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在小说家威能未曾真正体现,但还能成为当世显学的主要原因。
便在于小说家所创造的故事通俗易懂,很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
在整个社会高层,虽然没有什么小说家弟子的身影,但他的影响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包括其他的各种当世显学,也是一边抵触小说家,认为小说家不该拥有如此地位的同时。
也在借助着各种小说故事,宣扬自己的流派,让自家学说更加广为流传。
故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正儿八经的小说家弟子虽然没有几个。
但各家学说的弟子,兼修小说家的,却是数不胜数。
这才将小说家这样一个没有正经的学说宗旨的流派,给硬生生推到了当世显学的地步。
除了这些流派之外,还有兵家、名家、杂家、纵横家…等等,这些在和平环境下难以发展,但却被众多君主竭力扶持的流派。
只待发展阶段结束,便是这些流派真正登上显学舞台的时候。
当然在这个发展阶段,最不可忽视的便是农家的弟子,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朝堂根基。
但其弟子基数却是最大的,可以说,但凡是农田所在之地,便有着农家弟子的身影。
各方君王对他们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要借助他们发展农业,一方面又担心他们那庞大的人口基数,会滋生出,想要改朝换代的野心家。
除了这些,便是道家、佛家、释家、阐家…等等这些治学与信仰齐头发展的学说。
根植在朝堂与百姓之间,悄咪咪的聚拢信仰之力,也算是一些不可忽视的流派。
在这些学说迅猛发展的同时,各大运朝的发展则是更加的迅速。
甚至有不少的运朝已经完成了初期的积累,开始发动战争,吞并起周边的运朝。
减少一些未来的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借助周边运朝的遗产,以战养战,继续壮大自身。
就比如,大秦和大周,便是在发展阶段脱颖而出的其中两大运朝。
他们不仅已经完成了初期的积累,甚至已经开始继续延伸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同的是大秦以法度立国,军队实力强大,大军开路之下,对于周边势力,完全是一种予取予求的姿态。
直接以强大的势力,打醒了无数运朝之主的美梦,让他们黯然的退出这场人皇之争。
自身所发展的一切,也被大秦直接吞并,以大秦法度进行整合。
而姬发统领下的大周则是和大秦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状态。
相比于大秦这种优先发展大秦锐士这种精锐力量的方案不同。
经历过一次人皇之争,且笼络过万千诸侯,组建亿万大军共同伐商的姬发。
则是更加的看重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纵横家学说,以及舌灿莲花、指鹿为马,擅长诡辩一道的名家之人。
在姬发的支持下,以纵横家开导,在大周附近的运朝合纵连横。
挑起一些小的运朝之间的争端,然后大周再入场调停,收获巨大的名气。
这也使得大周的联盟队伍派出后,便被迅速的接纳。
组成多方势力联盟之后,大周先是用自己的强大实力,占据盟主之位。
然后再运用纵横家和名家之人,游走在联盟诸国。
分化、削弱,煽动运朝内部叛乱,大周再以盟主身份介入,调停、执法,暗中掌控联盟内诸多运朝的军国大权。
于无声处听惊雷,悄无声息之间大周的实力,已经在这种联盟状态下,不断壮大,并且还拥有着极大的名声。
大秦和大周被投放虚神战场的距离并不是太过遥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两方运朝运用自己的方法兼容吞并之下,两大运朝也逐渐的靠近,摩擦在两者之间,开始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