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的瞳孔骤然收缩。
而在相隔两个楼层的器件建模与仿真基础部办公室,灯火通明。
李维明博士刚刚结束一个冗长的跨国视频会议,说话太久嗓子都快冒烟儿了。
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屏幕上还停留着与中芯国际联合研发负责人对话的界面,对方最后那句“李博,当前关键节点的bSIm模型参数漂移问题,Foundry这边压力也很大,需要你们EdA工具链给出更鲁棒的修正算法”还在耳边回响。
作为从概伦电子过来的技术奠基人之一,李维明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
华兴收购概伦,看中的就是他们在器件建模和高精度SpIcE仿真引擎上的深厚积累,这是整个芯片设计工具链的基石。
balong 5000的0.18%偏差,追根溯源,Foundry的工艺波动、射频设计的复杂性、后端物理实现的寄生效应…
桩桩件件,最终都可能映射到他们建模的精度上。
压力像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桌上的内线电话响起。
他接起,是钟耀祖略显急促的声音:
“李博士,打扰了。
刚接到集团总裁办林雨晴秘书紧急通知,陈总要求我们三人明早必须飞鹏城,参加下午三点的重要会议,议题是集团It架构优化调整。
涉及重大人事变动预沟通。
半小时后请到EdA小会议室,我们碰个头,统一一下行程和口径。”
“架构调整?”李维明微微一怔,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
在这个敏感时刻?
他立刻联想到balong 5000的困局,联想到最近自研系统开发部内日益明显的摩擦。
“好,我马上到。”
放下电话,李维明没有立刻起身。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扫过办公室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工艺节点路线图以及与海思、Foundry的协同计划。
一丝明悟划过心头。
看来,陈总终于要下重手了。
这场困局,或许破局的契机,就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鹏城之行里。
他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组织架构、资源整合、权责明晰、汇报线。
然后,他翻出通讯录,找到几个跟随他从概伦过来的核心骨干名字,在后面重重画了圈。
窗外,蓉城的夜雨依旧淅淅沥沥。
研究所的灯光穿透雨幕,映照着无数为这场芯片攻坚而奔忙的身影。
而一场即将深刻改变他们命运走向的风暴,已悄然在鹏城上空凝聚。
鹏城,华兴总部G1栋。3601战略会议室。
巨大的长方形暗红色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均匀洒下的柔和筒灯光芒。
空气里弥漫着顶级石花的清香,以及一种无声的压力。
下午三点整。
陈默坐在主位,深灰色高定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只穿着熨帖的白色衬衣。
他姿态放松地靠在高背椅里,右手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支万宝龙钢笔,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表情淡然。
他的左手边依次坐着:
冯亦如,自研系统开发部部长,依旧是一尘不染的白衬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
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偶尔会轻轻动一下,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李峰,自研ERp部经理兼渡河项目总项目经理,腰背挺得笔直,像一柄出鞘的刀,眼神锐利地落在陈默身上,充满敬畏与专注;
苏琳,高斯数据库实验室负责人,气质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韧,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是之前写过的密密麻麻的要点。
右手边则分别是:
钟耀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熬夜的痕迹,但眼神灼亮,充满了某种亟待爆发的能量;
张哲博士,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脸色略显严肃,目光偶尔与陈默接触时,会下意识地微微颔首;
李维明博士,则是一副学者做派,眼镜片后的目光里充满思索,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正显示着复杂的器件模型公式。
林雨晴坐在陈默侧后方靠墙的秘书席位上,面前放着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姿态恭谨而专业。
“都到了。”陈默开口,声音很轻,但在安静至极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时间紧,客套话免了。
今天这个会,只为一件事:集团It的组织架构,需要动一次大手术。
在正式发文前,跟各位核心负责人通个气,也听听你们的准备。”
他顿了顿,目光如实质般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冯亦如身上。
“亦如,”陈默的称呼带着熟稔,“渡河项目打到今天,大局已定。中国区、海外首批89家子公司切换完成,月结压测也稳住了。你和你的团队,功不可没。”
冯亦如微微欠身:“是陈总运筹,团队用命。”
陈默摆了摆手,话锋陡然一转:“所以,是时候把自研这块硬骨头,从信息技术工程部这艘大船上,彻底独立出来,做大做强了。”
此言一出,除了提前通过气的极少数人,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瞬。
李峰眼中精光爆闪,苏琳握笔的手指微微收紧,钟耀祖更是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张哲和李维明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几乎是同时在心底说了一声“果然”。
“集团决定,”陈默的声音沉稳有力,“在集团It下新设立二级部门 —— It自研产品线。由冯亦如,出任总监。”
冯亦如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随即迅速恢复平静。
只是镜片后的眸光剧烈闪烁了,放在膝上的手终于停止了无意识的动作,紧紧握成了拳。
二级部门总监。
这不仅仅是一个头衔的跃升,更意味着真正独立的话语权、预算权和资源调配权。
是他技术理想得以更自由施展的平台。
他深吸一口气,迎向陈默的目光,郑重道:“感谢陈总和集团的信任,亦如必竭尽全力!”
陈默点点头,他不知道冯亦如什么时候学会了张福全的把自己放在集团前面那套,不过这些旁枝末节都不重要。
他的目光转向李峰和苏琳:
“新的It自研产品线下,设两个三级部门:
自研ERp部,部长李峰;
高斯数据库实验室,主任苏琳。”
他没有用“升任”这个词,但所有人都明白,李峰和苏琳从四级经理到三级部长,这一步跨越有多大。
“恭喜李总、苏主任!”冯亦如率先开口,声音带着真诚。
李峰猛地站起身,对着陈默和冯亦如方向微微鞠躬,声音洪亮:
“感谢陈总、冯总信任。
必定不负所托,将自研ERp打造成集团核心引擎。”
他的姿态放得极低,那份对陈默发自内心的敬畏显露无疑。
苏琳也优雅起身,声音温润却坚定:“感谢陈总,高斯数据库必为集团数据基石。”
——————
一号的看广告+打赏是800多,所以按规则是加更五章。
我看有些读者大大在质疑我的统计,我索性就把图片贴出来了。(图片放在作者有话说里面)
狗作者的人品还是比较好的,至少这方面不会搞假。
10月2号截止晚上8点统计的时候是1500多,不到1600,按理是加更15章的。
(一般到了晚上8点就疲软了,后面不会有太多。作者一般当天晚上手工统计一次,然后第二天中午再看一次官方统计结果。)
1500多的礼物+为爱发电中包含了有位叫“爱吃冰糖炖苹果的秦皇”的霸道总裁送的厚重礼物,除去平台扣费我这边都还能收到928,不知道她\/他花了多少钱。
霸道总裁,恐怖如斯。
作者自己试了一下,反正鸿蒙手机最多能送的礼物就是价值500的礼物之王,作者应该能收到375。
估计洋柿子的大数据早已看透了作者的消费水平。
土鳖作者第一次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再额外加更5章,以表达对总裁的谢意。
当然也同样感谢所有点击“为爱发电”和送各类礼物的读者大大们。
谢谢了!
所以今天更新总数是15章加更 + 5章特别加更 + 3章正常更新,总共23章。
最后的最后,那个“为爱发电”可以点三次,总计花大家45~60秒的时间。
拜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