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是最原始的料理手段,也是此时肉食极为常见的烹调手法,房家自然不缺烤肉用的东西。
葛明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不过挖坑烤鱼,多年没这么操作过了,葛明居然有些心痒痒。房家的调料齐全,不少都是葛明贡献的。让房遗爱去厨房拿调料,让薛礼找了一个铁锹,就在水榭附近挖坑。
杀鱼的事有小猴子,葛明现在是能不亲自动手就坚决不动手,已经被万恶的封建社会腐蚀坏了。等到准备工作做好,房遗爱也把调料拿过来了,这货也不认得调料,一股脑把能拿的全都拿了过来。
清洗干净的草鱼已经从鱼背抛开,用布把鱼身体上的水分擦干,涂抹上油和各种酱汁,撒上一些孜然粉稍稍腌制一会。
生好了炭火就可以串起来烤了,不过一刻钟的时间,香味就在水榭弥漫了。鱼肉很容易熟,不过要烤的时间久一点才比较好吃,否则没有一点嚼头,也不会入味。
又过了一刻钟时间,在房遗爱滴滴答答流口水时,几条鱼总算烤好了。
正在房遗爱打算开吃时,房玄龄到了水榭。
房玄龄公务繁忙,今天算是回家早一些的,打算到了家中检查检查孽子的课业。还没到书房就看到水榭方向在冒烟,等到了水榭居然有一股香味。
房玄龄就知道孽子房遗爱没做好事,不知道又在做什么妖。
到了水榭才发现葛明居然也在这里,一群娃子居然在烤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肯定是这个逆子的主意,千万不要把宝贝徒弟葛明带坏了。
“孽子,在做什么?不好好读书,想要放火不成?”
房玄龄的话吓了众人一跳,房遗爱手里的烤鱼差点丢在地上。
葛明心中暗道不好,没等房遗爱说话,葛明赶紧站起来给房玄龄施礼。
“拜见恩师。”
房玄龄摆摆手,示意葛明不用施礼了,一指房遗爱怒道:“可是这个孽子的主意?”要说还真是这个孽子起头的,但是葛明也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葛明赶紧说到:“恩师请听学生一言。”
“葛明,你说。”
“学生来时师弟刚才在背书,好不容易才把尧曰篇和宪问篇背了下来。师弟突然。。。。。。”葛明本想说背书背的累了,想要吃点东西。
没等葛明说完,房玄龄不可置信的问道:“这个孽子把尧曰篇和宪问篇背了下来了?”
“那是自然,恩师要是不信就让师弟背诵一遍。”葛明对房遗爱使了使眼色。
房遗爱自然会意,拿着烤鱼开始背诵起来,居然一字不差。。。。。。
房玄龄原本不可置信的表情变成了惊喜,心中有一种祖宗总算显灵的感觉,甚是欣慰。只是看到房遗爱手中的鱼,又出现了新的疑问。
打压式的教育,就算父母再开心也会埋在心中,此时房玄龄的表情又变成了严肃,虽然心中不知道多高兴。
“算你这个孽子今天有长进,手中的烤鱼是怎么一回事?”
