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烛火通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却如绷紧的弓弦。兵部尚书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以为,此番解青阳城之危,当属国师大人领兵最为合适!国师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有他挂帅,必能旗开得胜,保我边境安宁!”
话音刚落,便有数位大臣纷纷附和,称赞国师能力出众,是领兵的不二人选。初月大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冷地扫过那些附和的大臣,心中暗自思量:这些人如此急切地推举国师,莫非与邓先有所勾结?这时,一位老臣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领兵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不可仅凭一人之能便仓促决定。国师虽熟读兵书,但并无实战经验,恐难当此大任。不如广纳贤才,从朝中武将里挑选有真才实学之人领兵。”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初月大帝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缓缓开口道:“此事朕自有决断,诸位爱卿不必再争。”
话音刚落,殿中立刻响起一片议论声。有一个大臣越班而出道:“陛下所言极是!”“但我还是认为国师足智多谋,定能退敌!”此起彼伏的赞同声中,邓先立在文官首位,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却悄悄扫过阶下众人。
就在此时,吏部尚书上前一步,高声反驳:“陛下,臣有异议!此战无需劳烦国师大人。金星将军乃我初月国常胜将军,生平未尝一败,威望更是冠绝朝野,若令他率兵三十万驰援青阳,定能速战速决,何必再兴师动众请国师亲征?”
吏部尚书话音刚落,便有数位武将纷纷出列附和:“尚书大人所言极是,金星将军用兵如神,若由他出马,青阳之围必解!”初月大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目光在吏部尚书与武将们身上扫过,心中暗忖:这吏部尚书平日里与金星将军交情匪浅,此时力荐金星,莫非是另有隐情?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淡淡说道:“金星将军确实是我朝栋梁,只是他如今镇守边关,分身乏术,若调他回援,恐边关有失。”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分成两派。支持金星将军的大臣纷纷附和,“金星将军沙场经验丰富,远胜纸上谈兵!”“有常胜将军在,天月国必不敢嚣张!”两方各执一词,争论声渐渐高涨。
初月大帝端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中众人,将每个人的神色都收入眼底,却始终一言不发。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一名宫中女官快步从侧门走入,躬身来到龙椅旁,附在初月大帝耳边低声汇报了几句。
初月大帝原本平静的脸色骤然一变,猛地攥紧了龙椅扶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陡然打破殿内的喧闹:“什么!竟有此等事?”
这一声怒问让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文武百官纷纷噤声,不解地望向龙椅上的帝王,唯有邓先眼底闪过一丝惊疑,悄悄挺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