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货两讫。
看的出来,双方都很满意。
何雨弦将这件上周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祭器小心抱起,顺带有意无意的问了摊主一句。
“朋友,方便告知一下,你这些东西从哪里弄来的吗?”
“你什么意思?!”不想,一句话便引起了摊主的警惕。
只见其眼冒凶光,下意识的把手揣进胸口的大衣里,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何雨弦紧忙摊摊手,示意其别紧张,“别激动,我就是好奇。”
“如果我没猜错,你手里应该还有其它类似的东西,如果有出手的打算,明天还来这里,品相好,价格好说。”
这摊主别看捂得严实,但身上那股子挥之不去的土腥味早已出卖了其真实身份——土夫子。
也就是专门在地里刨食,违法的那种。
其实,潘家窑这边但凡摆摊卖老物件的,你就仔细看去吧,哪个腰里或者胸口都是鼓鼓囊囊的。
里面藏的什么,不外乎两种。
一般人藏囊子,二般人带土统,三般人匣子炮。
总之,防身嘛,不寒碜。
世面上流传下来的老物件,于前十年早已被直接、间接的销毁了个干净。
至少普通人手里是这样的。
藏在深宅大院里的那种不算,人家也不稀罕拿出来卖。
如今世面上出现的老物件,但凡跟“真”这个字眼挂钩,有一个算一个,十有八九是刚出土的。
地下可比地上危险的多,随身带点防身的家伙,很合理。
但是,合理并不等于合法。
其他摊主暂且不提,单说眼前这位。
摊子上除了刚才何雨弦买一送一淘来的的两件,其它的瓶瓶罐罐胧眼看去,基本可以确定是出自同一个地方。
结合摊主的职业身份,不难猜出其应该是发现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墓。
甭管东西怎么来的,如今何雨弦已经退休,这事轮不到他管。
他只是不想让这些富含历史信息价值的老物件蒙尘。
从摊主能把那个黑盘子当添头送人,何雨弦就断定,这货就是个纯体力劳动者。
东西跟着这摊主,算白瞎。
人,永远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就比如眼前这个黑乎乎的盘子,大概率是件黄金饰品。
纯黄金不会生锈,但古时候冶炼工艺不达标,掺了假的黄金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氧化后锈成个黑疙瘩,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次交易,不出意外的话,何雨弦约等于白捡。
许是何雨弦之前的话引起摊主的警惕,亦或者是其开张后觉得赚够了。
收下钱后,直接卷铺盖,走了。。。
无妨,应该很快还会再见面。
而且,由于之前何雨弦的豪横行为,在黑市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别的买家甭管买什么,选定东西后,都多少会拿手电筒照一照,最起码看个全乎。
而何雨弦呢?
虽然出手不是多么阔绰,但黑灯瞎火的连个灯都不打就直接掏钱。
这种行为落在其他摊主眼里,可不就是十成十的“大肥羊”么。
一时间,原本愿者上钩的黑市,竟恍然间变成热闹的大集了。
“朋友,宁化年间的唐三彩,要伐?”
“兄弟,兵马俑!买两个回去镇宅呀。”
“老佛爷带过的玉佩,喽一眼?”
“溥仪生前戴过的眼镜,,白菜价卖给你!”
……
何雨弦也不挑,但凡是真物件,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来者不拒!
鼓鼓囊囊的弄了俩大包袱。
得亏是骑车来的,要不还真带不走。
这壕无人性的行为,一度让黑市里的摊主以为他这是跑这儿进货来了。
心下大为高兴的同时,纷纷下定主意,明天一定要多弄点物件过来。
好不容易赶上这么个豪横的主,一定的抓紧喽。
对此,何雨弦也是大方的表示明天还会再来,只要东西真,十块钱一件,来者不拒!
光今晚上得收获就够开一座小型博物馆了,收获大大滴有。
以后当然得常来啦。
……
东西买回来不算完,得尽快妥善处理一下。
比如说修复,比如说一比一建模重制。
上学的时候何雨弦可是班里有名的手工小达人,毫不夸张的说,手艺至少能排进班里前十!
【博古斋】
就是何雨弦小两口在琉璃大街开的那个专卖工艺品的小店。
店里的工艺品为什么能这么受老外的欢迎?
就是因为所有的工艺品都是何雨弦照着原件一比一复刻出来的。
当然,某些圈子里称这种形式为——造假。
何雨弦复刻工艺惊人,做出来的工艺品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但就是这样的“假货”能光明正大的在文化局对面售卖,自然有其合理合法的地方。
每一件经何雨弦手制作的仿品,在其最显眼的地方都有他故意留下的破绽。
也就是一个不大不小,刚刚好的“弦”字。
老外看不懂呀,反而以为是什么精美铭文呢。
由于近期收购了太多老物件,何雨弦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了。
他是来享受,来玩的,又不真打算靠卖工艺品赚钱。
可关键老外的钱是真好赚,
何雨弦定价很随意,多少钱收来的东西,就随便翻个十番卖给老外的啦。
注:只收外汇。
当然,贵有贵的道理,因为每件老物件他只制作一件。
严格说起来都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可不就得卖贵点呢。
这不,懒癌发作的何雨弦正在联系以前的老同学,大家师出同门,有钱一起赚嘛。
肖初夏,记忆里是一个文静知礼、带有江南韵味的小女子。
十多年不见,沧桑了些许。
若不是那双明亮的眼睛深处还残存着一丝熟悉的清辉,何雨弦几乎不敢认她。
岁月把将那个曾经肌肤如瓷的江南女儿彻底揉搓了一遍。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形微佝、面色黝红的农妇。
那双手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曾经能写出娟秀的连何雨弦都自愧不如的小楷。
如今却只剩下苦难生活赋予它的、沉默而坚硬的力量。
“老同志,好久不见,你一点没变。”
“你……变了很多。”
“一切都过去了,不是吗。”
“对!一切都过去了,会好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