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光天他们走到中院时,正好碰见了易中海的媳妇正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
小孩粉雕玉琢,十分可爱,刘光天忍不住上前打了个招呼:“易大妈,这是谁家的小孩啊?长得真可爱!”
“是光天回来了啊,这当然是我儿子了。还有,以后叫我李大妈,我和易中海已经离婚了。”易中海现在的前妻,李大妈说道。
听李大妈这么说,刘光天立刻来了兴趣。
原来在易中海被抓走半年后,李大妈就选择了强制离婚。
判决很快就下来了,而且中院易中海家的房子也被一分为二,李大妈和易中海各得一间。
在这个年代,劳改犯被强制离婚其实非常常见,只要一方提出,都不用法院,街道办的人就把事帮忙办了。
就在两年前,李大妈经人介绍,结识了轧钢厂的一名五级钳工李东并结了婚。
李东比李大妈年长了五岁,他的前妻在前些年因病离世,留下了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或许是因为李东自己已经有了孩子,对于李大妈不能生育的坊间传闻,他并没有在意。
两人结婚后,便一同搬到了这个院子里居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大妈竟然在如此年纪还能老蚌生珠,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无疑让李大妈感觉到了扬眉吐气。
承受了半辈子别人的指指点点,如今也算是沉冤得雪了。
而这也让李大妈对让他承担了半辈子骂名的易中海的愈发愤恨起来。
也正因如此,关于易中海是太监的谣言,如今已经在整个街道上传得沸沸扬扬。
如今易中海虽然还没有从监狱里出来,但整个街道已经全都是他的传说。
告别了李大妈,刘光天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前院,踏入了后院,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二哥,你回来啦!”一听到开门声,刘光福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飞奔过来,满脸笑容地迎接刘光天的归来。
“嗯,我回来了!”刘光天看着眼前这个长高了一大截的弟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感。
几年不见,刘光福不仅个头长高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好,看起来朝气蓬勃的。
回想起以前,家里有刘海忠在的时候,刘光福总是战战兢兢的,生怕会被父亲用皮带抽打。
然而现在,家里没有了刘海忠,刘光福显然过的不错,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了。
虽然刘光天和刘海忠常年不在家,但他们是去艰苦的地区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这让老刘家在四合院里备受尊重。
街道办对他们一家也格外关照,自然也没有人敢轻易算计他们。
如今,老大刘光齐已经参加工作,而且还是一个干部岗位,刘光齐这个人虽然有些自私冷漠,但却很聪明。刘海忠离开后倒也把老刘家撑住了。
而且刘海忠在离开四九城前,还争取了一个轧钢厂的岗位并留给了刘光福,等他年纪到了,就可以直接去上班,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再加上刘海忠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家,老刘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成为了四合院里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如今的四合院,已然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算计。
如今傻柱去了戈壁滩帮助各位科技大佬改善伙食;而易中海那个“道德天尊”,也早已被抓去劳改;至于刘海忠那个草包官迷,更是进了大山里的保密工厂。
如今的四合院,与其他大院相比,似乎并无太大差异。
只是这几年贾家的生活却陷入了困境。
说实在的,以贾家东旭的工资水平,养活家里的几口人本应不成问题。可自从国家实行供应票据制度后,粮食供应变得紧张起来,这让贾家的日子愈发艰难。
没有了易中海的撑腰和傻柱的帮衬,任凭贾张氏如何的撒泼打滚也无济于事。
她的行为除了破坏邻里关系外,并不能给贾家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
毕竟,四合院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傻柱那样愿意无条件帮助他们的人了。
刘光天暗自揣测,照这样下去,恐怕再过几年,贾张氏和秦淮茹就不得不回到农村去了。毕竟,总不能真的在城里活活饿死吧。
其实,如果他们愿意回到村里劳作,凭借着家东旭的工资补贴,他们的生活肯定会比那些普通村民要好过得多。毕竟,无论如何,有了这笔收入,至少能保证他们不会挨饿受冻。
至于后院的聋老太太,如今也算是安定下来了。她花了些钱,在院里请了个人帮她料理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洗洗涮涮等琐事,如此一来,她的日子也还能过得去。
毕竟,她现在还没有到那种连路都走不动的地步。
而且街道办每月都有五块钱补助,再加上她私下里还存了一些棺材本,有了这些积蓄,她也不用担心会挨饿受冻。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何大清甩了白寡妇后竟然又在四九城娶了一个寡妇。
这个寡妇还带来了一个女儿,不过好在负担并不算太重。自从有了这个新家庭后,何大清的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起来,早忘了还在戈壁滩上的傻柱了。
然而,如今四合院里那些琐碎繁杂的小事,对于刘光天来说已经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不再值得他去关注。
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这狭小的四合院,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科技领域。
在那里,他渴望不断探索、钻研,为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为他深知,这个世界虽然看似真实,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虚幻世界。
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除了知识是真实而永恒的,其他的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稍纵即逝。
所以,刘光天毅然决然地选择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技的怀抱中,等离开这方虚幻世界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科技知识储备用来发展自己的神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八十多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刘光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夏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他的身影几乎出现在大夏每一项重要科技进步的背后,无论是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还是科技创新项目的推动,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和努力。
刘光天一生未婚,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科技的追求之中。
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使他成为了大夏科技领域的传奇人物。
当刘光天以一百零一岁的高龄与世长辞时,他的名字早已传遍了整个虚幻世界。
他的贡献不仅让大夏科技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也让大夏帝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屹立于世界之巅。
他的离去是整个虚幻世界的损失,但他留下的科技成果和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大夏的繁荣与发展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