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特么语文作业谁想的?背这么多词儿能有用吗?还特么要背拼音,老子活了这么久就没这么头大过。”
“没用你不也得背吗?要不然明天上课听写选你上黑板前面默写你不废了吗?”
“草!”
天色渐晚,用完晚饭之后,寝室中一群大老爷们儿盯着眼前的学前读物,一个个的抓耳挠腮。
背诵默写什么的,最难受了,对于小学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对于这些刚刚开始学习识字的人来说更是。
他们现在只是刚刚掌握了拼音而已,字也只认了几个最常见的,就这些字他们都还没有完全掌握明白。
这个时候,死记硬背反而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先不说效率高不高,反正是能让他们记下来。
他们睡前的时间还很久,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有点事儿干也不错。
“你们别叫了,你们要不看看我呢?晚上背东西背不下来也就算了,他娘的明天木工课之前还要把作业交上,老子有个屁的时间啊!”
木工班开办以来,让一些挤进去想要借此逃脱劳动时间的犯人大跌眼镜。
在安尘的授意下,木工班的教学也变成了课内和课后两部分,不仅课堂上要认真学习,课后这些人也必须完成练习,并且定期会安排量化考核,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要是跟不上学习进度,不仅仅要接受惩罚,而且还要踢出木工班。
这就让木工班里的几个想进来混日子的家伙一个脑袋两个大了。
他们没有木工基础,学起来花精力也就算了,课后作业做起来也费劲,一想到之后可能的考试就压力山大。
好不容易挤进来,要是被踢出去,那这一段时间的木工课不是白上了?
“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们的作业不就是削木头什么的?这么久了,你能不能做出个板凳啊?”
“你特么以为板凳好做啊?你有本事现在就给我做出来一个四条腿一样长的板凳我看看!要是做出来的成品老子坐不稳我就跟你拼了!”、
“娘的,你们上了木工班的怎么脾气还变臭了!”
“咳咳!”
寝室中一人忽然轻咳一声,寝室顿时安静下来。
这人正是猴子,这是猴子的班,作为班长,也作为整个看守所话语权最大的犯人,猴子的威慑力就是这么大。
“都别吵了,该背书的背书,该做作业的做作业,再这样下去,你们到了熄灯时间还不上床,又得被罚,我可不想被你们连累。”
猴子有些不悦地说道。
此时他的手里捧着一本读物,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的读物,还带拼音,里面也就是各种小故事,初中生看了都觉得幼稚的那种。
猴子本来就认字,很快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后面的内容他基本上不学就会了,他已经可以直接看这些书了。
按理来说,他是懒得看这些书的,反正都学会了,也不需要搞什么复习,但是那些幼稚的故事却吸引到了他。
小明喜欢骑自行车,但是他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摔倒......自行车是什么东西?
小明在学校表现的好的话,老师就会奖励他大红花,回到家后,父母看到小明胸前的大红花,就会奖励他一颗最喜欢的奶糖吃......那这么说的话,只要他听话,就可以每天都吃糖了?这个小明到底是什么家庭?
小明捡到了钱,将他交给了警察叔叔,最终找到了失主,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捡到钱了自己不拿走,这个小明是傻子吧?回了家不得挨父母的揍?
这里面每一个故事讲的都是一个个小孩的琐事,其实看起来没什么意思,甚至经常让猴子有点费解。
很多名词他都没有听说过,老师在课堂上教他们的一些词语他们也从未听说过。
比如那个自行车,他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老师在教这些词语的时候,有时也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一样,赶紧教下一个,跳过这个词语......
而且,这书中的这些小孩,听起来都是富裕人家的孩子。
先不说他们人人都可以上学这件事情,这些孩子竟然不用劳动,每天放学之后光顾着玩儿就可以了。
虽然说大部分孩子到了十六岁才开始出去找活赚钱,但是那之前,家里也有不少事情要指望着他们干。
这些孩子,却只需要玩就可以了?
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的是,为什么他们大晚上了还可以在外面乱跑?
猴子倒是知道,在一些大城市,晚上到处都灯火通明,也没有宵禁这么一说,但是,也很少有家长肯让孩子们独自玩耍,就算是在自家屋子附近也不行,不出半个小时,孩子说不定就被人抱走卖掉了。
他小的时候,还经历过这么一次,那个时候还是黄昏时分,不过好在当时他是在自家门口坐着,那个想要把他抱走的人贩子刚动手就被母亲发现,在母亲的尖叫声中仓皇逃窜。
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母亲就几乎不怎么让他出门了,生怕他被人拐走。
猴子不知道那些大城市是怎么样的,反正清风城是绝对不会这个样子的。
还有那个警察.......
这是最让人费解的。
按照故事中的设定,警察应该是官府衙门衙役的角色,但是那些人难道不都是些烂到根儿的家伙吗?
为什么,故事里的人,只要遇到问题了就可以找他们,这些名字叫做警察叔叔的人就会为你解决问题......
这可能吗?
不塞点好处费,衙门里的人会给你解决问题吗?
还有什么捡到钱了就交给他们寻找失主,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种钱到了他们的口袋里,哪儿还有拿出来的道理,这些人顶多赏小明一块糖吃,那都是破天荒了。
“这到底是谁写的书......”
猴子嘀咕一声。
“猴子哥,我觉得重点不是内容,是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