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一涵在花园里散步就散了一个多小时。
要不是姚一涵时不时的给她妈回消息,她妈都担心女儿是不是被拐了。
“时间也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俩约个时间,下次聊。”金晓慧道。
“阿姨,已经约好了。”陈启道。
金晓慧满意的说道,“是嘛,那挺好。”
母女俩回到小区是11点半,代驾给她们送到车库里。
两人去坐电梯的时候,刚好碰到被司机送回来的姚市长。
姚市长放下车窗说道,“等我下,一起上去。”
2分钟,姚市长一身酒气的走了过来,三人一起进了电梯。
姚市长嗅了嗅鼻子,“你们喝酒了?”
金晓慧道,“晚上和我二哥他们一起吃饭,喝了点。”
“亲戚还好,和外人不要喝酒。”姚市长道。
金晓慧就知道她老公要管这管那的,索性就说了谎,省得他多嘴。
“下次不要超过11点回家。”
母女俩点了点头,姚一涵心想,还是一个人住临安舒服,跟她爸住一起太不自由了。
翌日。
10月21日,星期一,多云。
早上7点半,姜语妮已经洗漱好,从衣柜里拿出搭配好的衣服,她一边穿衣服,一边和陈启开着扩音打电话。
“哥哥,起了吗?”
“本来没起,给你这个电话叫起来了。”
“打扰哥哥睡觉了啦。”姜语妮不好意思道。
“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这不是第一天去你公司上班,总不能迟到吧。”
陈启道,“9点上班,8点起来都很来得及,你现在不会都洗漱穿搭好了吧?”
“我都搞好啦,不是说8点半上班吗?”
“那是车间和普通员工,你可以9点。”
“这不好吧,就我搞特殊。”
“不是就你,高层都这样,你看牛总和苗总几点上班。”
“你都从辛苦的交警队离职了,还不能睡个好觉嘛。”
“明天把闹钟调到8点,8点半也行,反正司机在楼下送你的。”
“我起了,9点钟,在公司见。”陈启道。
“嗯嗯,好。”
姜语妮时间充裕,又跑到试衣镜前臭美起来。
陈启不急不慢的起来洗漱穿搭。
另一边,陈一天早早的去了天启大厦,给下属们交代了一些工作,便离开了公司。
“有事随时联系我,我出去趟。”
“陈经理,上周的考勤需要审核下。”
“发我企业微信。”
“下午还有个外包的客服团队负责人来签约。”
“那个我已经谈好了,下午让冯主管接待下,对方没什么异议的话,就把合同签了。”
冯主管是人事部老员工了,陈一天刚来的时候,就是跟他学的,能力有,做事也认真。
公司之前没被陈启收购的时候,人事部经理是曹坤,老板黄桂荣的小舅子,冯主管在曹坤手下一直被打压。
陈启收购公司后,曹坤知道自己混不下去,也就离职了,现在冯主管也得到重用。
最近要备战双十一,运营部、客服部忙的都冒烟了。
人事部虽然不直接参与,但这段时间的考勤很乱,也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
以及招聘外包团队,给运营部、客服部减轻压力。
陈一天今天请假,等会儿天跃队的来东海,他要先去南浦区的球场安排下。
球场前几天完工的时候,他就去看了下,除了草坪,就一个长的像公厕的休息室。
陈一天现在去超市买了些食品饮料,毛巾、拖鞋之类的日用品。
他刚买完东西,蔡教练就打来了电话。
“陈经理,我们到球场了,大门锁着啊。”
“这么快啊,等我半小时,我马上到。”
球场的大铁门钥匙只有陈一天有,他马不停蹄的推着购物车跑向停车场。
天启摩托。
厂门口的牌子都已经换好了,各导航软件上的名字也从达飞摩托改成了天启摩托。
陈启、姜语妮一前一后,差了一分钟,到了公司停车场。
姜语妮今天穿的很简约,就是经典的黑白风。
里面是一件白色打底,外面套着黑色的V领针织开衫。
搭配白色的伞状半身裙,脚上穿的是一双黑色的乐福鞋,很适合的职场穿搭。
“姜总早。”陈启笑着说道。
“这称呼还是不习惯。”
“今天你就至少要听几百声音【姜总】,3天就习惯了。”
“我感觉才不堪任,一上来就当经理,心里有点虚。”
陈启道,“关系户也是分人的,有些是纯混的,吃空饷什么也不会。”
“咱们姜姜这么严于律己的人,只需要给你时间学习,你就能当好这个经理。”
牛总和苗总走了过来,陈启看着他们说道。
“这不是还有两个老臣在辅助你。”
“陈总,9点半开全体员工大会,时间没变动吧?”苗总问道。
“嗯,按计划来。”
陈启之前在天启服饰工厂开过员工大会,演讲发言也有经验。
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陈启拿着话筒,站在台前激昂的说道。
“我知道此刻有人担心裁员,有人怀疑变革,有人甚至已经想着跑路了。”
“但让我们记住,本田宗一郎在仓库里组装第一台摩托时,没人相信他能挑战哈雷戴维森。”
“今天,我们天启摩托的车间里同样藏着改变世界的火花。”
这发言稿,是上周让秘书邵书敏写的,陈启早上看了一遍就背了下来。
不过,领导发言再激情,在员工们看来,听陈启讲话也就是应付任务,时不时还要鼓掌喝彩,搞气氛。
还挑战哈雷,员工们只当是新老板在画大饼,吹牛逼,哈雷是他们这小公司能比的嘛。
“下面,我说点,大家爱听的。”
“这个月起,所有人底薪上调15%”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员工们是发自内心的在鼓掌了。
和他们利益切身相关的事,他们才真的竖起耳朵在聆听。
上调薪资,对于绝大部分工厂来说,是不会出现的事,不像大城市的大公司,每年薪资上调百分之几。
工人们大多是计件的,多劳多得,还有些文职拿死工资的,一个月5000,唯一加工资的途径就是工龄,一年加50、100的。
这全员底薪加15%,加薪幅度在750到1200之间,看似不多,但对工人们来说,却是个大福利了。
底薪涨了,计件再多干点,工资收入会比之前多几千。
“下面,请新任的销售部姜总讲几句。”
姜语妮有些紧张的从位置上起来,她需要走到前面让几百号人都看到她。
“别紧张,都是你的员工,你就当给司机上交通教育课了。”
姜语妮道,“给司机上课,可没这多人。”
姜语妮背了3天的发言稿,内容不多,也就几百字,不过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