房遗爱用讨好的表情说到:“父亲大人,孩儿看到师哥的时候想到父亲说过师哥怎么孝顺他父母的,为了让父母吃上好吃的做了很多东西出来。让孩儿备受启发,孩儿深知父亲、母亲不易,所以跟师哥学了烤鱼,打算孝顺父母。”
“这条鱼孩儿正打算去给母亲送去,没想到父亲大人回来了。父亲,趁热赶紧尝尝,这是孩儿第一次做吃食。”
人才啊,葛明差点被房遗爱这番说辞震惊死,这小子比自己还会说瞎话。。。。。。
房玄龄听到房遗爱如此说,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些年血雨腥风都过来了,别说掉眼泪,眼圈都没红过,没想到差点被这个孽子弄哭了。
房遗爱走到房玄龄面前,恭恭敬敬的双手捧着烤鱼。
房玄龄接过烤鱼,顺便又让下人把还插在坑边上的烤鱼全部拿走了。房玄龄此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儿子给我烤的,没你们的份儿。。。。。。
于是带着全部烤鱼,直奔内宅而去,留下葛明众人原地发呆。
等到房玄龄走远了,葛明对房遗爱竖起大拇指。
“师哥,烤鱼都没吃上。”房遗爱感觉很委屈。
葛明微微一笑,这时候还想着吃烤鱼,说到:“多大事?明天师哥让人给你送就是了。”房遗爱这才开心起来。
房玄龄手里拿着一条烤鱼,身后下人拿着两条,急匆匆回了内宅。
葛家的小吃食也味道绝佳,让卢氏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心里说着不能再吃了,奈何还是管不住嘴。
看到房玄龄进了房间,卢氏起身笑着说到:“老爷,今天回来的居然比往常早些,看来老爷是有口福的人,这是葛明送来的吃食,赶紧尝尝。”
等仔细看过房玄龄,卢氏才说到:“老爷,手上怎么拿了一条烤鱼?您眼圈怎么红了?”
房玄龄拉着卢氏的手,笑着说到:“夫人,咱家孽子有出息了。”
“嗯?妾身刚把家法交到葛明手上,难不成这孩子教人有方,这么快就有效果了?”
“家法?葛明?”
“是啊,妾身经常听你称赞葛明,想着同龄人更有话说,就拜托葛明管教遗爱,还把家法给了葛明使唤。”
“哎呀,难道说那个孽子转了性子是葛明的功劳?”房玄龄太了解房遗爱了。
“老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房玄龄把房遗爱背出了尧曰篇和宪问篇,足足两千字,还有居然跟葛明学烤鱼,打算孝敬父母的事情说了出来。
卢氏听后眼泪都掉下了,任凭房玄龄多理智睿智的一个人,看到原来的孽子居然懂事了,眼圈也红了。就如同葛明刚穿越时,傻儿子变好了,父母都不会怀疑,觉得祖先仙灵而已。
房玄龄觉得葛明这个弟子算是收着了,多好的弟子呀。
房玄龄夫妻二人,把几条烤鱼全部吃完,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烤鱼。。。。。。
葛明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前往内宅打算告辞,恩师和师母吃过烤鱼之后,估计晚上也不想吃饭了,估计不会留自己吃饭。
“弟子拜见恩师、师母,弟子今日多有打扰,特来告辞。”
房玄龄笑着说到:“原来你师母给你了家法,难怪那个逆子突然开窍了一般。为师也经常使用,为何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何道理?”葛明心说我怎么知道什么道理,我又没儿子,更没人给做过爹。
葛明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说说。
“恩师、师母,师弟其实非常聪慧,只是偶尔耐不住性子,而且好动不好静。一味地强迫他读书,不如让他一边玩耍一边读书,反而能够读的进去。”
房玄龄疑惑的问到:“葛明,凡是学术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耐着性子苦读的。一边玩耍一边读书,为师还是首次听到。”
“恩师,读书应该劳逸结合,目不窥园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本就无法抹杀。”房玄龄看着葛明说的振振有词,这才想到葛明就是所谓劳逸结合的典范。
“为师听说你在临渝时,每天最多看书半天,下午从不看书,难道也是劳逸结合?”
葛明点点头,说到:“恩师,学生了解自己的性子,也不是坐得住的人。正因为知道下午可以玩耍,所以上午才能静下心来读书。要是知道全天都要读书,学生一点也坐不住。”
“一整天的收获还不如半天,所以还不如读半天、玩半天,这样反而有更多收获。”后世的孩子有课间操、有体育课,还有周末,闷头读书根本就不是一个孩子能做到的。
房玄龄居然觉得葛明说的很有道理,这就是所谓的同龄人了解同龄人,尤其是葛明这种聪慧的孩子。
“葛明,家法你就好好收着,以后帮着为师和你师娘管教遗爱。”
“是,弟子遵命。不过弟子下午跟师弟说过假说,弟子说恩师打算增加一套家法,小错用戒尺,大错用棍子。”
房玄龄一听葛明这小子真够狠的,卢氏也有些心疼,权衡之后还是觉得葛明说的有道理。对于房遗爱这种逆子来说,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要是有用早就好好读书了。既然道理讲不通,那就用打的,疼总能记住吧?
