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达沉默片刻,看着素袍男子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终是叹了口气,收起折扇:“罢了,这西市,咱们争不过。”
杨骏见王柯达放弃,又看向高奇麟:“高少东家,七万五千两二次——您还要加价吗?”
高奇麟指尖捏着玉佩,指节微微泛白。他知道,西市若落入他人之手,高家在汴河码头的漕运优势会被削弱,可对方底细不明,万一继续加价到八万两以上,不仅会耗光自家的流动资金,还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权衡片刻,他终是摇了摇头:“不必了。”
杨骏心中一定,目光转向宋承业,见他依旧没有动静,便提高声音道:“七万五千两三次!”
他顿了顿,手中惊堂木轻轻拍下,“成交!恭喜这位先生,成功竞得西市商业区核心地块!请您稍后到后堂办理登记手续,缴纳定金。”
素袍男子微微颔首,转身往后堂走去,背影依旧从容,仿佛这场激烈的竞价于他而言,不过是件寻常小事。台下众人目送他离开,议论声更盛:
“这人到底是谁啊?”
“七万五千两买一块地,后续建房、铺货还要花钱,家底也太厚实了!”
……
西市商业区有了这“开门红”打底,后续南、北、东三个商业区的竞价明显顺畅了许多——高家凭借漕运优势拿下了紧邻码头仓储区的南市,王家则以六万八千两拍下了靠近朱雀大街、客流潜力大的北市,宋家虽未争到西市,却也以五万五千两收了适合做盐业分销点的东市。不到一个时辰,四大商业区便全部尘埃落定,杨骏与范质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几分满意。
可当吏员将待售的居民区图纸挂上高台,场内的气氛却瞬间冷了下来。先前争抢商业区时那般摩拳擦掌的商贾们,此刻大多靠在椅背上,或是低头与随从低语,或是端着茶盏慢条斯理地啜饮,脸上没了半分先前的兴致。
“诸位,这居民区紧邻新修的书院与医馆,街巷宽阔,排水通畅,无论是自家居住还是出租,都是上佳之选!首块地块起拍价纹银一千两,有意者可出价!”
话音落下,场内却一片寂静,连先前最活跃的几家大户都没动静。王柯达把玩着折扇,对身旁的管事低声道:“这居民区买下来作甚?我总不能自己住这么大的地方吧?再说了,就算是租出去,租金涨幅有限,哪有商业区做买卖来得快?咱们王家主营绸缎,有商铺就够了,民居不必凑这个热闹。”
宋承业也轻轻摇头,对儿子道:“咱们做盐业的,核心是商铺与仓库,民居对生意没多大助益。况且眼下刚拿下东市,银子得留着周转,没必要在民居上浪费本钱。”
高奇麟更是直接起身,对随从吩咐了句“民居拍卖不必跟进”,便带着人就要往场外走——对高家而言,商业区能与漕运、仓储联动,民居却毫无利用价值,自然提不起兴趣。
杨骏站在高台上,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早有预料——商贾逐利,商业区能直接带来经营收益,自然趋之若鹜;而居民区多是长期持有才能见利,对以短期周转、扩大生意为主的商户来说,吸引力本就有限。他清了清嗓子,对着场内高声道:“诸位,这居民区不仅适合居住,日后外城人口增多,出租收益也会稳步上涨。而且朝廷有规定,凡购入民居者,可优先申请子女入读新修书院——这般福利,可别错过了!”
杨骏见自己抛出“子女优先入书院”的福利后,场内依旧是一片冷淡,商贾们或低头盘算,或彼此闲聊,大多仍对居民区提不起兴致,便知道寻常利好已难打动这些逐利为先的商户,当下不再犹豫,声音陡然提高几分,抛出了早已备好的杀手锏:
“诸位稍等!方才忘了跟大家说一句——这片居民区地块,并非只能自用或出租。大家拿下来之后,完全可以按朝廷规划的规制建造屋舍,建成后无论是整院售卖,还是分间出售,都悉听尊便!”
这话一出,场内原本松散的气氛瞬间变了!
正准备起身离场的高奇麟脚步一顿,猛地转头看向高台,眼中闪过几分意外——他本以为民居只能长期持有收租,却没料到还能“建屋转售”,这就不是单纯的“慢钱”了,而是能快速回笼资金的买卖!
王柯达手中的折扇也停了下来,眉头微微舒展:“建屋售卖?若是外城日后人口增多,屋舍需求变大,倒也不是不能做。咱们王家虽主营绸缎,但若是能低价拿地建屋,转手卖给来汴京谋生的百姓,说不定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
宋承业也坐直了身子,对儿子宋明远低声道:“这倒是个新思路。东市商业区拿下后,周边必然会有商户、工匠迁居,民居需求肯定会涨。咱们若是拿几块地建屋,既能卖给这些人,也能为东市聚集人气,倒是一举两得。”
场内的议论声渐渐热烈起来,先前意兴阑珊的商贾们纷纷重新聚焦高台,有人开始低声询问吏员关于地块面积、建造规制的细节,有人则与随从紧急商议拿地预算。
杨骏看着场内的变化,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早料到商户们对“转售”的敏感度远高于“出租”,这招杀手锏果然管用。他抬手压了压,待场内重新安静,继续补充道:“朝廷对民居建造有明确标准,只需符合街巷宽度、排水系统等要求,剩下的户型设计、建造工期都由诸位自主安排。而且外城日后会开通直达内城的官道,交通便利,建屋售卖的客源绝不会少!”
话音刚落,台下便有人率先开口:“杨将军,那首块民居地块,我出一千二百两!”
紧接着,另一道声音紧随其后:“一千三百两!我要那块靠近书院的地!”
原本冷场的民居拍卖,竟在杨骏抛出“建屋转售”的杀手锏后,瞬间热闹起来,竞价声此起彼伏,渐渐有了几分方才商业区拍卖的火热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