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出来,李辉耀等人没有回到训练基地,而是直接被接到了体育总局。
京城,国家体育总局一间安保严密的会议室。李辉耀、郑伟杰、刘祥等人正襟危坐。主位上,是精神矍铄的苏老。
“刘祥,辉耀,首先,我代表总局,祝贺你们取得的辉煌成绩!”
苏老先是给予高度肯定,随即话锋一转,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但是,雅典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现在,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刘祥自不必多说,而辉耀你的身份,已经从一个‘挑战者’,开始变成了我们中国田径在短跑项目上的‘战略核心’和‘领军人物’。”
他看着李辉耀,一字一句地说道:“年底的多哈亚运会,将是你确立亚洲霸主地位的关键一战。总局对你只有一个要求:男子100米和男子4x100米接力,这两枚金牌,必须拿下!”
郑伟杰在一旁补充道:“尤其是接力,这不仅是一枚金牌,更是打破日本队在亚洲该项目上长期垄断的荣誉之战!”
“所以,”苏老语气稍缓,“我建议,你在多哈,不如暂时放弃200米和跳远。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重中之重的项目上。你的身体是国宝,不能有任何闪失。”
李辉耀站起身,认真地回答:“苏老,我明白。我接受以百米和接力为核心。但是……如果200米和跳远的赛程不冲突,我还是想试试,我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我只是想知道,我的极限在哪里。”
苏老等人哈哈一笑,看着李辉耀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纷纷摇了摇头:“你这小子……行吧,我让组委会那边尽量协调。但你必须答应我,以身体为重,不可蛮干!”
“是!”
“接力队的组建,将从8月开始。”苏老宣布道,“我们将选拔最优秀的选手,与你一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磨合训练。辉耀,你将是我们的第四棒,是定海神针。这个任务,你敢不敢接?”
李辉耀再次立正,声音洪亮:“报告首长,当仁不让!保证完成任务,为国争光!”
次日,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闪光灯如昼。
在全国媒体的见证下,苏老亲自将代表着总局和冀省体育局奖励的巨额支票模型,交到李辉耀手中,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苏老面对所有记者,正式宣布:“为了备战年底的多哈亚运会,国家田径队将组建史上最强的男子4x100米接力队伍。我国新科百米冠军李辉耀,将作为接力队的核心成员,领衔出战。我们希望,他们能在多哈,为国争光,取得优异的成绩!”
领导说话向来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决心,又没有把话说满,符合他一贯的沉稳风格。
但“李辉耀领衔接力队”这个消息,瞬间引爆全场。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几分钟内就传遍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体育媒体。
而在日本,东京,各大体育报社的编辑部内,气氛则是一片死寂。
当李辉耀以9秒85的成绩,在百米赛道上正面击败世界之王鲍威尔后,整个日本体育界都陷入了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和绝望。
“9秒85……这是神才能跑出的成绩。我们还在为能跑进10秒大关而沾沾自喜,而邻国的少年,已经站在了人类之巅。这是日本短跑的末日吗?”
“我们引以为傲的接力队,在拥有了李辉耀的中国队面前,还有胜算吗?”
悲观的情绪,弥漫在每一篇报道中。许多媒体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接受“亚洲短跑霸权旁落”这一事实。
但就在整个日本舆论一片哀嚎之时,一家名为《新世纪体育》的激进媒体,却刊登了一篇与众不同的头版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太阳终将升起!帝国最后的希望,正在锻造!》
文章内容充满了疯狂的暗示:“……当传统的训练方式已达极限,我们是否应该拥抱更前沿的科技?当对手如神明般降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神’!一个超越血肉极限、为胜利而生的武器!在多哈,他将向世界宣告,大和民族的荣耀,不容践踏!”
这篇文章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却凭借其狂热的煽动性,在悲观的舆论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起初,大部分主流媒体都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
但《新世纪体育》仿佛认准了这一点,连续几天,都在用类似的、打了鸡血般的言论进行疯狂造势。
渐渐地,一些小型体育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开始有人被“洗脑”。
“说不定是真的呢?我们大和民族,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没错!我们怎么可能输给中国人!一定有办法的!”
这种非理性的狂热,虽然不成气候,却也像病毒一样,开始在绝望的氛围中悄然蔓延,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与此同时,位于日本的某处美军基地深处,一间戒备森严的地下实验室内。
几名身穿白大褂的日本科学家,正毕恭毕敬地簇拥在一位身材高大、神情倨傲的美国科学家身后。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透过一面巨大的单向防弹玻璃,死死地盯着玻璃另一侧的训练室。
那是一间纯白色并且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房间。
一个面容俊朗、但眼神冰冷空洞的年轻男子,正赤裸着上身,在特制的反重力跑步机上进行着极限测试。他的肌肉线条完美得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工程艺术品,每一次蹬地,都带动着恐怖的能量数据在屏幕上疯狂跳动。
“峰值功率……1700瓦!速度瞬间换算……百米9.78秒!我的天……”
一名头发花白的日本老科学家看着实时数据,双手颤抖,嘴唇哆嗦着,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这简直是神的手笔!是神迹!”
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位同样来自日本,西装革履的政府官员。他强压着内心的狂喜,对着身前那位名叫史蒂文斯的美国首席科学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一种近乎谄媚的语气说道:
“史蒂文斯博士,您的技术,简直是人类进化的奇迹!我们大和民族,能有幸参与到如此伟大的项目中来,实在是无上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