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董,”电话那头,鲁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急切,“我今天找你,是想请你再帮国家一个大忙。”
鲁主任将国内饲料短缺的严峻形势,向李旭详细地说明了一遍。
“……现在,我们虽然不怕漂亮国的能源牌了,但他们这张‘大豆牌’,确实打在了我们的软肋上。国内的养殖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所以,我和专家组商量了一下,想请你们丰收农场,再多供应一批海水稻的种子。”
“我们打算,在沿海和内陆的盐碱地上,进一步扩大海水稻的种植面积。用产量巨大的海水稻,来部分替代豆粕,作为饲料的能量来源,缓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没问题,鲁主任。”李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国家需要多少,我们就供应多少。”
挂断电话,李旭陷入了沉思。
用海水稻来做饲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解燃眉之急的办法。
但是,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水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大豆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丰富的高质量植物蛋白。
用稻米去完全替代豆粕,会让饲料的营养结构失衡,影响牲畜的生长。
归根结底,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大豆。
既然国内如此缺少大豆,既然漂亮国要拿这个来卡我们的脖子……
李旭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那……我就自己种!
一个全新的、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滋生起来。
他不想去碰那些备受争议的转基因技术。
他要走的,是另一条路,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路。
漂亮国的大豆,优势在于高出油率和高产量。
那我就培育出一种,比它出油率更高、产量更大、甚至还附带其他神奇特性的非转基因大豆!
比如,一种能够【固氮增肥】的大豆,种过它的土地,会变得更加肥沃,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比如,一种拥有【全蛋白】特性的大豆,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能够完美匹配动物生长的需要,营养价值远超普通豆粕。
再比如,一种能够【风味改良】的大豆,用它的豆粕喂养出的猪、鸡,肉质会变得像用了丰收农场番茄一样,鲜美无比!
甚至,他还可以培育出专门用于榨油的“油大豆”,和专门用于做饲料的“蛋白大豆”!
这个想法,让李旭感到一阵兴奋。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全新的、广阔无垠的战场。
他决定,这将是他的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告诉任何人,包括张薇和鲁主任。
在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果之前,他不打算透露出来。
决心已下,李旭便不再有丝毫的迟疑。
他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付诸实践。
他再次来到了桃山山脚下,在那片已经创造了“黄金黎明”和“丰收一号”奇迹的土地旁,又亲自指挥工人们,整理出了一块约莫十亩大小的、平整肥沃的试验田。
肥沃的土壤被翻起,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像一块巨大的画布,等待着新的杰作诞生。
随后,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基地的种子仓库。
这一次,他没有再假手于人,而是亲自在一排排货架间仔细地寻找。
最终,他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几袋用牛皮纸袋精心包装好的大豆种子。
这是国内某家顶尖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最优秀的非转基因食用大豆品种,以蛋白质含量高、口感醇厚而着称,代号“黄瑰宝”。
李旭扛着几袋种子,回到了那片崭新的试验田。
他没有使用任何播种机械,依旧坚持用最原始、也最能与土地和种子沟通的方式——亲手播种。
他弯下腰,用手指在疏松的土壤中,挖出一个个深度适中的小坑。
然后,他将一颗颗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黄瑰宝”大豆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再轻轻地覆上一层薄土。
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不是在播种,而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他的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弯腰,都将自己那份强烈的期待与意志,通过指尖,传递给深埋于土壤中的每一颗种子。
他希望它们能感受到这份期待,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打破封锁、为国分忧的重大使命。
播种完毕,他又亲自开启了灌溉系统。
清澈的山泉水,通过一根根管道,均匀地喷洒在田地里,滋润着每一寸干渴的土壤,也唤醒着每一颗沉睡的种子。
接下来的日子,李旭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在了这片大豆试验田上。
他像一个最虔诚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清晨,他会第一个来到田边,感受晨露的湿润,检查土壤的墒情;
白天,他会亲自为田地锄去杂草,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享受到最充足的阳光和养分;
傍晚,他会静静地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感受着生命在土壤下悄然萌动的脉搏。
第三天,清晨。
当李旭再次来到试验田时,惊喜地发现,一行行嫩绿的、可爱的豆瓣形幼苗,已经倔强地钻出了地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也就在这一刻,他眼前一亮,那熟悉的、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半透明数据框,悄然浮现。
他凝神看去,只见那些刚刚冒出头的幼苗上方,已经飘起了一个小小的标签。
【非转基因大豆:品质1】
【一种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豆科植物】
【当前特性:高蛋白】
“很好!第一个特性就如此精准!”李旭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高蛋白】,顾名思义,代表着这种大豆未来的蛋白质含量,将会远超其母本。
至于具体能高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等它成熟后,进行专业的检测才能知道。
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完美地契合了他想要培育“蛋白大豆”的设想。
有了第一个特性的激励,李旭的干劲更足了。
他更加用心地照料着这些新生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