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百姓淳朴厚重,任劳任怨。
哪怕被官吏大户压榨的每日劳作不休,只要还有口饭吃,便依旧对明天充满向往,自我调节能力极强,乃是统治者最喜欢的百姓。
但就是这种看似温良无害的百姓,在面对异族入侵,往往会爆发出令敌人胆寒的恐怖凝聚力和战斗力。
蒙古入侵山西数月,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百姓翘首以待王师。
可官军却畏缩不前,说是击退蒙古,不如说是礼送出境。
整个晋北本就被前番二王造反和蒙军劫掠祸害的够呛,这次蒙军北返又来个二次劫掠,那还能受得了!
朝廷只顾守城,完全指望不上,百姓便要自救!
一时间各地以宗族为单位,以堡垒山岭等天险为依托,砍木为枪,拆门为盾,组成大大小小的民兵队伍,与蒙古游骑周旋。
今天砍个蒙古游骑,明天烧点草料,战事烈度不大却有效的支援了正面战场,也给蒙军带来的极大的麻烦。
张二牛,孙铁柱,李大虎等等民间义勇也声名鹊起,在民间威望日隆。
这个情况引起了陈巡抚的注意,私下找唐师爷问计:“民间义勇如火如荼,本官很是欣慰”
“可若任其发展,两厢对此,岂不显得官军太过无能?”
“民间义勇连兵器铠甲都没有,更不要说粮草军饷了,却偏偏打的极好,百姓人人称颂,自发拥军,这岂不是更显得官军酒囊饭袋”
“先生足智多谋,还请教我如何应对!”
唐师爷人老成精,对世事洞若观火,闻言很快便成竹在胸,轻笑道:“东翁,这有何难,发下一纸公文,招安收编便是了”
“招安?收编?”
“不错!”
唐师爷抚须大笑,随即举起三个手指道:“怎么做好处有三”
“其一,只要将其收编,所有民间义勇就都是东翁您指挥下行动的,所取得的战果自然是您的首功”
“其二,内阁曾发文建议在敌军后方发动民间武装,使百姓踊跃参战,抚衙一直不曾行动,内阁里几位阁老已经有所不满,如今将其收编,正好给内阁交代”
“其三,这些民间义勇也是绝好的兵力和粮草补充,不但不需军粮供应,甚至还能跟他们那调粮,岂不是大大减轻官府压力?”
陈牧一听有理,当即就想拍板,不过最后一秒却迟疑了。
“先生,这该用什么借口呢,师出无名呀”
“哈哈哈,借口还不好找,民间义勇乃自发而成,组织涣散,无人监管,对百姓着实不利,故而官府必须管,若其不服监管,那就是叛逆!”
陈牧听后狂喜,立刻喊来三司六位官员,闭门磋商一天后,山西巡抚行辕并山西大同两镇三司六衙门共同发出一纸公文,布告天下。
“大明朝廷对民间义勇军抵抗蒙古入侵之场风场纪管理办法(试行)”
旨在规范民间义勇在对抗蒙古入侵中的违规行为,包括谎报军功、里通外国、投敌资敌等。
该办法适用于山西全境的各地义勇军,并明确规定巡抚行辕负责全省性、跨府域战事的场风场纪管理,各府县负责本地区战事事管理。 ?
此布吿一出,霎那间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