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北都古村大厦顶层会议室内,暮色透过落地窗悄然洒入,映照在三人沉静的面容上。
艾利妹端坐中央,目光如炬,手中握着一份刚刚修订完毕的北都地产增发名单。
风总倚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罗舍站在投影屏前,神情凝重。三人正围绕着北都地产新一轮资本布局展开深度商议。
尽管当前古村系的发展势头如春潮涌动,北都地产的股价亦持续攀升,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然而,艾利妹始终记得空无说过的:“融资不是收割,而是共生。”她深知,在资本狂欢的表象之下,若将增发异化为高位套现、圈钱离场的工具,无异于饮鸩止渴,终将背离古村系“共生共荣”的初心。
因此,这份增发名单的制定,并非单纯依据资本实力或短期回报率,而是战略性的价值筛选。在原有十家合作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五家机构的入选标准极为严苛——
首要条件,必须是“古村共命者”。所谓共命,不仅指利益上的绑定,更强调信念上的同频、使命上的共振。
即便这些机构当前体量尚小、资源有限,但只要其核心团队具备长期主义的视野与共建共享的诚意,艾利妹便愿意给予机会。
“我们不是在挑选投资者,而是在遴选未来的同行者。”艾利妹语气坚定,“今天的弱小,不代表明日的平庸。只要方向一致,古村系的生态足以托举他们成长。而当他们真正壮大时,回馈的将不只是资本,更是忠诚与信念。”
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空无所倡导的“物质与情感的平衡之道”——物质是基础,情感是纽带;资本推动发展,而信任维系长久。
风总听罢,不禁轻叹:“世人总爱追逐已成之势,匍匐于强者脚下,却忘了每一个强者,都曾无人问津过。真正的远见,不在于依附高峰,而在于识别山势初起的方向。”
罗舍点头附和,眼中闪过敬意。他太熟悉这种格局了——这正是大哥空无一贯的行事风格。不争一时之利,不炫一时之强,而是以成就他人的方式成就自己。
那些曾被扶持、被信任、被赋予机会的人,无一不心怀感念,将空无视为精神领袖,甚至超越利益关系的“不领?”。这种影响力,不是靠权力压制,而是自然凝聚而成。
暮色渐浓,城市灯火次第亮起,如星河倒悬。艾利妹轻轻合上名单,投影屏上浮现出五家新晋机构的徽标,宛如五颗初升的星辰,在古村系浩瀚的生态图谱中悄然定位。
会议室的智能系统悄然启动背景音乐——一段由古村孩童用陶笛演奏的《共生谣》,清越的音符在空中流转。
三人静默聆听,心中明了:
这份增发名单,也不再是资本文件,而是关于未来生态的契约,以信任为种子、以时间为土壤的长期耕耘。
而古村系版图,正悄然从财务数据扩张,转向价值共同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