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村子的人连轴往东川城跑了三趟,总算是凑够了,这个冬天所需要的粮食。
但是过冬的衣物,却还没有丝毫准备。
两天后,林晚再次亲自带队,准备再去一次东川城。
也许是走了几趟,大家对于东川城的路线也熟悉了,自然也不再觉得那么难熬。
林晚让大家分头行动,去东川城里找布行,买布和棉花。
林晚则是带着十个人,去了盐行,又买了一背篓的盐。
之后又买了300斤麦子,500斤黄豆。
林晚觉得没有一个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还是不太行,于是又去买了两匹马。
糊窗户用的纸也买了好几打,然后又还去买了一些水泥,准备拿回去起一座土窑。
这一天下午,整个东川城的布行,都做到了一笔大生意,一个个的全都喜笑颜开,招呼着店里的伙计,把这些货物全部送到他们的板车上。
“城主,咱们东川好像又来新人了,而且人数还不少。”
“半个月以来,他们在城里买了上万斤粮食,还几乎把所有布行的棉花搬空了。”
城墙上站着一个身着玄衣的中年男子,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听说今年南边不仅闹瘟疫,还起了战事,这些人就是从南边逃过来的富户。”
“能一路逃到这里,身边想必是带了不少随从,只要不危害到东川城,就不用管他们。”城主说道。
林晚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但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在乎。
只要他们能够在这里安定下来,食物方面能够自给自足,那他们以后进城的次数恐怕也会减少。
一行人高高兴兴地回到村里,村里的女人们赶紧把棉花和布皮全部卸下来,搬进屋子里。
“这两天我们早就给大家量好尺寸了,就等着棉花和布匹回来呢!”
“哎呦!糊窗户的纸也买回来了,我这就去搞两碗米糊,赶紧把这些窗户纸全部糊上,要不然晚上一吹风还挺冷的嘞!”
“水泥也买回来了!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建窑了?要是真的能够把窑建好,那咱们以后的砖头瓦片就不用再找别人了!”
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林晚忙里偷闲清点了一下,还剩下的钱,不免心情有些沉重。
这些钱是大家的钱,林晚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现在的处境:“虽然粮食买回来了,御寒的衣物被褥也有了,但是咱们的钱却所剩无几了。”
“现在这剩下300两银子了,这些钱,还要等着来年来春用来买种子用。”林晚说道。
不过,大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过,反而是高兴。
“嗐!这有什么,再苦再难的时候,我们都过来了,这不是还有三百两银子吗?买种子哪需要这么多钱,绰绰有余了。”
“是啊,过冬的粮食有了,衣服被褥也有了,只要等到来年开春,把地种上,咱们就算是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再说了,我们还可以做糖果去卖!等到明年没钱没粮,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还有一门手艺活呢!”
大家都很乐观,林晚也被他们感染了:“好!更苦更难的日子,我们都走过来了,没道理现在有吃有喝了,我们还会倒下!”
北方的大雪果然来得很突然,这才刚刚入冬,居然就已经开始下起了飘雪。
好在这两天,大家紧赶慢赶,总算是把该做的被褥都做好了,漏风的窗户也全部糊上了纸。
土窑也垒好了。
至于过冬的衣服可以慢慢做。
现在没衣服的,就每天缩在被窝里。
有衣服的就在外面干活。
土窑建好之后,就已经下雪了,林晚也不好浪费大家的人力物力,让他俩在这个时候烧瓦片。
烧瓦片这事,只怕是要等到来年开春了,毕竟温度不够,也是会影响烧制的。
不过现在也有别的活可以做。
比如,林晚想用买回来的黄豆做一些豆腐,但是苦于没有石磨。
于是就得辛苦大家,手动打磨一个石磨了。
还有麦芽糖和笑脸糖果,也可以趁着现在雪还不大一并做了。
做糖果难的就是等待发芽的时间,好不容易地把糖果做好,林晚还想去一趟小山村。
宁阳看林晚又来了,不禁有些发怵。
宁阳可观察过,这些天林晚他们村子里的人出行,每次都有好多好多人,而且每一次似乎都会添上一些新面孔。
她买了这么多粮食,也不知道他们村子里到底有多少人。
宁阳有些杞人忧天地想着,希望这位新邻居是一个好相处的性子:“林晚,你怎么又来了?我知道的,都已经跟你说了。”
林晚笑道:“你放心,我们都是良善之辈,没有什么歪风邪气的想法。”
林晚把手里提着的篮子放在桌上,笑道:“这里有一些糖果,我们初来乍到,希望我们以后可以相互扶持。”
宁阳看了一眼篮子里的糖果,他可不是没有出过几次村的村民,他从前可是在东川城里读过书的。
就算不知道这种糖果价值几何,但总归肯定是不便宜的。
这哪里是一些糖果?
这一篮子糖果,恐怕至少也得需要十两银子才能够拿下!
宁阳吓得倒吸口冷气,他虽然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他还是懂得。林晚突然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宁阳心里咯噔了好几下。
宁阳赶紧说:“咱们现在也算是邻居了,能帮忙的,我肯定帮,但实在没有必要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林晚笑道:“无妨,收下吧,这次来也确实是有事想麻烦你,你不收下这些糖果,我也不好意思开口。”
宁阳把篮子上的布襟盖上:“你有什么事情直说就好。”
林晚说道:“宁村长,你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这周围是否还有其他的村庄?”
宁阳摸不准林晚打听这个是想做什么:“你问这个是……?”
林晚解释道:“一来是因为我初来乍到,所以想多了解一些周围的情况;二来是因为,我们村子人多,平常对付一口倒也无所谓,但是过年总得有点肉才行,我想在村子里买一些活牲回去。”
宁阳了然:“其实还有一个村子,就在我们村子十里之外,他们村子里的人也都是良善之辈,没有什么坏心眼的,以种田打猎为生。”
林晚又道:“不知道小山村有没有可以卖的活牲?我可以用东川城的市场价来购买。”
宁阳犹豫了一下:“那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牲口?”
林晚说道:“鸡鸭鹅,牛羊马都行。”
林晚他们在小山村买了50只鸡,30只鸭,还有十头羊,三头牛。
走之前看到宁阳家里的大黄狗刚好下了一窝崽,便也挑了一公一母。已经两个月大了也好养活。
这出来一趟,居然又花了100两银子,林晚自己都觉得自己败家。
但是为了给大家补充蛋白质,为了畜牧业的发展,这些钱又是不得不省的。
当天回去,就宰了30只鸡,给大家都加了餐。
不过被拔下的鸡毛,林晚却让他们好好收着。
准备以后做一个羽绒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