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玻璃门时,门上的风铃叮铃铃响了一声。店里的音乐很轻,是舒缓的钢琴曲,空气中弥漫着新衣服特有的、淡淡的布料香。导购员立刻笑着迎上来,徐尽欢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自己逛就好。
两人径直走到挂着秋装的区域,那件樱花色外套就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徐尽欢伸手摸了摸布料,质地柔软得像云朵,她拿起最小码在身前比了比,转头对江寻说:“这个尺寸应该刚好,她今年长个子了,但骨架小。”
江寻没说话,只是在旁边的货架上翻看着。他拿起一条浅卡其色的背带裙,裙摆处绣着小小的雏菊图案,说道“配这个怎么样?秋天穿刚好,里面搭件白色打底衫就行。”
徐尽欢凑过去看了看,点头说道“不错。”
他们像两个认真的采购员,在挂满衣服的货架间慢慢踱步。徐尽欢拿起一件浅紫色的针织开衫,说道“这个颜色显白,她皮肤随她妈妈,穿紫色好看。”
江寻则挑了条带小熊图案的牛仔裤,裤脚是微喇的设计:“这个裤型舒服。”
导购员在远处看着这对夫妻,一个仔细比对颜色,一个认真查看尺码,时不时还低声讨论几句“这个会不会太花哨”“那个料子会不会扎皮肤”,忍不住偷偷笑了——很少见这么细心的男士,看这架势,多半是疼自家小姑娘的。
最后,他们手里拎着的购物袋渐渐鼓了起来:除了那件樱花色外套,还有背带裙、针织开衫、牛仔裤,甚至还有一件印着小兔子的纯棉t恤。
徐尽欢翻看购物袋时,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她好像还缺双配外套的鞋子。”
江寻看了眼腕表,说道“隔壁商场有家童装鞋店,顺便去看看?”
穿过一条街,就是那家综合性商场。比起街边的小店,这里更热闹些,电梯口挤满了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直奔三楼的童装区,除了鞋子,徐尽欢又在一家饰品店停住了脚步。
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女孩饰品:亮晶晶的发夹、编着彩绳的手链、印着卡通图案的发圈……徐尽欢拿起一对粉色的蝴蝶结发夹,上面镶着小小的水钻,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说道“这个和那件外套很配。”
江寻“可以,小女孩都喜欢这种亮晶晶的。”
两人又挑了几样,不知不觉间,已经很晚了。
徐尽欢拍了拍江寻的胳膊,说道“差不多了,回去吧。”
江寻点头,两人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往商场外走。晚风比刚才凉了些,吹得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徐尽欢晃了晃手里的袋子,能听到里面饰品碰撞的轻响,像小铃铛在唱歌。
两人并肩走着,身后的商业街依旧灯火通明,橱窗里的星星还在玻璃盒子里眨着眼睛。那些为一个小姑娘精心挑选的衣物和饰品,被妥帖地放在购物袋里,带着两个人的温度,朝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
夜色温柔,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仿佛已经能预见到,明天清晨那个扎着樱花色蝴蝶结的小姑娘,眼睛会亮得像此刻天上的星星。
餐厅暖黄的灯光被甩在身后,曲筱绡站在路边,看着赵启平的车汇入车流,指尖却还残留着手机冰凉的触感。几分钟前,她趁着赵启平转身替母亲挡开夜风的空档,将他的手机塞进了他休闲外套内侧的口袋——屏幕上跳动的通话界面,正无声地连接着她此刻攥在手心的另一部手机。
“妈,您坐稳了。”赵启平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医生特有的沉稳,混着引擎的低鸣,清晰地钻进曲筱绡的耳朵。她靠在路灯杆上,假装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实则把听筒贴得更近了些。
晚风掀起她的裙摆,带着秋季特有的微凉。曲筱绡撇撇嘴,心里那点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赵启平总说他妈对她“挺满意”,可饭桌上老太太那眼神里的掂量,她可没漏看。与其猜来猜去,不如亲耳听听,这“满意”里到底藏着几分真心。
车里的沉默没持续多久,赵妈的声音便悠悠地飘了出来,像杯温吞的茶:“刚才那餐厅的菜,油太重了。不过小曲那孩子,倒是挺有个性。”
曲筱绡的指尖微微收紧。
“她啊,是个性太鲜明。”赵启平的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却又藏着不易察觉的维护,像是在说一件让人头疼又舍不得放手的宝贝。
“鲜明是好事,年轻人嘛,有冲劲。”赵妈的语气顿了顿,车速似乎慢了些,“可启平,妈得跟你说句实在话。谈恋爱是风花雪月,婚姻却是柴米油盐。激情烧得再旺,也有熄的时候。日子长着呢,熬到最后都是枯燥。你可得有点远虑,别被一时的新鲜冲昏了头。”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刺了曲筱绡一下。她嗤笑一声,在心里嘀咕:枯燥?跟赵启平在一起,怎么可能枯燥?
“妈,我心里有数。”赵启平的声音沉了沉,“能走到一起,本就不容易。再说了,人哪能跟病理切片似的,一成不变?”他顿了顿,像是在认真琢磨措辞,“远虑是该有,可太依赖远虑,反而容易钻牛角尖。人是活的,变数多着呢,说不定走着走着,就走出新路子了。”
话音刚落,听到口袋里的手机响动,掏出来看到的确实曲筱绡的通话中。赵启平顿时生气地想要对着电话里的曲筱绡说什么,被眼尖的赵妈看到后,拦住了。
一阵沉默后,是赵妈轻轻的叹息,说道“你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什么事都自己掂量着来。妈不说多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嗯。”赵启平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单音节,那声气音里的火气,几乎要把电流烧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