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推开议事厅的门时,祁将军正对着一幅舆图皱眉,王强在旁用炭笔圈点着什么,戴将军则刚巡营回来,甲胄上还沾着关外的沙尘。三人闻声抬头,见她神色亮得惊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
“有眉目了?”祁将军先开了口,指尖在舆图边缘敲了敲。他知道苏瑶这几日频繁往战王府跑,为的就是那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造电工程”——据说能让黑夜亮如白昼,让千里之外的消息瞬息传到眼前。
苏瑶走到厅中,将手里的卷宗往案上一放,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振奋:“战王点头了,他说,放手去做。”
王强“嚯”了一声,直起身来:“真成了?那东西真能成?”他是行伍出身,对这些新奇物件半信半疑,却也清楚苏瑶从不说虚话。
“能不能成,得看咱们的。”苏瑶翻开卷宗,目光扫过三人,“王强,先期勘察由你主持。你熟地理,能带人踏遍咱们辖区内的山川河谷,找最适合引水建坝的地方。”
王强郑重点头:“没问题,我这就点人,三日之内出第一批勘察队。”
“祁将军,”苏瑶转向那位须发微白的老将,“您手下的地质、水文专家,暂时划归王强调遣。勘察不光要找地方,还得摸清底下的石头硬不硬,水流稳不稳,这些学问,还得靠他们。”
祁将军抚着胡须笑了:“我那几个老伙计早就摩拳擦掌了,说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我这就去知会他们,让他们听王强的令。”
“还有您的青年才俊们,”苏瑶又道,“变电室的建造、线路的铺设,得靠年轻人钻。您挑些脑子活、肯钻研的,我这里有从战王府抄来的图纸和原理,咱们边学边试,变电机房的研制,现在就开工。”
祁将军眼中闪过精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成了,往后行军打仗、民生运转,都将是另一番天地。“好,我明日就把人给您送来,保证是军中最拔尖的。”
最后,她看向一直沉默的戴将军。这位都督掌管着城防与暗卫,最是沉稳:“戴大都督,剩下的安全护卫,就全靠您了。勘察队在外的安全,研制场地的守卫,还有这些图纸、专家的安危……不能出半点差错。”
戴将军抱拳:“放心,我的人会像影子一样跟着,苍蝇也别想靠近。”
苏瑶拿起一卷图纸递给祁将军,纸页上画着些奇奇怪怪的线圈和齿轮,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这是基础原理,咱们先从点亮一盏灯开始。”她看着三人眼中燃起的斗志,忽然笑了,“说不定等咱们老了,儿孙们会说,当年就是这几个人,把‘电’这种东西,请到了咱们这片土地上。”
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卷宗上,也落在四人紧握的拳头上。没人知道这条路会有多难走,但那一刻,厅里的每个人都觉得,一个崭新的日子,已经要来了。
祁将军轻轻拍了拍那卷图纸,仿佛那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苏瑶姑娘,你这份信任,我们定不会辜负。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戴将军点头附和:“不错,不论是战场的刀光剑影,还是这机房内的机械轰鸣,都是咱们为这片土地尽忠的方式。”
苏瑶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那就让我们携手,共同迎接这个崭新的时代吧。不论前路如何,只要心中有光,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窗外的阳光越发灿烂,似乎也在为这四人的决心加油鼓劲。那一刻,整个议事厅内都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决心,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奇迹与变革的新篇章,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