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给自己囤点吃的。
唐嫣不是那么讲究美食的一个人,但上辈子生存的压力,已经牢牢的刻在她的基因里。所以即使现在不缺食物,也不缺钱,可她就是想给自己囤点吃的,也想趁这个机会,好好的放空一下自己。
不去想那些烧脑的案情,也不去拼命压榨自己的体力,就是放松,给自己一段休息的时间。
想到就做,唐嫣从空间中,翻出继同哥送的房子钥匙和地址,打算先去那边溜溜。
这房子应该不是彭继同知道她要去京城以后,才购买的。唐嫣打着出租车,穿了小半个城,才抵达这处地点。
入目的,是几栋整齐排列的商品房。
论功能,论设计的合理性,肯定跟后世没法比。但大啊!
彭哥当初只说这是套小房子,让她放衣服用。但实际参观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年代,一百多平的房子,竟然能大成这样。
唐嫣就一个人,也不打算长期在这居住,便只收拾了一间主卧给自己,然后就再次忙叨起来。
只不过,这次她不是为了原主的一切,而是单纯为了自己。
也许心境不同,做事儿的感觉就不同。
明明之前就是觉得各种疲惫,可现在,她换了套衣服,兴致勃勃出去采买的时候,可一点没有那种感觉。
甚至还挺兴奋。
京城就是大不同。
唐嫣在省城的时候,一直计划着,要找个做饭盒的厂子,一口气定上几百个,可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想找一些信息太难了。
可在京城就不一样。她不过是在街边杂货铺打听了一下,就准确的摸到了一家,据说都快倒闭的厂子。
这个厂当然不是只做饭盒,但铝饭盒在这个年代,真算是很多人的标配了。可八十年代那会儿,还很畅销的东西,到了九十年代,就难免面对冲击。
有些人传说,铝饭盒在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不好的东西,所以一传十十传百,之前的拳头产品,一下子就变的积压。
唐嫣倒是不在意这个。首先,她不会,或者说很少,会将铝饭盒直接放在热源上加热。毕竟空间自带保温效果。
其次,铝饭盒再差,能比泡沫饭盒差么?
当然,她也考虑过,要不要买一批碗筷,直接把东西放在碗里……但空间不允许啊!
说到这,也要聊聊这次空间的改变。
表面上看,空间和之前的功能,并没有太大改变。可视功能,稍微强大了一点点,但也有限。
比如,她想看自己囤积的食物时,空间里所有可食用的物体,都会亮起来。
这个亮起来,说的并不是真实的亮,而是在唐嫣脑海中,仿佛被点亮一样,让她能轻易找到。
但也有点局限性,比如没法纵览全局。
又因为之前没这种功能,唐嫣放东西进去,就跟扔进了一个黑洞似的,根本无从摆放。所以现在一想食物,那亮闪闪的一片,简直杂乱到了极致。
所以她绝不可能买一堆盘子碗,让做好的食物,飘荡在空中……
而最令唐嫣的欣喜的是,空间好像多了个改造功能。
就,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是知道。知道空间里好像有块很小的地方,可以让她自己构建。
有多小呢?
大概也就一两平方的样子。
虽然唐嫣这会儿,还没想出要构建个啥,但这个苗头,已经足够她欣喜若狂。
要知道,这就是个讯号。一个证明了,她总有一天,能进入空间的讯号。
不然这玩意儿她构建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小说中那种有房,有田,有灵泉的境界,估计还远的很,甚至这辈子都无法达成。但这样她也很知足啊!
心情喜悦的唐嫣,甚至都懒得跟铝厂磨嘴皮子,一口气包下了人家的所有库存。
然后就让他们派人,给她送到彭哥那套房子的地址,自己则继续下一站。
下一站,当然还是各种买买买。
因为饭盒还没收拾出来,唐嫣也不打算,现在就在各个饭店囤货,所以买的东西,都是一些锅碗瓢盆,调料,蔬菜等等等等。
没错,她打算宅一段时间。
也许这段时间不会很久,但她就是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不想去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
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消遣的物件,难道她就那么硬生生的在床上躺着?
她也做不到。
所以干脆买一堆食物,自己慢悠悠的做,还能囤货,有什么不好的呢?
所以唐嫣这一买,就买的相当放飞自我。
谁让空间忽然恢复了呢?失而复得的快乐心情,再加上这年头没啥监控,她也没什么知名度,她只要做的隐蔽些,其实很难有人察觉。
而唐嫣心里也多少有点预感,就她这样继续折腾下去,再过几年,不能说寸步难行,但身边肯定随时有人关注着。
所以能霍霍,就趁这个机会,赶紧霍霍吧!不然空间以后真就成了个摆设。
唐嫣本就不是那种花钱抠搜的人物,再加上她存心大肆收购……
这么说吧,要不是京市够大,东西够多,就她今天买的这些,都能成为当地一个小新闻……
当然,唐嫣也没有所有东西都往空间扔。
比如一些比较重,比较大的东西,她就让人送货上门。反正买的多嘛,商家也愿意配合。
再有就是生活物资。
唐嫣对穿,同样没有要求,但该买的保暖物品,她是一样不落!
明明现在是艳阳高照的夏日,但她就反其道而行之,买了一堆羊毛毯,军大衣,厚棉被等等等等。
要说不说,这个年代虽然科技没那么先进,但东西也是更真材实料。
以唐嫣买的那堆羊毛毯举例,这些都是从疆省运来的。本以为大城市能卖价更高,可运送的时间太久了,久到货品抵达的时候,京城已经入夏。
所以这些滞销品,在仓库足足摆了快两个月之后,终于有冤大头问起,老板几乎用成本价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