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桢气得不顾正在恢复的手腕,拿起杯子往墙上狠狠一砸,砸了个粉碎。
林勤业不说还好,她当真会念着旧日情谊,无论使什么法子也要留他一条命。可他这一说,绍桢恨不得一口吃了他。
娘将他从水灾中救出来,给他吃穿,让他做了大管事,比起一些知县知府还要富庶,他竟然如此忘恩负义,知道恩人的死因还隐瞒这么多年,若非今时今日想用此事寻求她的感谢,她要到哪天才能知道真相?
白眼狼!
可她还是没能下得了这个狠心。
那串沉香木手镯再次被翻了出来,兴许是有了目的性,太医直接将镯子拆了个粉碎,当真验出毒性,同董律元的那只玉枕一样,下毒分量不多,极难查出,但经年累月与人体接触,会致使人体虚弱生病,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丢掉性命。
难怪当年请遍全城大夫,也没人能查出秦氏中毒。
林勤业被长久地关了起来,朝堂上的争吵旷日持久,锦衣卫得了皇帝允许,再次帮皇后干私活,一批去浮梁,一批去扬州,还有一批,留在京城,查各大寺庙道观,查恭毅侯府。
昔年秦氏为张世钦外室,知道的人并不多,怎么会是净莲这样一个云游的师太能窥见的?外室外室,听起来,更多是站在正室的立场。净莲和秦氏无冤无仇,为何要费尽心思害她性命?
还有当年母亲沉江,绍桢被珠串藏毒一事提起了疑心,沉江溺水是否也另有隐情?
扬州和浮梁尚且没有消息,留京的锦衣卫先有了结果,查到的却是恭毅侯府的旧事,除去一些细枝末节,大体上和吴太夫人所述相差无几。
沈少君确实是在十岁上投奔侯府,吴太夫人并不愿意长子娶这么一位毫无助力的妻子,为此还闹出几桩不大不小的事故,后来是先侯爷开了祠堂,将这门亲事真正定了下来。
出了许佛静的事,沈少君改嫁张世铮,好好的未婚妻成了堂嫂,府里总有风言风语,特别是张世铮早逝,府里隐隐有个传闻,张世钦当时想兼祧张世铮这一房,娶沈少君做平妻。虽然不知真假,但没多久沈少君便出门死在了江上。
锦衣卫找到了当年护送她的家丁,还有负责在江上打捞的船夫,竟当真问出些隐情。
当年服侍沈少君出门的仆从中,不知何故添了个吴太夫人的陪房妈妈,出事那晚,有个船夫曾经看见那陪房妈妈和年轻太太站在甲板上说话,两人神情都不是很好,船夫不敢多看,躲进了下人舱房,没多久便听见外头喊出事,那陪房妈妈和年轻太太一起掉了江,尸骨无存。
若只查到这些,皇后肯定不会满意的。锦衣卫和东厂其实是一个路子,只看结果、不计手段。他们偷偷将那陪房妈妈的家人绑了起来,审问出当年那陪房临出门前,给了家人一笔足足千两的财宝,虽说是服侍侯府太夫人,但这么大笔银子实打实是横财,那陪房的家人至今都没花完。
在吴太夫人身边待过的老人们,不管是回家荣养还是仍留府伺候,有一个算一个,都陆续被绑走,所有口供整理成册,摆到了绍桢养病的同和堂。
她看着这些供词,心中若有所思。
难怪她在侯府生活时,吴氏一直对她不冷不热,原来是不喜欢她这副继承自母亲的相貌。
父亲知不知道吴氏所为?应该是知道的,否则在她的记忆中,他和吴氏的关系不会那般僵硬。但是到底是亲生母子,即使吴氏狠心杀害他的心上人,他难道真能为了一个女人向寡母报仇吗?
就算秦氏后来恢复记忆,猜出是吴氏设计她落水,她依附于张世钦,难道真的能挑唆张世钦给她出气?多半只能满腹委屈往肚子里咽。
但绍桢可以给母亲报仇。即使沈少君没有在江水中丧命,若无吴氏杀人之心,沈少君也不会有往后十年苦楚。
绍桢给恭毅侯府赐了三尺白绫,内侍送到即走,一句话没留。
当晚恭毅侯府便敲响云板,吴太夫人辞世。
至于净莲。
仵作根据林勤业的话语描出净莲尼姑的画像,锦衣卫拿着画像去庙宇挨家挨户查找,在水月庵找到了净莲的蛛丝马迹。
水月庵并不是什么清静之地,坑蒙拐骗,专为深宅大院的女眷行阴司事。一次净莲闯了大祸,惹怒当时的香河许家,被赶出了京城,从此再无音信。
许家查出的旧事却不止这些。
净莲曾经在许家讲经。许家的小儿媳,深受婆母董太夫人折磨,罚跪罚得小产,再也不能生育,又怒又恨,求到净莲处,请她给个法子助她报复一二。
净莲收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帮这儿媳给她婆母下了魇镇之术。
魇镇确实起了成效,董太夫人卧病在床,外嫁的小女儿许佛静回娘家探望,手段了得,寻医未果,另辟蹊径,找了个道士回来。那儿媳的恶行曝光,净莲也被揪了出来。
小儿媳被沉塘,但净莲没有受到惩罚。
许佛静的乳母耐不住酷刑,也承担不了儿子被砍头的威胁,一股脑吐了个干净。当时许佛静深受丈夫在苏州蓄养外室之苦,将净莲的能耐看入眼里,私下要挟她去扬州除掉那个外室,否则便将她扭送官府。
凭许家的力量,别说小小一个尼姑,就是整个水月庵,也能直接夷平。净莲迫不得已南下扬州,根据许氏给的信息找到了秦氏,在扬州停驻大半年才找到机会,送出那串沉香珠。
许佛静并不满意,但净莲问不出秦氏的八字,只能用这个法子,许佛静将信将疑,让娘家人盯住净莲不准她外逃,直到扬州传来秦氏病逝的好消息,许佛静放松戒备,净莲才逃出了许家的掌控。
这个尼姑的踪迹已经不重要了。绍桢死死盯着口供上的字,只觉得透不过气来。
她念着那是父亲的嫡妻,为父亲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况且她一直觉得是父母亏欠许氏在先,即使许氏将她逐出宗族,她荣登高位,也并未对她有什么报复……
可这算什么?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她竟然让杀母凶手在她眼皮子底下安安生生活了这么多年,享尽了荣华富贵!
她若是更心安理得一些,完全可以将许氏视为窃贼!若非她当年那场算计,沈少君怎么会被她偷走属于恭毅侯夫人的安稳人生?鸠占鹊巢尚且不知足,还要对原主赶尽杀绝!
若她没有中毒,如今该有多大年纪了?
绍桢越是流泪,越是切齿痛恨,等不及天明,当下便用淑太妃的名头,将许氏从恭毅侯府“请”了过来。
? ?我看评论才发现昨天的作话有歧义,这个私生子指的当然是女主和小赵的儿子哈哈。
?
江夫人不会出现了,她已经云游四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