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空无、卜萝与艾意三人驱车穿行于蜿蜒山道。当车辆停靠在港口边缘的临时停靠点时,
北都规划院的兰哥早已伫立在岸边的高地上,目光扫视着整片港区地形。.他身后是几幅摊开的规划草图,在微风中轻轻翻动。
不多时,传来引擎轰鸣,林总率领团队乘坐的越野车队也准时抵达。车门开启,众人鱼贯而出,彼此点头致意。没有寒暄,现场即刻转入工作状态。
勘察小组分头行动,有人架起测绘仪器,有人手持无人机遥控器准备航拍,还有人蹲在礁石边记录潮汐痕迹与地质结构。
暖风拂面,图纸翻飞,讨论声此起彼伏。他们谈论着防波堤的走向、疏浚工程的深度、物流通道的衔接,甚至考虑到未来生态廊道的预留空间。
此刻的谷口港,虽仍显荒芜,却已因这群人的到来而焕发出无形的生机。空无将现场统筹工作暂时交给艾意。他携卜萝、林总及其助理,一同移步至不远处的谷口游轮码头办公楼。
这里已被临时改造为谷口港筹备组的指挥中心,外墙挂着崭新的标牌,内部则堆满了设计图、沙盘模型和电子设备,俨然已成战略中枢。
四人落座于会议室长桌两侧,空无提议重新做正式介绍,毕竟上次会面仓促短暂,诸多细节未能深入交流。
他转向林总,语气诚恳地介绍道:“这位是卜萝女士,不仅是咱们集团董秘,更是南都智能卜董的掌上明珠。”
言语间暗含拉近合作距离的深意,意在为双方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纽带。
林总听罢微微颔首,神色从容,并未流露出丝毫惊讶。他淡然一笑,随即介绍身旁的年轻女子:“这是我的总经理助理林玥,林家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南都大学金融学硕士。”
顿了顿,他补充道:“接下来的项目建设阶段,她将常驻谷口港,全面跟进南都方面的资源对接与资金调度。”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氛围悄然升温。林玥轻轻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随即在墙上投出南都港建设三维模型。她声音清亮:“我们带来了智能调度系统与绿色能源码头的初步方案。”
卜萝凝视屏幕,忽然一笑:“这系统能否兼容古村集团即将部署的‘渔光互补’光伏阵列?”
林玥眼神一亮:“不仅兼容——我们正需要这样的生态模块。”两人目光交汇,火花悄然迸发。
空无望着这一幕,心中暗喜。他深知,眼前这片荒滩之所以值得托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愿意将其视为起点。
他之所以选择由南都港林家团队全面主导谷口港,正是看中其成熟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储备以及区域运营的成功经验。相比之下,古村集团长期扎根北方内陆,缺乏现代港口运营的专业人才梯队。
而先启动谷口港、暂缓渡口港的决策,表面理由是渡口港冬季气候严寒,施工窗口期短,不利于大规模作业;实则另有深意——
空无意图以谷口港为试验田,打造集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于一体的新型港口样板,再将整套模式复制至更具战略纵深的渡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