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堂之上,若论起打理钱粮、统筹财政的本事,眼下暂代三司使一职的张美,说是独一档的存在,无一人能出其右。
三司职掌着盐铁专营的产销调度、全国户籍赋税的征管、国库钱粮的统筹支配,桩桩件件皆是牵动国计民生的要害要务。可张美暂代三司使以来,却将这盘此前因战事频繁、政务繁杂而变得头绪纷乱的“乱棋”,梳理得条理分明。
不过,鲜少有人知晓的:这位如今在三司任上举重若轻的官员,早年与郭荣还有一段渊源——张美最初是澶州粮料使,彼时郭荣尚在澶渊领兵镇守,军中时常面临粮草短缺的窘境。每当军需告急,郭荣便会派人向张美求取粮草,张美虽知晓擅自调拨官粮乃是逾矩之举,却感念郭荣治军严明,屡屡瞒着上司私下供粮,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只是这段旧情里,却藏着一道难以抹平的隙痕。当年郭荣曾仔细登记过张美所供粮草的数目,后来偶然发现张美在澶州任上,为了应付上司核查、也为了在各方势力间周旋,曾做过些许账目虚饰、逢迎应付的手脚。此事让向来重“刚正”的郭荣心中颇有芥蒂,虽感念张美的粮草之恩,却也因这份“作假”而对他多了几分轻视。
张美亦是心思通透之人,察觉到郭荣的态度变化后,心中又愧又涩——他知晓自己当年的权宜之计失了为官本分,也明白帝王心中对“诚信”的看重。故而后来随郭荣入朝,即便身负管钱粮的绝技,也始终敛去锋芒,在朝堂上不显山不露水,只默默做好分内之事。
杨骏亲自登门拜访,正在喝茶的张美惊得手中的茶盏险些落地,心中满是意外——杨骏如今在朝堂上何等风光?两人之前更是无甚交集,这样的人物,怎么会突然来自己这不起眼的宅第“烧冷板凳”?
张美来不及细想,忙整理了下衣袍,快步迎出门去。只见杨骏已站在院门口,身着常服,没有半分的架子,见他出来,还主动上前半步,拱手笑道:“张大人,冒昧登门,未曾提前通传,还望海涵。”
张美连忙侧身避让,双手回礼,语气里带着几分难掩的热络与谦恭:“杨都指挥使说的哪里话!您能亲自驾临,我这寒舍可是蓬荜生辉啊!快请进,屋内刚煮了新茶,正好与您细谈。”
杨骏独身随张美步入屋内,目光扫过厅堂陈设,不由暗自感慨——没有精致的雕花摆件,没有名贵的书画挂轴,案几是寻常的梨花木,椅凳上铺着磨损边角的青布垫,连墙上挂着的楹联,都是手写的“慎独”二字,透着一股朴素清雅的气息。他收回目光,对着张美笑道:“先前在朝堂上听人议论,总说三司使掌天下财赋,家中定是锦衣玉食、奢华非凡,今日一见,才知传言虚妄。没能想到张大人家中如此简单,倒比许多京官的宅院还要朴素几分。”
张美闻言,引着杨骏在椅上落座,亲手为他斟上热茶,指尖摩挲着粗陶茶杯的边缘,语气带着几分轻淡却真切的感慨:“杨都指挥使有所不知,我坐的这个位置,看似掌着钱粮大权,实则如履薄冰:上要对陛下负责,一分一厘都得算得明明白白,不能有半分差池;下要应对各州府的核查、朝臣的监督,稍有不慎便可能落人口实。至于宅邸奢华、锦衣玉食,一来无心顾及,二来也实在不敢想——手握财权却贪图享受,岂不是自寻祸端?倒不如守着这份简单,睡得安稳。”
杨骏端起茶杯浅啜一口,放下时语气已然郑重,目光望向张美:“张大人方才说的‘如履薄冰’,我深以为然——为官者守好本分、行得端正,方能长久。不过今日杨某登门,确实有一件紧要事情,想请张大人帮忙。”
张美闻言,当即放下手中茶盏,脸上的谦和笑意未减,语气却多了几分恳切:“哈哈,杨都指挥使这话可太见外了!您如今为朝堂奔波,所谋皆是为国为民之事。只要是在下能力所及,不违背律法章程,定然尽力而为,绝无推辞之理!”
见张美爽快应下,杨骏也不再绕弯子,直言道:“其实这事对张大人来说,算不上难事,反倒是您最擅长的范畴。陛下前些日子任命范相掌管开封城外扩工程,如今工程蓝图已定,却卡在了钱财上——国库要兼顾军需与各地赈灾,能拨付给外扩的款项有限,范相为此愁得连日难眠。我这里倒有个法子,既能缓解资金压力,又能让工程顺利推进,只是需要一些财力雄厚的商贾出手相助。”
他稍作停顿,见张美听得认真,便继续道:“我知晓张大人掌管三司多年,平日里与各地盐商、粮商、布商往来密切,其中不少都是家底丰厚、有实力的商户。我今日来,便是想请张大人从中牵个线,帮我引荐几位靠谱的商家——咱们一起商议个互利之法,让他们参与到外扩工程中,既解了范相的燃眉之急,他们也能从中得些实惠,算是一举两得。”
张美指尖轻叩桌面,眉头微蹙着沉思片刻——开封城外扩工程浩大,商贾参与虽能解资金之困,可若没有稳妥的章程,怕是会引来“与民争利”的非议,还可能让商户趁机哄抬造价。他抬眼看向杨骏,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哦?能让杨都指挥使这般有把握,倒要听听你的计划究竟是如何安排的。”
杨骏端起茶盏润了润喉,脸上笑意不变,将心底的盘算缓缓道来。张美起初听着,只觉得是寻常的法子,神色尚算平静;可越听到后面,眼神渐渐亮了起来;等杨骏说完整体章程,他更是忍不住坐直了身子,脸上满是惊愕!
他长舒一口气,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看向杨骏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真切的佩服:“世人都说杨都指挥使不仅能带兵打仗,还有理财之能,从前我虽听闻,却未敢全信。如今亲耳听你说这计划,方知此言不虚!你这法子,既解了燃眉之急,又算得长远,连我都得说一句‘精妙’。”
杨骏见他认可,笑着拱手:“张大人过誉了,我不过是想着‘众人拾柴’的道理。若能得张大人帮忙引荐商贾,这计划便能更快落地,也能让范相少些烦忧。”
张美当即点头应下:“此事利国利民,我自然乐意相助!明日我便召集相熟的几位大商,让他们来府中与你细说——这些人皆是家底殷实、做事稳妥之辈,定能帮上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