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刘佳氏的内心活动:福晋这胎又是嫡子……还是三个。
爷那眼神,那语气,像是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他们娘几个。
她的韵儿满月时,爷也高兴,可何曾这样……这样珍重看重,如今她千辛万苦生的孩子,怕是连爷的眼角都入不了吧……
刘佳氏胃里被塞进了一团浸透了醋汁的棉花,那股酸涩和胀痛感让她难忍。
她的指甲不自觉地掐进了柔软的掌心,留下了几个浅浅的月牙印,然而她脸上的笑短暂垂落之后又恢复原样,丝毫没有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有所改变,依旧那般温温和和的。
婉汐将胤祺那下意识流露出的关切以及刘佳氏那强装没事人一般的明媚笑意都尽收眼底。
婉汐先是笑着对胤祺柔声说道:“爷放心,我已经用过了,也是让爷费心了,那汤确实不错。”她的声音略带一丝沙哑。
接着,婉汐抬眼看了一下刘佳氏,眼神含着作为嫡福晋应有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嬷嬷恰到好处地向前迈了一步,她声音平静的陈述:“福晋,您产后身体虚弱,最忌讳的就是劳神伤身。
老奴熬的汤对于温补气血是极好的,晚点再给您添上一味宁心安神的百合莲子茶,睡前饮一盏,睡得安稳,气血恢复得更快。”
这句话在巧妙地传达一个信息,是时候该让福晋休息了。
婉汐听到这句话后,回过神,转头对刘佳氏和那些个来请安的妾室们说道:“嗯,本福晋身体还需要调养。
有些乏了,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你们也先回去歇息吧。”
婉汐的语气虽然温和,但其中送客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刘佳氏自然明白福晋的意思,但她脸上的笑容依旧保持着完美的弧度,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轻声应道:“是,那侧福晋就不打扰福晋静养了,您可一定要好生歇息着。”
说完,她利索的福了福身,然后转身带着宫女离去。
其余妾室紧随其后,纷纷告退。
随着门帘在她们身后轻轻落下,内室的景象也被完全隔绝开来。
就在转身离开正院的一瞬间,刘佳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那一直强撑着的明媚笑意迅速退去。
阳光洒在她水红色的衣襟上,她的眼眸已然暗沉下来。
刘佳氏迈着步伐,缓缓地走进了自己的院子。
她轻轻推开房门,看见正在玩耍的女儿。
走进房间后,刘佳氏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看着女儿那可爱的小脸。
刘佳氏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轻声细语地哼起了曲儿,让女儿在甜美的哼唱中进入更安稳的梦乡。
过了一会儿,女儿的呼吸渐渐平稳,刘佳氏知道她已经熟睡了。
她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走到窗边,静静地望着窗外的夜色。
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刘佳氏的手不自觉地放在了自己的肚子上,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动静。
是的,她又怀上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还是得有个儿子才好啊。”
这句话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是她内心深处最强的一种渴望。
刘佳氏知道,儿子被视为血脉的延续和希望,而女儿面临诸多方面的限制,尽管她疼爱女儿,还是会有压力。
刘佳氏也明白,孩子的性别并不是她能够决定的。
无论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她都会全心全意地去爱他\/她,给予他\/她最好的照顾。
只是,在见过福晋以后,在这一刻,她无法抑制内心对于儿子的期待。
………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三胞胎的百天宴便已悄然来临。
这一天,阿哥所,胤祺那边院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然而,由于身处宫中,诸多规矩和限制使得这场宴会无法像出宫后那般大肆操办。
因此,他们所邀请的宾客并不多,仅仅是自家兄弟(皇子阿哥)以及部分皇室宗亲而已。
宴会现场,男客与女客被分隔开来,各自围坐在不同的桌子。
其中一桌,坐着的是胤祺;而在另一桌,则端坐着盛装出席的五福晋婉汐。
婉汐的发髻高高盘起,上面簪着点翠镶珠钿子,那钿子上的点点珠光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着迷人的光。
她的身形虽然尚显纤弱,但脊背却挺得笔直,整个人显得仪态端庄。
在婉汐的身旁,站着几位嬷嬷,她们的怀中,正轻柔地抱着被包裹在明黄色锦缎襁褓中的小阿哥们。
这些小家伙们安静地睡着,对周围的热闹毫不所知。
毫无疑问,今晚的三胞胎才是这场宴会当之无愧的焦点。
宜妃宫里的首领太监更是亲自到了,他手中都捧着一份丰厚的东西。
这些东西很多,有上等的江南云锦、温润的玉件儿,还有纯金打造的长命锁等等,件件都是宜妃精挑细选的。
那太监一脸笑容,言辞恭谨地说道:“咱家奉宜妃娘娘之命,特来给贝勒爷和福晋道喜。
娘娘说,贝勒爷和福晋喜得贵子,是天大的喜事,特意备下这几件,也给几个小阿哥添添喜气。”
说罢,他便将手中的礼物一一呈上。
胤祺嘴上客气,谢过了自家额娘的赏赐,婉汐也一同谢恩。
太监见状,连忙摆手道:“贝勒爷和福晋太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
咱家还要回去复命,就不多留了,祝小阿哥健康成长。”说完,他便要离去了。
婉汐赶忙让芍药添个红封“荷包”,然后送那太监出去。
胤祺的同胞弟弟九阿哥胤禟,虽因宫规所限无法亲自前来,但也各自派了得脸的太监送来厚礼。
当然还有其他不便前来的,也是派太监送礼。
这些太监们一到府中,便满脸堆笑,对胤祺和婉汐道贺不停,言辞之间甚是热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