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一林给张希安选定的宅子占地大概六亩,很是宽敞。
缓缓地推开那两扇厚重的、包铜的朱漆大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门轴发出“嘎吱”一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门开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青砖砌成的影壁,它宛如一座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影壁上雕刻着一幅栩栩如生的麒麟送子图,麒麟昂首挺胸,身披鳞甲,脚踏祥云,口中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祥瑞和福气。阳光从一侧斜照过来,将麒麟的影子投射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那影子随着光线的移动而微微晃动,竟给人一种麒麟要破墙而出的错觉。
影壁前,左右各立着一尊一人高的石狮。这对石狮威风凛凛,张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铜铃般的圆眼怒视前方,仿佛在警告任何来者不得擅入。石墩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纹,雨水顺着凹槽缓缓流淌,最终在石狮的脚下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水洼。那水洼中的积水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绕过影壁,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被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路,仿佛岁月的痕迹都被深深地刻印在了上面。石缝里,几丛顽强的野草钻了出来,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这片古朴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
路的两旁,整齐地种着石榴树。这些石榴树的枝头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树下摆放着石桌和石凳,桌角雕刻着精美的葡萄藤图案,凳面上则刻着胖娃娃抱着鲤鱼的可爱图案,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前院的东侧,有一个宽敞的马厩。木栅栏上整齐地钉着铜钉,闪耀着微弱的光芒。马槽边堆积着新鲜的草料,散发出淡淡的草香。李宁显然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几个身着短打打扮的仆役正手持扫帚,认真地清扫着马厩。他们的动作熟练而利落,扬起的草屑在晨光的照耀下如雪花般飞舞,在空中打着旋儿,然后缓缓飘落。
穿过那道垂花门,仿佛穿越了一道时空的界限,真正踏入了内宅的领域。这道门,宛如一座精致的艺术品,两根立柱稳稳地撑起雕花横梁,横梁下悬挂着倒挂的莲花柱,花瓣层层叠叠,细腻入微,连最细的叶脉都被雕刻得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
门内是一个方形的天井,地面铺满了青灰色的砖块,它们巧妙地拼接出卍字不到头的纹样,给人一种无尽循环的感觉。下雨时,雨水顺着瓦当滑落,汇聚到天井中央的太湖石上。那太湖石造型奇特,宛如一座天然的假山,石缝里生长着几簇苔藓,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正厅非常宽敞,足足有五间那么宽。它的梁柱都十分粗壮,竟然是用碗口粗的楠木制成的。这些楠木柱础被雕刻成鼓形,表面还刻有精美的图案——\"暗八仙\"。所谓\"暗八仙\",就是指八仙过海时所使用的法器,如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等等,每一个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抬头望去,屋顶的藻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是用金箔贴出来的蟠龙图案,龙嘴里还衔着夜明珠。当夜晚点亮烛火时,整个屋子都被映照得亮堂堂的,而且由于金箔的反射作用,满屋子都晃着粼粼波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再看那八仙桌,上面摆放着一把紫砂壶,壶身刻着\"煮雪烹茶\"四个字,显得格外雅致。而在八仙桌旁边,还立着一个黄杨木博古架,上面蹲着一只青花瓷的貔貅镇纸,为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份古朴和庄重。
东西厢房各有三间,每间屋子的窗户都糊着云母片,阳光透过云母片照射进来,仿佛是撒了一把碎银子一般,闪闪发光。窗棂采用的是“步步锦”的样式,横竖棂条交错成菱花格,糊的桑皮纸微微泛黄,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屋内的炕席上铺着蓝白格子的棉布,炕沿则镶嵌着紫檀木雕的卷草纹,精致而细腻。墙上挂着一幅中堂画,画的是雪景寒林,白雪皑皑,寒林萧瑟,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旁边立着一个乌木嵌螺钿的立柜,柜门上嵌着整块和田玉雕成的松鹤延年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要展翅高飞一般。
后院最为精妙的当属那方曲水流觞池。池底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水草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宛如绿色的丝绸。池边堆叠着太湖石假山,石洞里巧妙地隐藏着暗道,顺着石阶走下去,便可通到后厨的地窖。
池畔种植着十来株西府海棠,每逢花开时节,满树的花朵如胭脂般艳丽,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花雨。花瓣落在池面上,被水中的游鱼顶着打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池边还有一座汉白玉栏杆的凉亭,六角攒尖顶在阳光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芒。亭顶落着几只蓝尾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宁静的后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亭内的石桌上摆放着围棋盘,黑子是雨点瓷制成,白子则是用和田脂玉雕成,黑白分明,质感温润。
在这座宅子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三层高的更楼。它宛如一座古老的了望塔,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每一层的檐角都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可以想象若是夜幕降临,巡夜的下人手持灯笼,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咯吱作响的木梯。木梯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抗议着他的重量。然而,下人却习以为常,他熟练地攀爬着,一步一步地向着更楼的顶层迈进。
