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十四阿哥胤禵如胤禛所愿被圈禁在府,但康熙并非是眼瞎心盲的,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大局观没有人性的儿子完全放弃了指望。
再加上尚书房那头总有些不入耳的消息传来,康熙已经在打算是不是给可怜的孙儿换一个阿玛更为妥帖。
第一个察觉到康熙态度有所松动的,是九阿哥胤禟的儿子,弘晸。
六岁的皇家阿哥,已经是知事的年纪了。再加上胤禟并不会刻意的避讳这些算计,也叫弘晸对自家这一方的大人们的盘算,心里头有自己的计较。
“弘旺安安稳稳的就是了,比不得弘晸和弘暄机灵。只要身子骨结实,我和你八哥,也就不惦记旁的了。”
八福晋无子,所以对弘旺格外的紧张些。偏弘旺的身子也不大好,阴天下雨季节交替,总会染了风寒咳嗽甚至发起高热。
即便有野心,胤禩也不得不承认,在子嗣方面,弘时最起码还占了一个健康。
可惜啊,健康的不聪明,聪明的怕立不住。
机灵的孩子谁不喜欢呢?八福晋摸着弘晸的小脑袋瓜眼底藏着深深的羡慕。
“大些就好了,皇家的孩子都金贵,咱们精细养着,总会好的。”
九福晋虽然对自家爷们总去八贝勒府献殷勤很不痛快,对于拿了好处脾气有些泼辣的八福晋也不甚熟络。但如今形势又不完全做了那冤大头,上头那些本该大展宏图的哥哥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说不准今后他们这几家是个什么造化。
八福晋轻笑着摇了摇头,不打算继续说这个话题。
她看向和弘暄逗趣的年世兰,好奇的拉住她的手轻轻一拍:“你和老十还年轻,现在要个孩子恢复的也快些。”
自从安华嫁进来就没有闲着,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拖累着小两口,如今局势渐稳,皇上的身子骨也还算硬朗。赶紧要一个,也能争取一个赐名。
虽说算不得什么大的荣耀,起码名头好啊。
趁着老十这波受罪委屈还热乎着,安华救雍亲王的名头也还在京城上头飘着,独一份的赐名总好过集体挑字的强。
“再等等,西洋那福寿膏太过腌臜,谁知道那东西会不会对身体有其他残留的危害?还得是我们俩都好好儿的,孩子才能好好儿的不是?”
年世兰本人不过十八九的年纪,连二十岁都没有,胤?府上又不是没有阿哥,正经的婆母也不在了,要不要孩子的,根本没有压力。
这话说的也是,八福晋也不过是想着有个自己的儿子更稳当些罢了。
“这要了孩子,还得费着心神。瞧四哥家那个弘时,上次见面还会打招呼 ,如今连头都不敢抬了。”
雍亲王府实在热闹,胤禛恨不得弘时即刻变成过目不忘的神童,背诗背书写文章作画,一样不落的往孩子脑袋里塞。
而继福晋宜修更是会折磨人,虽然太医没有把话说死,但他们基本默认了胤禛没有生育能力的事实,所以底下的妾室直接进入养老模式时,宜修所有的精力就都用在了弘时身上。
晚上胤禛检查了背书还不算完,还要去宜修那里再背一遍,磕磕绊绊的不能叫宜修满意,还要拿戒尺抽手心。
小小的弘时被折磨的像个火柴棍子,只有亲娘李静言心疼,可是她人微言轻,除了能抱着弘时哭一哭,偷摸给塞点点心 ,其余的什么也做不了。
“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要我说就金尊玉贵的养着,只要能认得字不做个睁眼瞎,今后袭爵了好日子多的是,何苦这样作践孩子?”
九福晋一开始就没有对那个位置的野望,所以对雍亲王夫妻俩的做派十分的不解。按照正常人的理解,一个皇子那处受了伤,那就和皇位完全没关系了,保护好唯一的独苗苗今后不至于断了香火才是正经。
年世兰招呼来了奶嬷嬷,带着弘暄,弘晸和弘旺下去吃点心,该听的都听了,剩下的,小孩子们可以去玩儿点童年该有的乐子了。
“一个亲王爵位,你瞧咱们好四哥能满足吗?”
