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候裕田命人将炮口对准了九江城墙上。
何德贵见是太平军来到,吓得差点没摔倒。
他刚要下令打炮还击。
不料长江上千炮齐发,霎时间炮如雨下。
将九江城打得砖石横飞。
城墙上火力被压制,那二十门大炮瞬间就被炸的趴了架。
连带城墙,也被砸破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洞。
城墙上,清军匍匐在地,无人敢站起身来。
一番轰炸下来,一下子死伤五百多人。
何德贵被打的猫着腰,根本不敢露头。他以为太平军要攻攻打九江城。
结果太平军仅仅将城头上的大炮毁去,就马不停蹄再次追着宋国永的船队疾驶而去。
黄昏后,安庆城内,安徽巡抚乔松年本以为此番两江总督曾国藩亲自出马,他必然高枕无忧。他在安庆城调度整个安徽省区的财力和粮食,全力支持曾国藩剿杀太平军。
他也算是湘军派系之人。
他如今已经年届五十,因为早些年在湖南做过学政,因此与曾国藩还算是好友。
乔松年与曾国藩属于同一种人,其做事情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他在上海曾经联合列强,镇压了小刀会起义。
对太平军以及对朝廷不满的百姓,大加杀戮,手上沾满了鲜血。
这三日来,他本以为石镇清的这股西路太平军,必然被剿杀一空。
但是到此刻,仍旧没有一丝消息从田家镇传来。
让他心绪不宁,坐立不安。
他躺在太师椅上。
小妾袁久红殷勤的给他捶着背。
他心中有事。
赶快坐直了身子,将小妾一把推开。
他慌忙间,来到门口。
吩咐守卫备轿。
他乘着一挺亮纱小轿,很快来到了安庆东校场。
他于五天前匆匆招募了一万皖地乡勇。
以备不时之需。
他谁也没通知,突然来访,让副将胡开泰措手不及。
胡开泰的手下参将胡大海见乔松年亲自来到。
慌得赶快带人前去迎接,将乔松年堵在门口。
他又命人去通知正在饮酒作乐的胡开泰。
他带着笑脸叩头说道:“不知抚台大人亲临,卑职有失远迎。”
乔松年看着宽阔的校场内,士兵们都在四仰八叉的躺着。
他怒气冲冲的问道:“胡开泰在干嘛?”
“胡……胡将军,他……他在……”
“我问你他在干嘛?此刻要是长毛杀过来,你我的脑袋都得搬家。”
胡大海赶快说道:“他在休息房内休息。”
“带我去。”
胡大海不敢违抗。
只得走在前面带路。
不大一会,就来到一座刷着红漆的三间瓦房内。
乔松年带着大批的武士走了进去。
他捏着鼻子走到屋内。
看着胡开泰光着膀子,喝的酩酊大醉,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在看地上,满地狼藉,酒水撒了一地。
在碎裂的酒瓶旁边,胡开泰的小妾魏氏被已经被破腹而死。
一地的鲜血和散落出来的肚肠,一把染血的大刀则被丢在一边。
乔松年脸色‘唰’地一下就冷了下来。
他冲着左右说道:“去,给我将他打上两巴掌,再用冷水浇醒。将这女人再给我埋了。丢人现眼。”
乔松年走了出去,在门外等候。
不一会。
就见胡开泰被两名壮汉架着走了出来。
胡开泰双脸被打的通红。
浑身已经湿透。
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乔松年。
顿时酒劲去了七分。
扑通一声,他跪了下去。
“不知抚台大人前来,未曾远迎,卑职有罪。”
乔松年疾言厉色的说道:“你的罪不在于迎不迎接我,也不在于你杀了你的小妾。而是不称职,倘若长毛来个围魏救赵,你我早就做了无头鬼了。你看看,校场上本来应该喊杀震天,现在却悄无声息。你罪过极大,死不足惜。来人,将他绑上木桩,扔进长江,在长江里让他醒到死。”
胡开泰吓得赶快磕头求饶。
他哭的涕泪横流。
“抚台大人饶命啊,卑职训练了一天,有些累了,所以才让大家休息休息。我也实在疲乏,所以贪杯了。至于小妾,他不陪我喝酒,扫了我的兴,我才杀了她,这与训练无关啊。”
两名力士正要拉着他往外推。
忽然见守卫南城门的副将唐义训派人前来,有事奏报。
来人跪地奏报道:“启禀抚台大人,湘军总兵宋国永带着两千人回来了。他嚷嚷要唐将军开门,请抚台大人定夺。”
乔松年心中疑惑。
他问道:“就宋国永一支人马吗?没有其他人?”
“没有其他人。”
乔松年毕竟是翰林出身,心思缜密,他为了避免出现差错。
于是说道:“先放了胡开泰。胡开泰,随我去看看。”
胡开泰见得了大赦。
赶快叩头道:“卑职遵命,卑职一定将功赎罪。”
乔松年本来就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见胡开泰吓得不轻。
他心中得意。
他二人在大批亲兵的簇拥中,很快奔往南门方向。
此刻的长江江面上。
宋国永亲自划船登上岸来。
他骑马向前,距离城墙五十米后停了下来。
他用洪亮的声音对着城头上喊话道:“唐将军,军情紧急,赶快开门,长毛水师要杀来了。”
唐义训看着上游方向,举目远眺。
果然见到在十多里外,太平军战船密布江面,如满天星斗。
吓得他赶快说道:“稍等片刻,抚台大人马上就到。”
唐义训看了看江面上,那最靠近的一艘船上,一杆湘字大旗迎风招展。
但是湘军士兵个个都破衣烂衫,有一些好像还挂了彩。
唐义训的疑虑顿时打消了三分。
宋国永催促的急。
唐义训又不敢得罪他,于是又说道:“宋将军,不行啊。抚台大人有令,黄昏后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放人进来。”
宋国永不动声色的想了想。
他忽然伸手入怀。
他将赵烈文先前写好的放行书信取了出来。
他亮将其高高举起。
对其说道:“这是曾大帅的亲笔信,我用箭射给你看。”
说毕,他果然将身后的一张大弓取了出来。
一支箭搭上后,他拉满了弓。
随着‘嗖’一声破空声响起。
那箭支正好射到了城墙上面。
插着书信的箭支被一名清军给捡了起来,交给唐义训。
唐义训看过后信,顿时冷汗直流。
原来信中说湘军小败,曾国藩和几名将领正准备分头突围。让回到安庆的湘军人马可以随时躲入安庆,不可阻拦。若是谁敢阻拦,就是杀头之罪。
看着上面还盖有曾国藩的大印。
唐义训虽然识字不多,却也见过曾国藩的亲笔信。
他对了对字迹,没有发现什么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