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当然不会劝。在它的逻辑里,这只是一个选择,选A或者选b,各有概率。情感的重量,文明的重量,对它而言只是无法量化的变量。
“报告工程舱备用电池组和舰载机库护航艇的状况。”我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那诱人的选项上移开,“详细点。”
【工程舱备用电池组:位于c-2区。状态:未知。该区域在冲击中严重受损,传感器失效,存在真空和结构坍塌风险。
最后一次有效数据记录显示其蓄电量约为满额的35%,但距今已超过72标准时。】
【舰载机库:位于d-1区。结构完整性51%。三架‘麻雀-IV型’护航艇:
‘雀鹰’号,记录显示冲击前正在进行维护,引擎分离,聚变核心状态未知;
‘利爪’号,严重结构性损伤,核心舱破裂;
‘疾风’号,相对完整,但冲击导致其从固定架上脱落,压毁了充电接口和部分外部连接单元。
初步扫描,‘疾风’号聚变核心仍存在低水平能量反应。】
“也就是说,工程舱风险极大。而且那电池组就算没坏,电量也未必够我们撑多久。三架护航艇,只有‘疾风’号的核心可能能用,但它被卡住了,还不好连接?”
我快速总结,心一点点沉下去。选项比星焰轻描淡写提到的还要糟糕。
【概括准确。补充:抽取‘疾风’号聚变核心能源,需要专用的转移设备,该设备通常存放于工程舱或机库工具间。工具间传感器同样离线。】
死循环。
想要能源,就得去可能危险的工程舱找工具或者电池;或者去机库想办法弄出那个被卡住的聚变核心,但这又可能需要工具。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那些东西还没坏的前提下。
“妈的……”我低声骂了一句,环顾这死寂破败的舰桥:
“就没有更简单点的办法吗?比如,太阳能板?或者附近有没有能拖回来用的残骸能源核心?”
【‘燎原号’非科考船,未配备大规模太阳能收集阵列。现有小型设备无法满足最低能耗需求。外部传感器扫描精度不足,无法确认附近残骸是否有可用能源核心。
进行详细扫描需消耗额外能源,并需启动部分外部照明和高精度传感器。预计消耗0.5%备用能源。】
又是能源!每一个动作都要消耗那点可怜的存量!我感觉太阳穴突突地跳,缺氧和焦虑让思维都有些凝滞。
“星焰,计算当前能耗。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维持最低限度的维生和你的基本运行,备用能源还能撑多久?”
【计算中……计算完毕。计入已隔离部分区域节省的能耗,并在忽略所有新破损的前提下,备用能源预计可持续:41标准时。之后,维生系统将彻底停摆。】
41小时。不到两天。
时间像无形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
我不能等到最后时刻再行动。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失败,都需要时间。
“启动低功耗详细扫描,范围……先集中在舰体附近五公里内的大型残骸信号。”我下了决心:
“消耗0.5%就0.5%,我们必须碰碰运气。同时,给我规划出通往机库工具间和‘疾风’号护航艇的最安全路径。”
【指令确认。消耗备用能源0.5%。当前剩余15.8%。低功耗详细扫描启动,数据回传需要时间。路径规划完毕,已发送至您的hUd。】
面罩上出现两条蜿蜒的线路图,一条标黄,通往机库工具间,另一条标蓝,直接指向那架被卡住的“疾风”号。两条路径都绕开了好几个标红的、压力不稳定或已真空的区段。
看着那又跌下去一小格的能源读数,我心痛得无以复加。这是在赌博。
【扫描进行中……检测到多个金属残骸信号,大部分为无效碎片。发现一个疑似大型舰船引擎部件信号,距离3.2公里。具有弱能量特征,但被巨大障碍物遮挡,无法进一步分析。】
一个具有弱能量特征的引擎部件?
我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能判断是哪型舰船的引擎吗?能量特征是什么类型?聚变?裂变?还是……”
【数据不足。障碍物干扰严重。能量特征极其微弱,无法精确判断类型,排除反物质驱动。】
希望像一颗微小的火苗,噗地点燃,却又飘忽不定。太远了,还有障碍,能量又弱,过去探查本身就需要消耗能源和时间,风险极大。
相比之下,近在咫尺的机库和工程舱,虽然希望渺茫且危险,似乎更“实在”一点。
“星焰,标记那个引擎部件信号。优先等级……待定。”我艰难地做出决定:
“我们先处理舰内可能的能源。如果……如果内部实在找不到,再考虑它。”
【信号已标记。路径指引已就绪。请注意,前往工具间或机库作业区需要经过低压区域,请确保环境防护服密封性良好。】
我最后看了一眼主屏幕上那片冰冷的星空和遥远的信号标记。深吸了一口气,拉紧了防护服的密封环。
“走吧。”我对自己,也是对星焰说,“让我们去看看,能不能从这堆废铁里,榨出点活下去的资本。”
我迈开脚步,跟着hUd上黄色的指示线,走向更深、更危险的船体内部。
每一步,都感觉是在踩在那不断减少的能源读数上。跟着hUd上那根该死的黄色指示线,我在迷宫般的破损廊道里艰难穿行。
空气越来越稀薄,或者说,气压还在缓慢下降。面罩上显示的外部气压已经降到了70 kpa以下,警报符号时不时闪烁一下,提醒我这不是散步的好地方。
温度也始终在冰点附近徘徊,即使有防护服,那股子寒意也像是能渗透进来。
“星焰,这路没错吗?我怎么感觉越走越偏僻?”我喘着气,推开一块卡在通道里的、变形的金属板。这玩意儿像是从天花板上撕下来的。
【路径根据最新结构扫描规划,规避了3处主要应力断裂点和1处持续泄漏点。您正在通过原二级维护通道,此区域非船员日常活动区域。】
“看得出来。”我嘀咕着,用手电照射着周围。
墙壁上布满了粗大的、颜色各异的管道和线缆束,很多都出现了破损。有些包裹着应急凝固泡沫,有些则就那么裸露着,断口参差不齐。
“这地方简直像被巨兽啃过。”
【检测到前方20米处有能量泄漏。低频辐射,无害,但可能干扰精密设备。建议快速通过。】
“收到。”我调整了一下手电的光束,果然看到前方通道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微弱的蓝色辉光。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能量尘埃。
我屏住呼吸,加快脚步从那片区域穿了过去。皮肤能感觉到一种轻微的、令人不安的麻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