胤禟和九福晋同时撇了撇嘴,胤禩和八福晋却暗自升起了不安。
都是一个独苗苗,老四是明着不行,而胤禩却是没有出事也不大行。
“一直觉得安华通透,比咱们都看的远。”
胤禩吸了口气,一直顶着的那精气神突然被戳了个小小的眼 ,不自觉,却日益有着小小的变化。
“世兰自然是好的,八哥你羡慕不来。”
也就是在场的八福晋和九福晋都不是心眼小的,胤?这张嘴真是一天不得罪人就难受。
现在老四是动不得,毕竟看着不老少的兄弟们,已经不剩几个能顶事的了。再把明牌上损了生育的老四弄下去,那上头皇阿玛的怒火,可就不是他们能承受的起的了。
胤禩微微放松靠在椅子上,好看的手指不自觉的敲着手边的桌子。
“十三也得了重用,他素来和太子关系不错,呵,真是越来越乱。”
面色带了些许疲惫,要精心躲开自家皇阿玛设置的陷阱,还要提防身边虎视眈眈的兄弟 ,就连关系不错的弟妹,好似都有深意。
入耳的一句话胤禩能揣摩七八层深意,还要维持自己无懈可击的人设,实在是累的慌。
走到这一步,不是想退就能退的,身后的势力,多年在皇上那里做下的态度,早就被裹挟着无法抽身了。
所以年世兰并不浪费口舌劝说胤禩放弃,只轻轻提点了一句:“好在十三和老四不一样,你也稍稍喘口气。”
胤禩虽然觉得安华的话里有话,但此刻已经满脑门子的官司,一边是弘晸弘旺几人推动弘时一事的梳理,一边是皇上拉拔十三的用意。只能揉了揉额角,从字面上表示自己理解了年世兰的意思。
十三有十三的好,最起码为人光明磊落。
聚在一起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闲话几句中表达一下对下一步的希冀。
接下来,就是小孩子们的发挥了。
可怜的弘时被热心的哥哥弟弟包围着还是瑟瑟发抖,那是昨晚被宜修怒其不争痛骂的后遗症。
“咱们去找皇玛法,弘时哥哥太可怜了!”
弘晸也不全是因为大人的刻意洗脑,虽然他的阿玛没什么人情味,但对待兄弟上实在没的说。耳濡目染,弘晸对于自己认可的兄弟,还是很有爱的。
“我,我不敢。”
弘时低着头,小声又倔强的站在原地。
可惜他因为背不出来书被罚的只能喝汤,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轻松被带了出去。
看着快要没了人样的孙子,康熙实在无法想象这是亲生父亲能做出来的事。
“弘时,跟玛法说 ,是不是没能好好吃饭?”
康熙是有带孩子经验的,他愿意哄孩子时,是有那么一点点点点点亲和力。
弘时低着头,身子不由自主的随着康熙的靠近而颤抖:“昨天,昨天的书没有背会,额娘,额娘不许吃。”
康熙看了眼梁九功,主仆好几十年,十分的有默契。
弘时吃东西的丁点空隙,胤禛和宜修如何‘望子成龙’的作为就出现在了康熙的御案上。
他深吸口气,不想承认这样寡鲜廉耻的人是自己儿子。
“朕记得,永绥没有子嗣。就,把弘时记在三等辅国公将军永绥的名下,承其爵位。”
永绥是恭亲王常宁的第一子,在康熙二十五年离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虽然爵位不高,但弘时安安分分的,靠着兄弟们的情分,好吃好喝安稳做个富贵闲人是不会有问题的。
圣旨一下,雍亲王侧福晋李静言也‘病逝’,一同搬到了康熙新赐的府邸,再也不用抱着弘时哭了。
而胤禛和宜修,一场算计终成空,没有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