓馨公主这几个月执政以来效果极好,且无论朝上还是民间皆有口皆碑,众臣如今说法日趋一致,都认为毓馨公主有继承大统之姿态。
故而连日来,奏请显庆帝立毓馨公主为太子的奏折越来越多,这是超乎毓馨公主预料的,也是让她头疼的。
毓馨公主看着满桌要求立太子的奏折,不禁叹起了气。这些折子像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堆满了她的案头。言辞恭敬,字字句句却都在逼显庆帝表态。
毓馨公主于奏本中挑了几份,召见了起奏的官员并予以垂问。
“本宫如今方任监国数月,此时言立太子,是否操之过急、不甚妥当?”她缓声问道。
“殿下此言差矣!”刘尚书率先出列,须发皆颤,“国本不立,则朝局不稳。显庆帝脉虽尚有三位皇子,但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且长子已逝、二子离朝、三子无心政务,臣等恳请皇上早定储君,是想安天下之心啊!”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看来,他们铁了心要立太子了。但此事却并非毓馨公主所愿。
不错,她是有继承大统之心,也具备这个能力,但先太子死于她的强弩之下,当初胆战心惊的一幕仍在脑海中夜夜浮现,这让她如何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太子之位,后世若知又该如何评价她?
眼下她想做的便是尽心尽力辅佐显庆帝,治理出一片盛世光景来,不辜负父皇一片苦心、不枉对列祖列宗。
可这些朝臣似乎总与她作对一般,说着这世上最斯文的伦理道德,干的却是最让人不痛快的事儿。
毓馨公主思忖片刻道:“本宫虽为监国,但此事本宫并无决定之权。诸位若对此事有想法,可将奏折转至父皇处,本宫今日悉数退给你们。”
刘尚书与几位大人有些不知所措,原本他们这么写上来是想表个态,顺带着讨好监国,却不想人家根本不领情,还支去了显庆帝那里。
刘尚书上前,仗义执言道:“殿下,你虽监国不久,但比起那几位斗鸡走狗、求仙问道的皇子,殿下您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深得陛下信任,也受到百姓爱戴。论才论德,哪一点配不上?
我朝经历了这么多叛乱、谋反之事,如今正需要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掌控天下,管理好政务,公主若谦让不肯出任,势必让天下陷入大乱,这可如何是好啊……”
言毕,众老臣痛哭流涕起来,毓馨公主眼下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套路,无非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与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妇人无异,岂能一时心软让他们绑了去?
于是毓馨公主从座椅上下,抬手将老臣一一扶起来,又语重心长道:“本宫不是不知诸位的心思,只是有些祖制本宫逾越不得,唯有皇上才有权决定。
诸公若真为朝廷着想、为这天下着想,就应该直接向皇上请命,看他老人家如何定夺,而不是在这里为难本宫是不是?”
一席话通情达理、有理有据,反倒让这些满腹经纶的老臣无话可说。
刘尚书:“这……臣等……”
毓馨公主见刘尚书还有话要说,随即道:“刘大人,本宫敬您为师长,如今我也年轻,尚有很多不知该如何做,无甚精力再做拉扯,你别再为难我了,可好?”
毓馨公主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尚书自是没办法继续往下讲。于是抬手做揖道:“臣等惊扰了公主殿下,实则不该!这便转去紫宸殿询问皇上意思……”
自从毓馨公主当了监国,显庆帝的日子变得更加悠闲起来,很多棘手、难办、着急的政事毓馨公主都替他揽了下来,而且处理得十分妥当。
往日的紫宸殿满是奏折和大臣,眼下则多了些花花草草,看上去有生气了许多。
此时的显庆帝正在阳光底下给新栽的小花小草施肥,好不惬意。
刘尚书等老臣进殿的时候,差点没被眼前这位闲适的老者吓了一跳,他们倒是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显庆帝。
他身着淡黄色长袍,容光焕发,淡淡的笑意挂在脸上,眉头也不似从前那般紧皱。
此时的显庆帝像极了乡间某个上了年纪、家中柴米不愁的老者,心中无半点焦虑和烦躁,十分令人羡慕。
在显庆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见刘尚书等老臣进殿来面圣,赶忙上前禀告。
显庆帝闻言稍稍一顿,点头道:“都是些老熟人,让他们都进来吧!”
贴身伺候的太监将他们引到御前,显庆帝在花园一角坐了下来,示意众臣也在花园的角落里坐下来。
自从显庆帝登基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如此轻松自在地与臣下会面。
显庆帝一脸和蔼:“说吧,你们今日下了朝来朕这里做什么事?”
显庆帝心里清楚,他们一定有朝政以外的事要请示,若是朝政毓馨公主早就呈上来了,哪会等到他们自己来?
今天他们自己来了,则说明此事必定与毓馨公主有关。
这尚书:“臣等今日可以来面圣,只求皇上将毓馨公主立为储君,也好日后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护我江山永固!”
刘尚书讲完,众臣跟在尚书身后跪地请示,言辞极尽恳切。
显庆帝指尖敲着紫檀龙椅的扶手,目光扫过底下跪着的臣子,最后落在新开的一朵牡丹上,眼神中有着难以言喻的复杂。
他轻轻咳了两声,并未当即点头应允。
“众卿之意,朕已知晓。”他开口,中气不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毓馨监国,确有其才,朕心甚慰。然立太子一事…”
这“然则”二字一出,底下跪着的刘尚书等人不觉身子一顿。
“祖宗江山社稷为大,立储一事,关乎国本,岂能因轻易敲定?”显庆帝缓缓道,每一个字都在警告,“众卿以江山社稷为重,朕能理解,但此事,日后不必再议。”
如尚书等老臣皆是一惊。原本以为显庆帝会欣然接受这一提议,毕竟他在之前是如此维护毓馨公主
可为做真正到立储君一事,显庆帝却断然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