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散了,薛宝钗本想着回她的蘅芜苑去。
可却被母亲给拉去了荣府东北角的薛家的住所。
说起来,小戏子来了荣国府,薛家便搬到了不远处的精舍里。
到了薛家驻地。薛姨妈便将丫鬟婆子赶得远远的。自己和薛宝钗在房子中说话。
“女儿,你说句实话。你和那靖国公是怎么回事?”
这话说来已经很重了。
可是薛宝钗却是并没有半点胆怯。
“母亲,这话说起来便是长了。
说起来,史大哥哥早便知道舅舅想要我和宝玉接亲的事情。
所以史大哥哥便生出一些事端来。宝兄弟的好多事情都是史大哥哥给传扬出去的。
便我所知宝兄弟和秦钟的事情,便有史大哥哥的手尾。
便是要让我看见宝兄弟的不堪来。”
薛姨妈越听越是心惊,真个没想到这史信居然竟然能做出这等毁人名誉的事情来。
“那你又是如何想的呢?我们远来京师,可便是要借你舅舅的势。
现你舅舅意思便是要你嫁与宝玉。
你舅舅现在是九省检点。权势滔天。你大表姐现在是贵妃之尊。
我们细胳膊细腿的哪里就能拗得过呢?”
薛宝钗却是摇头。
“母亲。
平日里我们只知道官位大小。
所以原我也是这般想的。
可慢慢的我也是才见了朝局。知道了里面的蹊跷。
这朝上便分两派,一派乃是帝党。史大哥哥,忠顺王便是这里的旗帜人物。
二一派,便是太上皇的拥护。勋贵大莫都是。我舅舅更是扛大旗的。
这陛下日后是必然全权接管朝局的。
到时舅舅如何自处?”
“你舅舅乃是九省的检点。便是日后,皇帝也要笼络他呀?”
薛姨妈如是想,也是如是说的。这历来勋贵都是这样。勋贵天然便是权利的附庸。老皇帝有权,便附庸老皇帝,等皇帝上位,在附庸皇帝。
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薛宝钗却是摇头。
“母亲,这次不一样了。太上皇给勋贵留了太多的雷。
便是太上皇南巡的亏空,便都压在勋贵身上。
太上皇是要做没有瑕疵的圣君的。这些锅便是要勋贵来背的。
再说一个母亲不知道的。贵妃娘娘因为提舅舅讨官,已经被禁足了。宫中太监宫女换了个便!”
“啊?
这,这,这如何是好啊?”
薛姨妈听了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床上。
薛宝钗犹自说着。
“那我们当然要想自己的路子了。
我们家现在势微。靖国公府却是向上的势头。
先说史大哥哥没有父母。若是嫁过去,马上便是当家主母。
那史家京城的族人也死的差不多。那些史家门人尽在史大哥哥的手下。
便如那聂瑞朋,在关中好大的威风,连东匈奴都单于都惧怕三分。
可聂瑞朋却忠心史信。
若是过去,我哥哥的商路却是可以保证了。”
薛姨妈听了那眼睛一下就亮了。
这贾家眼看着风烛残年了。那宝玉又是次子的儿子。日后爵位是定然没了他的。
以贾宝玉现在不经世事的样,多年后,说不定便是贾芸那般的正派嫡玄孙的处境。
薛姨妈也是心动了。
“那你舅舅那里?”
“事以密成。只不说破。若是事成,那时我已经是堂堂的国公夫人,任舅舅如何生气,还怕了不成?”
薛姨妈听了一拍大腿,脸上现出笑容。
薛宝钗也是她宝贝姑娘,哥哥让她把女儿嫁给贾宝玉,她不敢不从。
可那贾宝玉声名狼藉,心里哪里能甘心。
现在听了有更好的去处,甚至是有权有势的国公夫人。
那她哥哥就是个屁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的谈论中,这婚姻俨然便是一场买卖了。
可她们却不知史信根本便把薛宝钗看做获得奖励的棋子。
……
史信是乐滋滋的回了靖国公府的。
至于林黛玉这事,自有贾母去通知林如海。倒是不必史信操心。
等林如海收了贾府的通报,知道了女儿不回家。
说不得林如海又去了一趟荣国公府。但到底当日没有带回林黛玉来。说定两日后林黛玉回家。
却说第二日,史信特意让人往朝中递了折子,请了一天的假。
陪着贾府中人游园可是很重要事呢。
史信到贾府时,贾母已经起来了。姑娘们都聚在了荣禧堂。
史信便跟着贾母前往大观园了。
在大观楼下又是碰到了李纨,王熙凤和着刘姥姥。
李纨笑道:
“老太太高兴,倒这么早便进来了。我这里还没梳头呢,才撷了菊花来。”
说着让丫鬟把刚摘的菊花拿来。
贾母却是先一个拿了个大红的菊花插在了头上。
王熙凤却是搞怪。拿着花,给刘姥姥插了个满头。
惹得大家一阵的笑。
史信看着却是有些心酸。
看一个老人满头插花便开心的想笑。史信不知道这笑点在哪里。
可大家就笑了。笑的那个花枝乱颤。