房玄龄说到:“既然如此,那为师就增加一套家法,戒尺怕是真的镇不住这个逆子。”卢氏虽然不情愿,此时也只能同意了。
葛明笑着说到:“恩师,弟子本意就是吓唬师弟的,未必真的增加家法,瞒着师弟也就是了。”
房玄龄听后不住地点头,没见过的家法才是最唬人的。。。。。。
葛明这才告辞出来,果然没留自己吃顿饭,恩师太小气了些。葛明又跟房遗爱告辞,答应明天让人送点美食过来,房遗爱这才依依不舍的跟葛明告别。
。。。
葛明到家的时候福伯送来拜帖,原来是魏高明和李惠褒两人的,约葛明次日去看铺子和庄子,葛明没想到这哥俩这么积极。只是在拜帖后面写明了让葛明多带些吃食,看来这两个家伙不光是为了做生意。
次日一早葛明就让张春来和荣婶多准备一些吃食,各种糕点、馃子多准备一些,什么叫花鸡、炸鸡柳这些比较方便携带的吃食也多准备一些。
说起叫花鸡葛明就想到了房遗爱,让人做好之后想给这个家伙送点过去。既然要送就多送一些,还有恩师和师母的,连没见过面的房遗直也不能忽略了。
已经过了巳时,葛明觉得应该出发了。今天太阳高高的,天气十分酷热,于是葛明带上不少硝石、凉开水、饴糖等东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又不是后世,夏天热了渴了走到哪里都能买到各种冷饮,这年代街上最多有卖软饮的。
从尉迟家所在的崇仁坊出来,往西走一点就是朱雀大街,这条大街宽的有些离谱,足有后世的百五十米宽。街边店铺林立,是整个长安最繁华的一条大街。
从朱雀大街一直往南,就到了明德门,出了明德门就算出城了。葛明跟魏高明和李惠褒约定的在此见面,希望自己别迟到了才好。
出了城门找个阴凉的树下把马车停住,看着来往的人群,左看右看也没见到魏高明的踪迹,李惠褒也是不见踪影。
这让葛明十分恼怒,这两个家伙居然迟到了,葛明最讨厌别人迟到,当然自己迟到是能够原谅的。
约莫等了足足半个时辰,这大热天的等的焦急,就在葛明打算铺开摊子弄点冰水时,魏高明、李惠褒、魏高志总算出现了,后面还跟了不少随从,阵仗非要搞这么大吗?
葛明再看看身边的几个,感觉自己是不是太低调了?咱也是纨绔子弟啊。
李承乾赶紧从马车上跳下下来,对葛明不停的施礼道歉:“明哥儿,家中有些事情耽搁了,实在抱歉。”
李惠褒、魏高志也都对葛明道歉,葛明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于是很爽快就原谅了这三人。迟到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事,以后自己只要迟到了就拿今天的事来说事儿。
“高明、惠褒、高志,这是哪里活?我刚好在此处看看风景,看看来往的行人,别有一番乐趣。”
李泰不解的问到:“明哥儿,看行人有什么好看的?你不热吗?”这个胖子从来都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完全不是个会聊天的人。
“惠褒,你看行人中这么多的胡人,这些人不远千里来到长安,这足以说明了大唐的强盛。”
“何解?”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正因为大唐的强盛,才会吸引到周边的外国人。否则,自己国家的人都会往外跑。”
李承乾说到:“正解,确实如此。”
葛明又接着说到:“至于惠褒说的热不热,本小郎君快要热死了。有没有带冰凉的软饮子?赶紧给哥哥来点。”
还别说,李承乾真的带了,赶紧让随从给葛明捧过来一坛。葛明抱着坛子感受到了冰冰凉,要说还是大户人家,有冰窖藏冰。
让小猴子拿出了几个小碗,给每个人都分了一点,一股清凉入肚,总算感觉舒坦了一些,众人这才开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