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着古道返回,沿途可见村民们,三三两两,清理荆棘杂草,有人挥舞镰刀,有人搬运石块,自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见他们到来,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打招呼。有人递上野果,有人送来泉水。
孙蜜接过一个山核桃,看着老婆婆布满皱纹,却洋溢着真诚笑容的脸庞,心中感触良多。
她久居都市,见惯了商场上冰冷算计,官场中尔虞我诈,此刻不禁感叹:\"这里的笑脸,像山间清泉。\"
朵朵姐挽起她的手,\"是啊,这里的人,虽然生活清贫,但心地纯净。他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
空无走在前面,闻言回头笑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正因他们心怀善念,才能在这险峻山岭中,世代安居。\"
继续前行时,朵朵姐忽然指着远处:\"你们看!\"只见木桥上,几个村民正在搭着木板。
空无驻足观望片刻,欣慰地点点头:\"民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山风拂过,带来阵阵野花的芬芳,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古道上。.
日影西斜时,三人终于望见掩映在古柏间的道观。朱红的山门半开,却不见往日迎客的小道士。
询问后才知,观主三日前进山采药去了,归期未定。空无望着殿前,那株千年银杏树上,飘落的金黄叶片,轻叹一声。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一位小道童匆匆追来,递上一封信笺。\"观主临行前嘱咐,若见三位来访,务必转交此信。\"
空无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寥寥数语:\"七峰连珠,杓藏玄机。谷口向西,自有奇遇。\"字迹苍劲有力,墨香犹存。
孙蜜若有所思,望向西边,\"莫非观主在指引我们?\"
三人默契地转向西行。夕阳余晖中,隐约可见一条被荒草掩映的小径。小径越走越开阔,竟通向一处,隐藏在峭壁后的天然石台。
站在台上俯瞰,整个九寨山谷尽收眼底,七座山峰,在暮色中如同斗杓,而谷底村庄,恰似勺中明珠,闪烁着温暖的灯火。
\"原来观主早已料到…\"空无望着眼前天造地设的奇景,忽然顿悟。那封信既是指引,也是考验——
若他们初次西行,便有所得,自会返回道观致谢,届时再得指引,走上此路;
若初次,无功而返,虽仍能得信,再赴山谷,却可能永远错过眼前,这处观天察地的绝佳所在。
夜风拂过石台,带着山林特有的清新,三人站在天地之间,感受着自然与道法交融的玄妙。
石台边缘,立着一块斑驳的石碑,上面刻着\"观星台\"三字。碑文记载,此处曾是古代祭司,观测天象之地,而七峰布局,暗合北斗七星的变化规律。
孙蜜轻触碑文,忽然发现,底部还有一行小字:\"星移斗转,待有缘人。\"
夜色渐深,第一颗启明星,在天际亮起。就在此时,石台中央竟浮现出,淡淡的荧光,彼此连接,渐渐勾勒出,完整的北斗图案。
刹那间,天上星斗、地上七峰、人间灯火,在空无眼中,形成了完美的三重镜像。
\"原来如此……这才是真正的'斗杓之形'。\"他忽然明白,再完美的天地格局,若无人心呼应,终究徒具其形。
唯有觉醒的人心,才能让其形焕发生机。正如这观星台,历经千年等待,才迎来能读懂星语的知音。
星光愈发明亮,银河横贯天际。三人盘坐石台,身影渐渐融入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