终于,巡夜下人登上了更楼的顶层。他站在窗前,透过那精美的菱花窗,向外张望。这扇窗户就像一个神奇的画框,将十里八乡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沉睡的巨兽;近处的村庄灯火通明,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宁静祥和。
巡夜下人的目光越过院墙,落在了墙外那三丈宽的护城河上。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这条护城河的水引自后山的溪流,清澈而湍急。河面漂着几盏莲花灯,它们随着水流缓缓飘动,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夜风轻轻拂过,灯影在涟漪中摇曳,碎成点点金芒,如梦如幻。
如果要论及最为讲究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地下的火道了。正房和绣楼的砖缝之中,竟然隐藏着精巧的暗渠。而烧炭的炉膛,则被巧妙地安置在后院的偏房之中。当炭火在那用青砖垒砌而成的烟道里蜿蜒前行时,仿佛一条灵动的蛇,热气也随之顺着地砖下的孔洞源源不断地往上涌动。
尤其是在那严寒的隆冬时节,当人们坐在花厅里悠然自得地品尝着香茗时,鼻尖会若有似无地嗅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然而,与此同时,脚底却仿佛踩着温暖的火炕一般,让人感到无比舒适。甚至连廊柱上那原本晶莹剔透的冰棱,也在这股热气的熏蒸下,渐渐融化成了一滴滴的水珠。
这座宅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精美的大门,门环是鎏金的兽首,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宅院的安宁。门槛内则巧妙地镶嵌着辟邪的桃木,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走进宅院,厨房的灶台更是令人惊叹。它被砌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七个灶眼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相对应,不仅实用,还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这样的设计让人在烹饪的过程中,仿佛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和生活的美好。
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茅房都被精心打造。它用青砖砌成了船形,墙壁上开着透气孔,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蹲坑旁还挂着一个铜制的熏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在如厕时也能感受到一份雅致。
住在这样的宅院里,每一处都透露着雕梁画栋的讲究,让人的呼吸都仿佛变得优雅起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主人的品味和对生活的热爱。
“你家好大。”钱良不住感叹。
张希安看了看旁边杨二虎,开口道“你去给钱良也安排一间房。”
杨二虎点了点头就去安排。
在这个忙碌的场景中,最忙碌的人非黄雪梅莫属。她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穿梭于各个角落,安排人手、检查工作。她的身影时而在楼上,时而在楼下,忙碌而有序。
张希安看着黄雪梅忙碌的样子,不禁露出微笑,他走到黄雪梅身边,轻声问道:“这宅子怎么样?”
黄雪梅停下手中的活儿,转头看向张希安,微笑着回答道:“这可是用八百两银子买回来的宅子,怎么会差呢?”然而,她的话语中似乎透露出一丝心疼,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接着,黄雪梅又补充道:“只是这宅子太大了些,我们这十几口人根本住不完啊。”她的目光扫视着宽敞的房间和庭院,心中不禁感叹这座宅子的规模之大。
张希安听了黄雪梅的话,却不以为意,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坏笑,说道:“没事,等以后有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大啦。”
“懒得理你。”黄雪梅满脸羞涩,双颊如晚霞般绯红,她娇嗔地嘟囔着,声音轻得如同蚊蝇一般。
“清语的爹,也就是李宁,给咱家派来了四五个丫鬟,这些丫鬟都还挺得力的,而且也很有分寸。”黄雪梅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安排呢?”
张希安略一思索,然后沉稳地回答道:“这样吧,这些丫鬟都归你管。月钱怎么发,做事怎么安排,你都可以全权做主。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如果有谁胆敢以下犯上,那就不用客气,直接打死就是了。”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无法忽视。张希安深知,家大业大之后,必须要立下严格的规矩,才能保证家庭的秩序和稳定。
“要不还是让大夫人(王萱)管吧。我还没管过这么些人呢。”黄雪梅有些犹豫。
“那你去跟王萱商量商量,这都是小事。”张希安满不在乎。
“嗯”,黄雪梅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张希安身上,轻声说道:“你要不要睡会儿呢?今早你急匆匆地赶回来,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口,衣服也没来得及换,现在肯定累坏了吧。而且,你身上的味道……”说到这里,黄雪梅不禁笑了笑,“都快臭啦!不过没关系,我已经让人去烧水了,等会儿你先洗个澡,好好放松一下。”
张希安听了黄雪梅的话,嘴角也泛起了一抹微笑。他感激地看了黄雪梅一眼,说道:“也好,那就麻烦你了。”
不一会儿,浴桶里就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洗澡水,水汽弥漫,让人感到一阵温暖。黄雪梅轻轻地走到张希安身边,细心地帮他脱下衣服。就在这时,一个锦囊突然从张希安的衣服里掉了出来,“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黄雪梅连忙弯下腰,捡起那个锦囊。她好奇地看了看,发现锦囊的材质十分精美,上面还绣着一些精致的图案。黄雪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锦囊递给张希安。
“这是什么?可是什么要紧的物件?”黄雪梅问道。
“我看看。”张希安接过锦囊。这时候他才想起,这是黄县令当初塞给自己的。打开一看。张希安倒吸一口凉气——黄白县西郊别院的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