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赵烈文的搀扶下,站起身后,眉头几乎都拧成了麻花。
他看了赵烈文一眼,感到赵烈文估计的十分准确。
想到朝廷又要让他征剿石镇清。
曾国藩看着刘诚印,叹了口气说道:“哎,我湘军围困金陵将近两年之久,如今兵疲将惰。如果马上开奔赴湖广,我担心会一战即溃。”
他还有另一层意思他没有说,那就是湘军个个都成了暴发户。
他在心里深深地明白,打仗打到这种地步,当兵的能发点小财,回家买上两顷地,做个小地主也就到头了。
如今再让他们去拼命,湘军还会拼命吗?
曾国藩已经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诚丝却毫不以为意。
他说道:“曾大人,眼下的事情紧急。太后有旨,若是曾中堂不肯前去,我怎么回复佛爷?另外,中堂大人可以到佛爷面前禀明就是。”
曾国藩和赵烈文对视了一眼。
他面现痛苦神色,想着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死于与太平军大战中。
他已经有了隐退的想法。
他无奈的闭上眼睛,苦苦思索了一阵。
忽然睁开慑人的眸子说道:“好吧,稍等我安排下,马上就和两位公公赴京。”
他看着刘诚印和李莲英出了厅门后。
他让人将曾国荃叫了进来。
他对赵烈文和曾国荃严肃的说道:“西太后已经派人催我赴京了。一来,我亲自向西太后讲述这次攻破金陵的经过。另外一件事,就是咱们湘军又要开赴湖广了。时不我待,再让兄弟们在城内快活两天,你们二人就带大军赶赴湖广吧。”
曾国荃吃惊不小。
他问道:“大哥,若是长毛进攻湖广,与我们湘军相遇,要打吗?”
曾国藩恨狠狠地瞥了他一眼。
他严厉地说道:“在我未回来之前,任何人不准与长毛决战。这并非畏敌如虎,而是要稳抓稳打。在未探寻到石逆的实力情况之下,不得轻言开战。只需深沟高垒,与之对峙。”
“是。”
曾国荃回答道。
曾国藩又转头看着赵烈文。
对其嘱咐道:“烈文,你要好好辅助国荃,千万不要重蹈三合镇的覆辙,轻敌冒进。”
赵烈文赶快躬身回道:“学生谨遵大帅叮嘱。”
说完,曾国藩大步向前,直接出了厅门。
他在五百精锐骑兵的护卫下,和两位太监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赶赴京师。
在第五天中午,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京师午门外。
李莲英和刘诚印绕路神武门进宫前去奏报了。
曾国藩站在午门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
一路风餐露宿,加上他已经53岁的年纪了,他脸色灰暗,显得十分不经折腾。
他发白的鬓角有几缕发丝在空中飘摆。
脸上显出十分疲惫的神情。
不大一会,李莲英竟然奉慈禧懿旨,带着二十多名太监,一路小跑,从午门的甬道走了出去,他命人将午门大开。
曾国藩双眼昏昏欲睡,看到李莲英带人扛着一顶八人抬的金顶亮纱大轿子走了出来。
不觉又精神了起来。
李莲英带着神气的表情,宣旨道:“传佛爷旨意,曾中堂攻破发匪老巢,收复金陵,记大功一件。请曾中堂从午门坐轿入宫。”
“多谢西太后隆恩。”
曾国藩是跪地听完的。
他慢慢站起身来。
看着午门长长的甬道。
他又想起当初见到老皇帝道光和年纪轻轻的咸丰帝时的情景。
他嘴角噙着笑。
想着自己经过十多年拼杀,才有了今日成就,获得如此殊荣。
他如今已是两江总督,四省军政大权在握,贵为文渊阁大学士之首。
他自从53年归家为母丁忧守孝以来。
已经离京十一个年头了。
一路行来,他见京师还有了不少外国人。
令他恼火的是,外国人行事乖张,根本不受约束。
他还感觉京师比以前更加破败了。
看着呆愣原地的曾国藩。
李莲英笑着问道:“曾中堂,该上路了。”
一句该上路了,他顿感心里一阵厌恶。
不过他抬起头来。
看着轿帘已经被太监掀开。
他将官袍的裙摆高高撩起。
当即迈着方步,自豪的钻了轿子。
李莲英手中拂尘一甩。
大声喊道:“起轿。”
午门外,曾国藩在围观百姓的指指点点中进入了午门内。
随着曾国藩进入后,李莲英又命人将午门紧紧关闭。
曾国藩在轿子中随着轿子一上一下。
他掀开帘子抬眼看去,见墙皮的红漆都已经掉渣了。
他又低头看去,看到青砖的缝隙中还生出了杂草。
他不敢相信,这在咸丰年间,是要杀头的。
但是他无暇顾及此事,想的都是慈禧到底长得什么样,怎样与之对话,又如何回答慈禧的问题。
他在心里细细地盘算了一遍。
接着,他又想着自己的湘军暂时不会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慈禧会不会封他为王爷?
来到乾清宫,曾国藩下了轿,而后跟着李莲英步行到养心殿。
他抬腿迈入金碧辉煌的大殿内。
马上俯首叩拜道:“西太后吉祥,臣曾国藩恭请圣安。”
慈禧用温和口吻说道:“曾国藩,你抬起头来。”
曾国藩慢慢抬起头来,偷偷看了一眼珍珠纱帘内的慈禧。
见其身穿宝蓝色云锦旗袍,气度非凡,优容华贵。
但却一脸的冷峻,让人不寒而栗。
他赶快又低下头去。
“曾国藩,哀家知道你年纪大了,已经命人给你准备了大椅。你且坐下回话。”
曾国藩有些心慌的站起身来,他跌跌撞撞找到了大椅,用半个屁股坐上了上去。
慈禧“噗嗤”一乐。
她问道:“曾国藩,你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哀家听说你你带人刚刚收复了金陵?可真不容易啊,一晃快两年了,你回家了吗?”
“臣多谢太后关心,老臣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伪忠王和伪幼天王捉到了吗?”
“还没有,我已经派人去追击了。是记名提督李臣典没能拦住长毛首逆,我本欲治他的罪,奈何他与长毛作战,战死了。不过他也是有功之臣,就是他轰开金陵城,带兵第一个杀进去的。”
慈禧面露不悦的神色。
她十分平静的说道:“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李臣典既然误了朝廷大事,就要惩罚,将其官职削去,鞭尸一百。没收其家财。”
曾国藩没想到慈禧如此狠毒。
他不由得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