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说道。
“以朕对诸葛亮的了解,这不像是他的出谋风格,这种计谋很可能出自那位刘金之手,这种不上台面的谋略也只有刘金这种无底线之人才能想的出来。”
“哼!”
司马懿哼的一声。
“朕真是糊涂,当初怎么就信了这种事,那么大量的战马走私,诸葛亮、刘金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司马孚说道。
“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陛下还是要向前看。”
“下一步我们一定要走对,如不然轻则失去洛阳、豫州,重则亡国!”
“接下来我军是战是走,请陛下一言而定。”
司马懿看着舆图说道。
“不就是败了一阵吗,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手中还有三十万大军照样能灭掉他诸葛亮这支偏师。”
“不管如何说这次毕竟也是将诸葛亮的中军给调了出来。”
“可是陛下!”
“那刘金已经在进攻新郑,新郑城未有多少兵马,胡遵的增援还在路上,而我们得到晋王传来的最新军报是刘金的骑兵已经出现在新郑外围。”
“骑兵出现,步兵主力就不会太远。”
“臣担心晋王他顶不住刘金的进攻。”
“这诸葛亮在赢得一阵之后不引兵坚守拖住我们,却在此时前压摆出与我军决战之势,这是已有信心与我军对战。”
“现在我军又失掉骑兵主力,就算如牛金所说双方骑兵拼的两败俱伤。”
“可以诸葛亮进军此举来看,我们恐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诸葛亮所部。”
“到时万一我们不能速战速决,而晋王又顶不住刘金的攻势,一旦后路有失,我们这几十万兵马可就……!”
说着司马孚担心的望向司马懿。
司马懿说道。
“那叔达你意欲为何?”
“撤军!”
司马孚毫不犹豫的说道。
“眼下司隶之地已被诸葛亮、刘金两支兵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已为死地,我们不如以洛阳城为屏、先阻住诸葛亮所部进攻,而后大军撤出虎牢关,去向陈留重新结营以对汉军。”
说着司马孚走到舆图之前一指洛阳城说道。
“我来带兵断后,陛下可引军东撤,只要撤到陈留就是晋王、胡遵他们挡不住刘金所部,我军主力也不用担心会被对方围在虎牢关之内。”
“如此才能保全我梁军主力精锐。”
司马懿看着那舆图思索着对司马孚说道。
“此用兵军略只从军事用兵而看是最为稳妥之法。”
“可是……!”
司马懿看向司马孚说道。
“叔达,现在朕已经开国称帝,那朕看问题就不能再只从军事之上看。”
“这次是我大梁与汉军的首次大战。”
“我军要如此就让出洛阳和司隶之地将兵马撤向陈留,于国内舆情将大为不利。”
“士兵们也会从此惧怕与汉军作战。”
“以诸葛亮的本事,就算那样我们撤到陈留也未必守得住。”
“陈留是我都城睢阳的西门户。”
“再战如不利,则睢阳都城危矣!”
“这些你可想过!”
看着司马孚不说话,司马懿接着说道。
“一旦陈留再被攻破,我们怎么办,称帝还未有几年时间,泰山也去了,你总不能让我那时迁都吧。”
司马孚说道。
“可这在司隶与汉军决战,要是没有刘金这部主力在我军侧后动手,陛下一切可从容用兵。”
“可现在刘金连克豫西数城,现在放任侧后之敌不顾,死拼诸葛亮,这正是对方所想看到的,要不然诸葛亮不会在此时引中军摆出一副决战之势。”
“如此作战于我军大为不利,陛下三思!”
司马懿听着司马孚所说于帐内来回走动动着、想着,当走到大案之侧的剑架旁时,司马懿一把抽出架上的宝剑在手中慢慢把玩着剑刃说道。
“我了解诸葛亮!”
“此人做事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之前他以猛攻洛阳之计让我们相信他所部就是汉军主力部队,刘金、张苞那支部队才是偏师。”
“现在汉军刚刚打赢一仗,如果诸葛亮引军拒守没有多余的举动,朕还会相信他是在拖住我军以等刘金抄我后路。”
“可他误就误在引中军东进与我摆出一副决战之势。”
“这与他之前的用兵之法如出一辙。”
“这就说明、诸葛亮心中未有定数,他在、虚张声势!”
“可是陛下……!”
司马孚还想再说什么,可却被司马懿抬手止住。
“叔达不要再说了,你的担心我都明白,可我现在必须要在司隶打赢这一仗,朕的皇位才坐的稳。”
“要不然!”
司马懿看向帐外睢阳方向,意有所指的说道。
“要不然内忧外患就将一起爆发,中原将再也不是我司马氏的天下!”
司马孚说道。
“不是还有太子殿下据守的吴地吗?”
司马懿说道。
“那是最后的无奈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
说着司马懿身体一挺,脸色无比坚毅的喊道。
“传朕决战诏令,继续猛攻汉军各部,凡杀一个汉军赏百钱,官升一级,一定要一鼓作气而灭掉这支北路汉军,到时再集中兵力攻破刘金所部。”
“有怯战不前者、杀无赦!”
“诺!”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新郑城,正与众将商议进军方略的刘禅连打三个喷嚏。
刘禅揉了揉鼻子心中想道。
是宫中哪位爱妃想朕了!
随之开始与姜维、文鸯接着商议下一步进军方略!
姜维说道。
“我军前锋几部兵马已经向北进发,前锋正在直扑向故城,可我军收到消息。”
“现在故城不光是司马昭的一支残军在驻守。”
“他们有一支兵马人数在数万人之数,正在急行向故城方向。”
“据探马所报,这支军队军容齐整看上去是梁军精锐所部。”
刘禅问道。
“是梁军之中哪一部,何人领兵?”
姜维摇头说道。
“探马只看到对方战旗之上绣的是大大的胡字,从虎牢关方向而来!”
“很可能是司马懿麾下大将胡遵所部。”
刘禅随之说道。
“你们有谁对这人了解。”
一旁的文钦说道。
“我见过此人,这人是跟随司马懿起家的将领,也是司马懿除本家之外少有的外姓心腹之人。”
“此人当年是魏军之中一偏将,后随司马懿坐镇荆北,自此以后就一直跟随司马懿。”
“我与此人当年见过两面,虽然不甚熟悉,可听别人评价过。”
“这胡遵心思缜密、用兵也颇有章法,不似一般只有勇力之将,是个文武全才。”
“当年他与牛金为司马懿左右先锋官攻略魏国的中原四州之地,为司马懿立下汗马功劳。”
“其中攻下徐、扬二州,斩杀吴质等人,就是此人为主将!”
“在司马懿称帝之后、任梁国平南将军,加封淮安县侯!”
“司马懿能派出此人前来支援司马昭,足见其对故城之重视。”
刘禅眯着眼睛想着说道。
“有此人带数万精锐守卫故城这个北上的门户。”
“我们要是这样一点点打下去,那可就说不定要多久才能拿下故城、威逼虎牢关侧后。”
“真要被对方挡在故城之下,那可就坏我丞相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