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增资仪式落下帷幕。在资深律师全程见证下,集团财务负责人南漂哥走上台前,宣读了本次增资的最终结果:
古村投资的股本总额实现了百分之二十增长,而股本金更是翻了一番,标志着古村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整个流程严谨有序,从股权登记、资金核验到结果公示,每一步都公开透明,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当数据清晰呈现于大屏之上,现场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雷鸣般掌声。
这些新晋股东,大多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游子——他们曾在城市打拼,远赴他乡创业,像种子随风飘散,在异乡开枝散叶。而今,在古村振兴的号角声中,他们纷纷响应召唤,带着资金、经验与赤子之心重返故土,以资本入股的方式重新与家乡血脉相连。
这一笔笔资金,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场深情的“归宗”——象征着游子归来,血脉重续。
庆典的气氛随着夜幕降临愈发热烈。村民广场上早已摆起绵延不断的流水席,长桌蜿蜒如龙,摆满了本地特色的佳肴:腊味拼盘、土鸡汤、手工米糕、山野时蔬,香气四溢。
古村真酒敞开供应,笑语喧哗中,邻里乡亲举杯共庆,脸上洋溢着久违自豪。
广场一隅,一座临时搭建却古韵十足的舞台灯火通明。古村演艺旗下演出团队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琵琶、二胡与鼓板,倾情演绎地方曲目。
高亢山歌、灵动采茶舞轮番上演,将古村千年文化娓娓道来。台下观众或坐或立,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嬉笑奔跑的孩童,更有被吸引而来的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中。
恰逢周五夜晚,通往古村的大道上车流不息,不少周末出游的游客慕名而来,未曾预料竟撞上这场“归宗”庆典。
他们惊喜地加入宴席,品尝地道风味,聆听古老旋律,感受着超越旅游体验的深层文化共鸣。有人感慨:“这不是表演,这是活着的传统。”
“爷爷,怎么样?”少女轻摇着村长老的胳膊,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她站在人群外围,左侧是精神矍铄的村长老,右侧则是神情淡然的空无。
村长老望着眼前的一切——灯火通明的广场,欢笑的人群。这已不只是恢复了昔日繁荣,而是开启了全新篇章。
那曾经凋敝的村落,只剩十余户人家,老人拄拐,孩童失学,连鸡鸣都显得凄凉。而今,人声鼎沸,资本涌入,文化重生。
他想起去年那个雪夜,空无踏雪而来,参与那场几乎无人关注的试炼。
那时的他们,立于寒风中,望着破败的祠堂,心中尚不知前路几何。谁能想到,短短两年,奇迹竟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还可以吧,”他依旧习惯性轻描淡写,嘴角却藏不住笑意,“比之前强上几分。”
少女顿时撅起嘴:“老顽固!永远不肯说句痛快话!”她一把拉起空无的手,“走,我的节目快开始了。”
两人并肩前行,所过之处,人群自动让开通道。人们目光追随,有人低声议论:“那是村长……还有少女,今晚的压轴是她。”在村民心中,他们早已是古村精神的象征,是希望的化身。
而村长老依旧伫立原地,身影被拉得修长,渐渐隐入人群的边缘。他仿佛被遗忘,却又仿佛无所不在。
他望着那对渐行渐远的背影,望着灯火映照下的张张笑脸,望着舞台上即将奏响的钢琴,忽然笑了。他知道,他这个守了半辈子的老村长,终于做安静的见证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