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的另一端,霓虹初上,车流如织。高雅踏着轻快的步伐推开家门,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眉眼间的喜悦。
屋内灯光温暖,饭菜的香气在空气中氤氲,餐桌上赫然摆着几道精心烹制的菜肴——
清蒸鲈鱼泛着油亮光泽,红烧排骨色泽浓郁,还有一盘翠绿欲滴的时蔬,仿佛将整个季节的丰盈都端上了桌。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瓶静静伫立的千年情白酒,酒瓶晶莹剔透,标签古朴典雅。
高雅微微一愣,眼底闪过一丝惊讶:“爸,您怎么知道的?”
她本打算今晚好好酝酿一番,再将那个好消息娓娓道来——
就在今天,她因在都市种田小区售楼部连续三个月业绩拔尖,被公司正式提拔为销售主管。
这是她打拼多年终于迎来的转折点,是汗水与坚持换来的果实。可没想到,父亲早已备下这顿“庆功宴”。
坐在餐桌旁的高叔微微一怔,脸上浮现出一丝迟疑,却并未立刻回应。他只是缓缓抬起眼,目光温和。
高雅心头一动,忽然明白了什么。她轻轻放下包,嘴角微扬,试探着问道:“股票卖了吧?”
高叔这才缓缓点头,声音低沉:“今天上午卖的,可以了,赚了两倍。”
高雅心头一震。她本想脱口而出:“怎么不跟我商量?”毕竟这些日子她也关注着股市,知道行情一路走高,若再持有一段时间,或许收益会更可观。
可话到嘴边,却被眼前的一幕轻轻拦下——父亲额角新添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无声诉说着那些她未曾目睹的焦虑。
她忽然明白,这些天股价虽节节攀升,但每一寸上涨的背后,都是父亲夜不能寐的凝视与内心的反复权衡。
她心头一软,语气也柔和下来:“卖了也好,落袋为安。不过爸,将来要是再涨,您也别后悔。”
高叔笑了笑,那笑容里有释然,也有笃定:“不会的。”他顿了顿:“正好现在房价下来了,我打算用这笔钱,给你付个首付,买套房。”
话音落下,屋内一时安静,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高雅怔在原地,眼眶微微发热。
她知道,那瓶“千年情”不只是庆祝,更是父亲用半生积蓄,为她铺就的安稳前路。而这顿饭,是一个父亲,用他最朴素的方式,把女儿的未来,稳稳地捧在了手心。
然而,他们并未觉察到,他们的命运早已悄然被纳入更大的图景——古村“造梦计划”。
这个计划首先惠及的,正是那些曾被时代洪流遗忘的村民,以及像高雅这样在城市中奋力前行的集团员工。
甄老从“家”字的古义中悟出真谛:上有屋檐遮风雨,下有猪圈养牲畜,方为“家”。
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更是情感的归宿、生活的根基。因此,在制定“造梦计划”时,他将终极目标定位于物质与情感的平衡——
不仅要重建家园,更要重建人心;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的跃升,更要唤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联结。
而这一切的落脚点,正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家。有了家,才有邻里,才有社群;有了社群,才有真正的社会。家,是文明的起点,也是梦想的归宿。
于是,在古村青瓦白墙间,一场变革正在发生。而高雅与父亲的这顿晚餐,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温暖瞬间,更是这场宏大叙事中的动人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