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精美的玉镇纸稳稳地压在书案之上,胤祺身着一袭家常的靛蓝袍子,静静地坐在书案后面。
他的眉宇间悄然褪去白日的沉稳,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思虑。
这次胤祺算是大出风头了,他想着自己未来的道路,手指则无意识地摩挲着镇纸的边缘。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五福晋他塔喇·婉汐进来了,后面的宫女端着一个食盒。
等放下之后,取出一只青瓷小碗,装好汤。
婉汐将碗放在书案的一侧,碗中盛着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
“爷,您累了一整天了,快喝口参汤定定神吧。”
婉汐的声音柔和,她的目光落在胤祺那沉静的侧脸上,流露出一丝关切。
“我都听说了……”她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但其中的欢喜之情却溢于言表。
“祖父抱着诰命文书,眼泪差点都止不住,也多亏了爷,此事才能这般顺利的完成……”说着,婉汐自己的眼圈也不禁红了起来。
胤祺听到福晋的话,终于回过神来。
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婉汐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暖和柔软。
他抬起头,迎上了婉汐那盛满喜悦的眼眸,眼中的忧虑也在这一刻渐渐消散。
心头的沉郁稍稍散去,他的脸上重新露出了一抹温和的笑意,缓声道:“他塔喇家此番荣耀,是实至名归。”
话虽如此说,但他的语气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紧紧握住婉汐的手,将声音压低,怕被旁人听到一般,轻声说道:“只是婉汐,此事祸福相依。”
婉汐原本喜形于色的面庞,在听到这句话后,喜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她微微颔首,表示明白胤祺话中的深意,轻声回应道:“妾身自然懂得。
正所谓树大招风,这样大的功劳,虽然得了赏,未必就全都是福气。”
说罢,她反手握住胤祺的手,手指微微用力,给胤祺传递一种力量和决心。
接着,婉汐继续说道:“从今往后,行事比从前小心谨慎些就好了,只要不因为一时的得意而忘乎所以,就绝不会轻易招惹麻烦的。”
婉汐看着胤祺的眼睛,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爷,您放心便是。
妾身心里有数,会管好府中上下,会更加谨言慎行的。”
胤祺很满意自己的福晋,看着她眼底的聪慧和沉稳,他那原本紧绷的心弦,也在这一刻更加的放松了一些。
然后胤祺眼神落在了那摇曳的烛火之上。
“皇阿玛的重赏……”他的声音低沉而又缓慢,在思考着什么,“这不仅是对我的信任,更是一种试探敲打。”
他顿了顿,接着说,“可太子二哥的地位,我是一直知道的。
那句‘行稳致远’……又何尝不是说给我听的?”
他的声音愈发轻了,“我不会犯我不该犯的错的。”
不过府里,胤祺转头看向婉汐,眼中流露出一丝重视,“府里府外,就都要靠你多替我看着了。”
婉汐见状,连忙郑重点头,应道:“妾身记下了。”
她端起桌上的参汤,往前送了送,递到胤祺手边,柔声说道:“爷,先把这汤喝了吧,好好补补。
再难的路,咱们也能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走过的去。”
胤祺微微一笑,伸手接过碗,缓缓将温热的汤汁送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