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三年七月,胤?带着年世兰一起跟随闲不住的康熙出发巡幸塞外。
而恰逢良妃去世三周年的忌日,胤禩便未能随侍左右。
年世兰自是想起了今年那呼之欲出的毙鹰事件,在离开前也提点过胤禩尽量避免选用活物来讨康熙的欢心。
但已经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总是想着自己会是特别的那一个,尤其是知道自家皇阿玛喜好的胤禩,思索再三还是按照和幕僚商量好的章程行事。
当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胤?的表情难得带了些怒气。他从未见过如此执拗的人,实在浪费自家福晋一番好意。
不过,虽然看不大上胤禩,但这几年被伺候的实在舒畅,也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叫八哥无辜受到牵连。
康熙冷笑一声,本就像按下静音键的帐篷更是连众人的呼吸声都悄不可闻。虽是发怒,但细细听来年世兰还是能品出来一分的平静。
想来刚刚扶持起来的胤祥和前头的几位靶子不同,他务实又从不和胤禩起争执,即便被动的被放在胤禩的对立位,也总是会寻求更优之举。
而胤禩的野心膨胀,拉拢了大半个朝堂的大臣,便是一份结党营私的名头,就叫康熙万分不喜。
再加上对于年迈且重视君权的康熙而言,象征勇毅吉祥的海东青被作弄的奄奄一息,那分明是老八盼其死亡的诅咒。
就算知道其中定有胤禛的手笔,但老四已然只剩一个空架子,无儿无女没有绵延子嗣的价值,左不过是任由他摆弄的傀儡,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胤禩。
康熙冷眼扫去,带来的朝臣有大半都是站在胤禩那一头的,下注十分积极。
“安华,你觉得老八这是何意啊?”
在场的人有些诧异皇上对于安华郡主的重视,也有轻轻松了口气的。谁不知道安华郡主一家和八贝勒关系不错,就算不能叫皇上消气,最起码不会火上浇油。
年世兰总觉得自己身上带着点倒霉催的女主光环,不然为什么总能在人堆里精准的选中她这个无辜的看戏群众呢。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觉得八哥若是知道手下的人这么不当使,怕是要亲自抱着这两个海东青赶路了。”
她并没有选择为胤禩辩驳,毕竟这一对海东青眼看着就有点死了,不管是被栽赃还是被陷害,手段差人一步就要认。
康熙紧绷的唇角松了松,抬手点了点年世兰的方向,没有多说什么。
对于这两只鹰,也只是挥挥手让人带了下去。
众人摸不着皇上那息怒不定的命脉,只能提着一颗心陪着笑脸把塞外的流程走完。
等回到紫禁城,已经是大雪铺满绿瓦,战战兢兢等着处决的胤禩再次站到康熙面前,那深不见底的眼神和完全没有了慈爱的笑脸不用说,胤禩自己就猜到了自己的下场。
好在年世兰的到来叫胤禩被迫当了回真正兄友弟恭的好哥哥,甭管是为了自己那点利益给胤?等人收尾,还是掺杂了一点真心,总之能真切为兄弟们做事的,也只有他和胤祥两个人。
那些难听的话终究被康熙咽了回去,只是那一句:“不知君父大义,断不可立为皇太子”,还是叫胤禩受了打击。
八贝勒变成八阿哥,禁足一年,罚俸三年。比原来的下场,要好太多。
至此,朝堂上的形势几近明朗,唯一还活跃在帝王身边得以重视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
接连立了几个大功,胤祥却不愿居功,把唾手可得的功劳小头平分给了跟着他做实事的大臣,大头直接给了皇上。
从十三阿哥到怡亲王,胤祥走了很漫长的一条路。跟随太子时虽然不算得皇上重用,但只要他不犯错,日子过的较其他兄弟们都算快活。
但自四十七年一废太子后,胤祥也算是尝遍了人情冷暖。就连他敬重的皇阿玛都在十三阿哥府隐形了,更别提其他人。
废太子倒是想要关照,但一个宫里一个宫外,皇上本就因为胤礽当时的势力过大有强烈的戒备心,怎能任由胤礽的人手去接济胤祥。
那几年胤祥真正做到了吃福晋的喝福晋的穿福晋的用福晋的。正常男人都有过不去这一道坎的心情,何况是皇子。
所以即便如今康熙给了他莫大的尊荣与权势,胤祥也并没有太过激动。
一是尝过了君父的冷情,二也是见多了兄弟们的下场。
除却康熙交代的差事,胤祥从不插手其他的政务。反倒是闲暇时更愿意去敦亲王府和咸安宫门口坐上一坐。
至于年家,该送的谢礼已经在安华郡主的口袋里了,胤祥对哥哥的妻族外家并没有什么不该有的占有欲。
康熙对胤祥惦记胤礽这一举动还是很满意的,有能力也懂得关爱兄弟,在他看来,比曾经有些看好的胤禛,要好太多了。
说到胤禛,康熙突然想起这个基本没有了指望的儿子。
“梁九功,老四最近在干什么?”
教出这样一个儿子,康熙这张老脸也觉得面上无光。算计兄弟,苛待儿子,甚至还惦记过安华,后院的那几个女人他也没弄明白过,真是活该到了这个地步。
梁九功弓着腰语气平缓的回话:“雍亲王近日住在西郊的东华寺,听说住持是一位得道高僧。雍亲王沉迷与之交谈佛法,已经有好些日子了。”
胤禛是个佛道双修的,听说还爱好种地。但其实这些人设在当时胤礽胤禔等人争破头时还有些看头,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只剩独苗苗胤祥后,这些小动作就显得格外的虚伪。
“讨论佛法?到底干什么去了?”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康熙不爱听,他倒也不是坚定的无神论主义,只是一般需要求神拜佛的时候,都是有所求的。不然你看老十两口子为什么不信这玩意儿?因为他们不用求就有大把的好日子。
“据说这位了凡大师博古通今能掐会算,雍亲王想来只是求一个前程。”
到底做了那么多恶毒的事,却仍旧在亲王位子上坐着,胤禛难免还有野心在激荡。
康熙提起笔撇了撇嘴,光是没有儿子这一点就连孝子的名头都算不上了,还想要求前程?求什么前程?给他这个皇阿玛陪葬的前程吗?
“去给老九和老十送个信儿,好歹老八也帮了他们不少,总得叫他们知道谁把老八害到这个地步的。”
身为皇帝,收拾这样一个刻薄寡恩脑子不清醒的儿子难免有些跌份。
反正胤禟和胤?闲着也是闲着,又致力于找事。正好把老四交给他们处理,没有了老八,两个人行事难免不那么周全。他再一网打尽,把这两个不孝子顺便骂上一顿,简直是完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