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妹主意已定,三人围坐在会议室的长桌旁,窗外暮色渐浓。他们开始商议此次行动的具体路径,目标明确——围绕北都钢铁展开,层层推进。
回溯往事,古村演艺当初并购北都钢铁,
其一,是看中了北都钢铁作为上市公司的“壳资源”。
借壳上市是一条捷径,能规避相较繁琐的Ipo审核流程,为古村演艺打通融资通道,实现资本跃迁。
其二,则源于古村集团“西北大开发计划”。
该计划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材料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若能掌控一家钢铁制造基地,不仅可保障供应链稳定,更能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形成内部协同效应。
彼时,地产行业正从巅峰滑落,市场信心低迷,钢铁产业随之受挫,北都钢铁的估值跌至历史低位。大股东马总萌生退意,急于套现离场。
这一系列因素交织,构成了千载难逢的并购良机。古村集团果断出手,以较低成本完成收购,迅速完成战略布局。
并购完成后,一场精妙的资产腾挪将随即展开。古村演艺将旗下盈利能力强劲的演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借北都钢铁的上市平台实现资本证券化,从而撬动更大规模融资。
与此同时,原属北都钢铁的钢铁业务,因连年亏损、产能过剩,将被剥离出上市公司,转入非上市板块,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劣质资产退市”的资产重组。
然而,时移世易,风云再起。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北都钢铁并未沉沦,反而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从传统建材制造转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研发生产,涉足特种合金、轻量化材料等前沿领域。
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环保指标达标,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财务报表逐渐由亏转盈,重新焕发生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古村集团的战略重心也在悄然转移。
古村科工作为集团工业板块旗舰,正积极布局钢铁资源整合,意图打造一个横跨南北的钢铁产业矩阵。
目前,其对南都钢铁的并购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若能成功整合,将形成南北呼应、资源互补的产业格局。
在此背景下,北都钢铁已不再是可随意剥离的““包袱”,而是正在升值的战略棋子。它的转型成果、技术积累与区位优势,使其在古村集团的整体棋局中重新占据关键位置。
艾利妹正是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才坚定主张重新评估北都钢铁的价值,并以此为核心,制定全新的战略路径——不仅是守护已有成果,更是为下一阶段的资本运作与产业扩张埋下伏笔。
此刻,艾利妹心中蓝图已然清晰。她目光坚定,缓缓开口:“既然北都钢铁已脱胎换骨,转型为新材料制造的先锋力量,而南都钢铁又正处于并购谈判的关键节点,
何不顺势而为,将南北两大钢铁资产整合,重塑全新的钢铁产业格局?与此同时,借势推动古村演艺核心资产的资本化运作——两条线并行不悖,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