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区北市场三道街最把头的,是家名为“万永和”的山西票号,而“会友镖局”的车队就停在店门斜对面的街口处。
这次走镖黄焕章拉出来这支二十人的队伍,已经是整个镖局的全部家底了,随队出行的除了他和李凤山这正副镖头外,还包括马上镖手四人、步下趟子手八人,车把式三人、掌鞭掌旗两人、郎中向导伙夫各一人以及三辆大挂车。
他之所以搞这么大阵仗,一是表现自己的诚意,二也是为了更好地塞下杜玉霖这几个外人,平时走镖就那么几个人,一下子就多了几张生面孔总不太好解释,现在外面都快乱成一锅粥了,行事多加点小心总归是没错的。
可镖队都还没走出傅家甸,杜玉霖就让队伍在票号门外停下,说是进去取点东西就出来,可眼瞅着过去半个小时了也都没啥动静。
李凤山溜了眼镖车边那三个假“趟子手”,然后走到大师兄身边嘀咕起来。
“他不能出啥岔子吧?”
黄焕章眯眼扫了他一眼,暗自埋怨这师弟好沉不住气,人家带来的三个人都在这他还能自己跑了?若要是官面发现问题军队早就来了,还轮得到他在这里磨磨唧唧的。
“我看这位东翁举止沉稳、处事练达,想来他每一步都必有其深意,这些你就不要瞎操心了。”
镖局一般将雇主尊称为“东翁”,因为杜玉霖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黄焕章私下也只能以此称呼了。
李凤山刚开口就碰了个软钉子,只能悻悻地的走回到原位,抱着肩膀继续往大门那眺望,右腿跟踩电门似的不停抖动着。
这一出正被斜靠在大车上的徐子江看在眼里,他是最看不得别人敢怀疑自己大当家的了,于是便朝李凤山喊了一声。
“嘘。”
“啊,干啥?”
“上次敢不服咱东家的,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你这小子......”
李凤山刚要反唇相讥,就看见大师兄目光凶狠盯向了自己,也就只能暗气暗憋一扭头,忍着不再看那丑小子了。
就在这时“万永和”票号大门一开,杜玉霖在一群人的围拢下缓缓走了出来,双方有说有笑、彼此拱手,看着就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在告别一般。
黄焕章眼尖,一下就认出那位拉着杜玉霖手的老者正是“万永和”票号的大掌柜,常万金。
只是这人平日十分低调,虽不论哪家店铺开张都会派人送礼捧场,但却很少亲自出面应酬,没想到这年轻人竟能让他这种大人物出门相送,这背景也实在太......
只见杜玉霖又抱了一圈拳,便手握一面红底黑字的小三角旗朝这边走来,而直到他过了大路再次回头挥手后,票号门前的一众人才转身回去。
来到车队前,杜玉霖笑着将小旗子递给了黄焕章。
“老掌柜说把这个插上车上,路上也许会有点用处的。”
黄焕章接过小旗,心头就是一震,这岂止是有点用?这东西用处大了。
“万永和”作为大票号自然离不开经常押运银钱,所以号里除了有自己的“押运队”外,也会经常地打点周边各家势力,只是那出手的阔气程度就远非“会友镖局”所能比的了。
而这面写有“万永和”三字的小旗,便有着类似万能通行证的功效,只要插在车上,沿途所有收受过好处的势力都会见旗放行,绝无多余废话的。
三年前“会友镖局”接了笔大买卖,王荣就曾亲自带重礼上门相求,这才把这旗借过来用过一次,没想到这位东翁空着两爪进去就给拿出来了,看这没把这旗当根葱的样子,啧啧啧......
见杜玉霖还在看自己,黄焕章急忙答道
“哎呦,在哈尔滨这片,可没几样东西比这旗更有用的了。”
杜玉霖听罢一点头。
“那就好。”
随后,他又从怀里掏出了四张纸。
“这是常掌柜给我们几人开的伙友保单,每人保金都是顶格的二百五十两,要是一会遇到严格盘查,这些也可以让你多一层理由搪塞。”
黄焕章接过来看一眼就放入怀中,他感觉自己已经逐渐被震习惯了,就这种别人托关系、花钱都搞不来一张的东西人家一下就拿四张。现在啊,就是这家伙拿出来“护路军”总司令发的通行证他都不会觉得很奇怪了。
后面的徐子江再次看向同样被震撼到了的李凤山,随即又“嘘”了对方一下,满脸都是小孩子在炫耀“自家多牛逼”时才会有的欠揍表情。
说到杜玉霖会来“万永和”票号,主要是这里面有于文斗的一层关系,于掌柜与常万金那可是多年商业伙伴了,所以过来跟他借个旗、办个“伙友”保单对方都没二话,同时他也能为回去杀宋殿臣找了个合理的掩护。在临走前,杜玉霖还掏出十万两银子入了个股,算给足了于文斗面子。
但为何在逃离哈尔滨这事上他没求助票号呢?说起来道理也很简单,常掌柜和于文斗处得再好也是生意伙伴,那与苏合之于王荣师徒的救命之恩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而且票号内部关系复杂得多,所以找镖局更稳妥些。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黄焕章、杜玉霖和李凤山纷纷上马,在总镖师大喊一声“起镖”后,队伍开始继续往北行去。
要说焦哨官也算够意思,在镖局收了杜玉霖的金条后还真就挺办事,不但自己不再过来为难,还跟其他的巡逻队都打了招呼,所以杜玉霖他们在傅家甸内就再没遇到过任何盘查。
队伍在从头道街最后一道木栅栏关卡出去后,便要进入“中东铁路附属地”的道里区了,那是沙国人控制的核心区域,所以连检查岗外都拉起了三道铁丝网。
从这走是杜玉霖坚持的,就像那句“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的话所讲,那群直肠猪脑的沙国人是肯定不会想到刺客敢堂而皇之地回到他们地盘的。
而事实也确是如此,从“战略地图”上可以看到,刺杀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护路军”队伍被派往哈尔滨外围、松花江边和铁路沿线,反而在道里区只是稍微增加了点巡逻队,要真是按照黄焕章建议的往西再往北走,恐怕现在就已经碰上几次“哥萨克”骑兵了。
那些一层层的铁丝网确实唬人,但面对沙国兵的贪婪也不过是纸糊的罢了,就在黄焕章对哨卡军官完成了“送伏特加、点火花牌香烟、塞手里五卢布”的一套三连后,道里区便对镖队敞开了大门,临分开时那群大鼻子还热情地喊着“思吧—西—吧”呢(谢谢啊)。
镖队从南进入沿着主路往北走,先后经过了中东铁路俱乐部、中央大街、圣尼古拉大教堂、东清铁路管理局和哈尔滨火车站,眼看就要到达松花江南岸的渡口了,连对面沙国人的度假地“太阳岛”都清晰可见了。
可就在这时,岸边土路上是尘土飞扬,一队“哥萨克”骑兵如飓风般卷来。
黄焕章紧张地看向杜玉霖,在对方微微点头后便叫停了队伍,所有镖师、趟子手都规规矩矩地站在了原地。
骑兵队里闯出一名胡子拉碴的大鼻子军官,一提马缰绳冲到了黄焕章面前。
“把货物全打开,我要进行逐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